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文言文专题试题
约不可失魏文侯①与虞人②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③之。(选自《魏文侯书》)
「注释」①魏文侯:战国时魏国国君,在诸侯中有美誉,曾任西门豹为螂守。②虞人:掌管山泽的官。③罢;停止,取消。
1. 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魏文侯与虞人期猎( )②是日,饮酒乐,天雨 ()
③公将焉之 ( )④岂可不一会期哉 ()
2.与公将焉之中焉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且焉置土石B.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C.寒暑易节,始一反焉D.不复出焉
2. 翻译下面的句子。
乃往,身自罢之。
4.这则小故事中,魏文候表现出来的 的品德至今还值得我们学习。
2. [2004年厦门课改区中考卷]读有关诸葛亮的两则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①病笃,召亮于成都。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②,必能安国,终定大事③。若嗣子④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⑤。亮涕泣曰:臣敢⑥竭股肱⑦之力,效⑧忠贞之节,继之以死⑨!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⑩之如父。(节选自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
注释:①[永安]即白帝城。②[曹丕]曹操之子。③[大事]此指灭魏灭吴,统一中国。④[嗣子]此子刘禅。嗣:继承。⑤[自取]自己取而代之。⑥[敢]谦词。有冒昧的意思。⑦[股肱ɡōnɡ]比喻辅佐之臣。⑧[效]献出,呈献。⑨[继之以死]即一直到死。⑩[事]侍奉。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①先帝不以臣卑鄙( )
② 由是感激( )
③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
④ 若嗣子可辅( )
2.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②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
3.阅读文言文,要勤查工具书。下面是《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对属字的几种解释,判断哪一种解释最适合属以后事中的属字。(只需填序号)
属① zhǔ。连接。② zhǔ。委托,交付。③ 隶属,归属。④ 亲属。⑤ 类。
4.简要回答下面问题:(1)课外阅读能扩大我们的知识面,加深我们对课文的理解。你认为[乙]段具体说明了[甲]段中的哪一句?请把该句子抄下来。
(2)你最欣赏诸葛亮哪一个特点?结合课内外阅读所了解的诸葛亮事迹说说理由。
3.昔吴起①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日:诺。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②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注释」①吴起: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②俟:等待。。[2003年无锡卷] 1.解释下面加点词的含义。(4分)
①明日早,令人求故人()②故人来,方与之食()
③恐其自食其言也()④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
2.下列之的用法与另三个不同的一项是(2分)()
A.(吴)起不食待之。 B.故人来,方与之食。
C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 D.(吴)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
3.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
4.这个小故事中,吴起在为人处事上最值得我们学习的一点是:(2分)
4.王右军诈睡(13分)]王右军①年减十岁②时,大将军③甚爱之,恒置帐中眠。大将军尝先出,右军犹未起。须臾 ,钱凤④入,屏⑤人论事。都忘右军在帐中,便言逆节之谋。右军觉,既闻所论,知无活理,乃阳⑥吐污头面被褥,诈熟眠。敦论事造半方忆右军未起相与大惊曰不得不除之 及开帐,乃见吐唾从⑦横,信其实熟眠 ,于是得全。于时称其有 .①王右军:即王羲之。 ②减十岁:不满十岁。 ③大将军:晋朝大将王敦。 ④钱凤:为王敦的参军,助敦叛晋,后被诛。 ⑤屏:通摒,让手下退出。 ⑥阳:同佯,假装。 ⑦从:同纵。
1.在读懂上文的基础上,推敲末句横线上应填的’字词是( )。(3分)
A.智 B.谋 C.才 D.诈2.解释文中加点的字词。(8分)
(1)恒置帐中眠( )
(2) 右军觉 ,既闻所论( )( )
(3)信其实熟眠 ,于是得全。( )( )
2
3.给文中框出的语段注上标点。(2分)
敦论事造半方忆右军未起相与大惊曰不得不除之
5. 蝜蝂传蝜蝂 蝜蝜蝂者,善负小虫也。行遇物,辄持取。(ang二声。昂)其首负之。背愈重,虽困剧不止也。其背甚涩,物积因不散,卒踬仆不能起。人或怜之为去其负苟能行又持取如故又好上高极其力不止至坠地死。
蝜蝂:亦作负版,小虫名,黑色,背上有隆起部分。 踬:zhì,被绊倒。
1. 用/给加框句子注上朗读停顿:人或怜之为去其负苟能行又持取如故又好上高极其力不已至坠地死。
2.。下列句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是两项是( )与( )。
A.昂其首负之 B. 背愈重 C. 其背甚涩 D. 为去其负
3.翻译划波浪线的句子:蝜蝂者,善负小虫也。
4.蝜蝂的悲剧根源是什么?用一个成语来概括。
6.不 计 人 过吕蒙正①相公,不喜计人过。初参知政事②入朝堂,有朝士③于帘内指之曰:是小子亦参政耶?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其同列④怒,令诘其官位姓名,蒙正遂止之。罢朝,同列犹不能平,悔不穷问。蒙正曰: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忘,固不如无知也。不问之何损?时人皆服其量⑤。(选自司马光《涑水记闻》,略有改动)
[注释] ①吕蒙正(9441011):宋代政治家。 ②参知政事:官名,副宰相。③朝士:中央官员。④同列:同事。 ⑤量:度量(肚量),气度。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3分)
①不喜计人过 ( ) ②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 ) ③是小子亦参政耶( ) ④同列犹不能平( )
2.下列句子中的之所指的对象是谁?请用直线对应连接起来。(2分)
①有朝士于帘内指之曰 A.同列②蒙正遂止之 B.朝士姓名③不问之何损 C.吕蒙正
3.翻译:时人皆服其量。(2分)译文:
4.请简要谈谈你对不计人过的看法。(3分,有创意加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