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文言文《送东阳马生序》复习

中考语文文言文《送东阳马生序》复习

  送东阳马生序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佩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勤且艰若此。

  课文下面注释:

  1、节选自《宋学士文集》,宋濂,字景濂,号潜溪,浦江(浙江义乌)人。明初文学家。生,长辈对晚辈的称呼。序,文体名,这是一篇赠序。

  2、致:得到。

  3、假借:借。

  4、弗之怠:即弗怠之,不懈怠,不放松读书。弗,不。之,指代抄书。

  5、走:跑。

  6、逾约:超过约定的期限。

  7、以是:因此。

  8、既加冠():加冠之后,指已成年。古时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束发戴帽)仪式,表示已经成人。后人常用“冠”或“加冠”表示年已二十。

  9、硕师:学问渊博的老师。硕,大。

  10、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叩,请教。

  11、德隆望尊:道德声望高。

  12、稍降辞色: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辞色,言语和脸色。

  13、援疑质理:提出疑难,询问道理。援,引,提出。质,询问。

  14、俯身倾耳以请:弯下身子,侧着耳朵请教(表示尊敬而专心)。

  15、叱()咄():训斥,呵责。

  16、至:周到。

  17、俟():等待。

  18、负箧()曳屣():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表示鞋破)。

  19、穷冬:隆冬。

  20、皲()裂:皮肤因寒冷干燥而开裂。

  21、舍:这里指学舍,书馆。

  22、支:通“肢”。

  23、媵()人:这里指服侍的人。

  24、汤:热水。

  25、沃灌:浇洗。

  26、衾():被子。

  27:寓逆旅:住在旅店。逆旅,旅店。

  28、被:通“披”,这里是穿的意思。

  29、缨:帽带。

  30、腰:腰佩。用作动词。

  31、容臭():香袋。臭,气味,这里指香气。

  32、烨()然:光彩照人的样子。

  33、緼()袍敝衣:破旧的`衣服。緼,旧絮。敝,破。

  34、略无慕艳意:毫无羡慕的意思。慕艳,羡慕。

  35、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指读书),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口体之奉,指吃的穿的。

  文后练习: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2、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3、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4、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5、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附加练习

  1.作者是从哪三个方面写出自己成年之后求学的艰难的?(各用四个字概括回答)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2.用横线勾画出文中的一处对比,并分析其表达作用。

  3.结合全文,联系实际,谈谈当代中学生应树立怎样的学习态度。

  4.你如何看待文中“乡之先达”的教学方法?

  5.写出有关“勤学”的诗句和事例

  6.作者对老师的态度是“俯身侧耳以请;或遇起叱咄,色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对此,结合现实生活,谈谈你的认识。

  答案

  1.叩问之难、旅途之艰、生活之苦鼓励马生刻苦、勤奋地学习

  2.勾画“同舍生皆被绮绣……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通过对比,突出作者成年后求学的艰难、勤奋及其战胜困苦的精神动力

  3.略(主要从勤学的角度回答)

  4.开放性试题,赞成或反对都可以。但一定要有充分的理由。

  如:(正面)需要这样的严格的老师,因为严师出高徒

  (反面)这样的教学可能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影响学生的学业。

  5.勤学诗句: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勤学事例:唐朝李白铁杵磨成针西汉匡衡凿壁偷光战国时代孟柯改过勤学

  补充有关勤学的名人名言:

  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韩愈

  6、这是中国旧式教育的普遍现象。其中有尊师重教的积极因素,但也显得过于迂腐。学生完全可以和老师平等交流,甚至可以激烈的讨论。因为老师也不是圣人,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3691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1月11日 11:34
下一篇 2023年1月11日 11:34

相关推荐

  • 文言文词类活用知识点总结

    文言文词类活用知识点总结   一、名词作状语   在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而言是不直接用作状语的,有些名词在文言文中却经常用做状语,在句中起修饰作用。如: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中的日月,都…

    2023年1月11日
    242
  • “微波有恨终归海,明月无情却上天”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微波有恨终归海,明月无情却上天。”这两句是说,池中的水因池废而流失,它虽有恨,但终究还是归入大海;形似月亮的月池废了,但一轮明月仍在天上,嬉笑这人世间的沧…

    2023年3月29日
    476
  • 语文文言文理解:子失坠

    语文文言文理解:子失坠   盲子失坠 (11分 )   有盲子道涸溪。桥上失坠,两手攀楯①,兢兢握固,自分②失手必堕深渊矣。过者告曰:“毋怖,第放下,即实地也。”盲子不信,握楯长号…

    2022年12月3日
    231
  • “与君远相知,不道云海深”的意思及鉴赏

    “与君远相知,不道云海深”这两句逸句是说,知心的朋友,尽管相隔万水千山,也不觉得远在天涯海角。语出肺腑,一往情深,十分感人。 王昌龄·《寄驩州…

    2023年3月10日
    1.1K
  • 高考文言文字词考点

    高考文言文字词考点   第一,古今异义   文言文词汇与现代汉语最大的不同是,文言文词汇以单音词为主,现代文词汇以双音词为主。“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

    2022年11月28日
    246
  • “杜伏威,齐州章丘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杜伏威,齐州章丘人也。少落拓,不治产业,家贫无以自给,每穿窬为盗。与辅公祏(shí)为刎颈之交。公祏姑家以牧羊为业,全祏数攘羊以馈之,姑有憾焉,因发其盗事。郡县捕之急…

    2023年1月2日
    26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