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复习题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复习题

  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复习题-《童趣》

  一、 词语积累

  (一) 常规词语

  [余]我。[童稚(zhì)]幼小。稚,幼小。[秋毫]秋天鸟类新生出的纤细羽毛。比喻最细微的事物。毫,细毛。[故]所以。[物外]超出事物本身。[私]暗自,暗暗的。[拟作]比作。拟,比,比拟。

  [向]接近。[昂首]抬头。昂,抬。 [项]颈,脖颈。[素帐]未染色的帐子。 [徐]慢慢地。 [观]看,观赏。[果]果真。[唳(lì)]鸟鸣。[怡(yí)然]安适、愉快的样子。[定神]使精神安定。

  [以……为……]把……当作……。 [砾(lì)]碎石、碎瓦。[壑(hè)]坑谷、深沟。 [神游]游览于假想境界中,愉快而满足。[兴]兴趣。 [盖]有"原来"的意思。[为(wèi)]被。[方]正。[鞭]用鞭子打。[数十]几十。 [驱]赶,驱逐。

  (二) 通假字

  [强]通"僵",僵硬的意思。

  (三)成语

  [明察秋毫]明,视力。察,看清。本来形容目光敏锐,连最微小的东西也看得清。后形容人洞察事理。

  [怡然自得]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 [怡然称快]形容内心十分快意。

  [庞然大物]外表上庞大的东西。 [夏蚊成雷]夏天蚊子的声音像雷声一样,形容蚊子很多。

  二、 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记趣》。作者沈复,清代文学家。

  三、 整体把握

  本文围绕"物外之趣"记叙了童年时的几件趣事:一是把蚊子成雷当作"群鹤舞于空中"、"鹤唳云端";二是将丛草、虫蚁、土砾分别当成树林、野兽、丘壑,神游其中;三是观虫时驱赶癞虾蟆。首段先点明主旨"物外之趣",二、三、四段记事分述。作者以"物外之趣"统摄几件事,意在说明他年幼时已经有了自发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

  四、 阅读探究

  1. 从第一段来看,小时的我有怎样的本领、习惯和收获?

  本领:张目对日,明察秋毫。习惯: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收获:时有物外之趣。

  2. 体现全文中心的词语是什么?

  物外之趣.

  3. 围绕"物外之趣"写了哪几件事?

  一 将蚊子拟作白鹤之趣。

  二 神游丛草、土砾、虫蚁构成的幻境之趣。

  三 观虫斗、驱癞虾蟆之趣。

  4. 表现作者心情的词语有哪些?有怎样的作用?

  词语:"怡然称快"、"怡然自得"、"神游"、"呀然"等。

  作用:形象真实地反映了儿童观物时的心理,表现了"物外之趣",使读者如身临其境。

  5. 推测作者将癞虾蟆"驱之别院"的目的。

  可能为"二虫"复仇,主要原因是它破坏了自己的审美情趣。

  6. 第四段表现作者"童稚"的语句是什么?

  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7. 作者获得"物外之趣"的基础和关键是什么?

  基础:细致的观察。关键:丰富的想像。

  8. 从文中可以看出"物外之趣"是怎样得来的.?

  ① 有强烈的好奇心。②有细致的观察力。③有丰富的想像力。

  五、 迁移运用

  1. 学了本文,你得到什么启示?

  ① 要热爱动物、热爱自然,与大自然中的生命和睦相处。

  ② 获得美好的体验要有强烈的好奇心、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像力。

  ③ 要善于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美,怀有一颗童心,做一个有情趣的人。

  2. 你的童年也一定有"物外之趣"的美好体验,写下来,与大家分享。

  (如:观察蚂蚁搬家,把它们想像成支援前线的"大军";看到漫天飘舞的雪花,把它当作天女散花;自己筑小塘坝堵住水源,而后打开塘坝,把它想象成黄河决堤;自己"过家家"时,拿松针当韭菜、拿手帕当被褥、拿布娃娃当孩子、拿小盒子当房屋,手动着,嘴说着,陶醉其中,其乐无穷。……)

  3. 生活中,你怎样做一个有情趣的人?

  心胸开阔,不为生活所累;遇事想得开,利用想像把困难和挫折当成朋友的善意玩笑;把自己遇到的好事和坏事都当成生活对自己的恩赐;有一点儿"阿Q精神"等。

  4. 阅读下列古诗,谈谈这首诗包含的情趣。

  古朗月行

  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儿童善于观察,对事物怀有强烈的好奇心,又有丰富的想像力。他们在玩味、想像的美好的体验中得到心理的满足,获得了审美情趣。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3682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1月11日 11:33
下一篇 2023年1月11日 11:33

相关推荐

  • 养竹记的文言文翻译

    养竹记的文言文翻译   养竹记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作品之一。以下是小编准备的养竹记的文言文翻译,快一起来看看吧!   养竹记的文言文翻译  原文   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

    2023年1月8日
    315
  • 《咏雪》文言文练习题

    《咏雪》文言文练习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咏 雪   谢太傅   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

    2023年1月9日
    419
  • 古代诗歌试题答题思路及步骤

    古代诗歌鉴赏知识体系(三) ——答题思路及步骤 考点一:形象鉴赏 考点阐释 古典诗歌中的形象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意旨,寄托着复杂的情感,暗示着深刻的哲理,文学作…

    2023年4月10日
    191
  • “无为空自老,含叹负平生。”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无为空自老,含叹负平生。”这两句是说,不要虚度年华碌碌无为地空过一生。免得到老的时候,徒自悲叹辜负了自己的生平。劝勉之言,亦含自勉。余韵悠长,耐人思忖。 …

    2023年3月30日
    359
  • 小学阶段描写秋天的诗句

    描写秋天的古诗               《秋思…

    2022年12月31日
    263
  • 《宋史·樊知古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樊知古传 樊知古,字仲师,其先京兆长安人。父潜,事李璟,任汉阳、石埭二县令,因家池州。知古尝举进士不第,遂谋北归,乃渔钓采石江上数月,乘小舟载丝绳,维南岸,疾棹抵北岸,以度江之广狭…

    2022年12月30日
    26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