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一词多义知识点

中考文言文一词多义知识点

  在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现象比较多:同一个词,在这个句子中是一个义项,在另一个句子里又是一个义项。一般说来,一词多义的各个义项之间均有一定的联系。

  一词多义是由本义引申、比喻和假借而形成的,因此应该由本义入手,来理解和掌握它的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词的本义有两种理解:A.就词的来源说,即该词的最初意义。如“去”的最初意义是“离开”,“兵”的最初意义是“兵器”。B.就词的应用来说,把常用的那个意义算作词的本义,也叫基本意义。如“兵”的常用意义是“士兵”等。

  引申义是从基本义发展而来的’,同基本义有相似的、相对的或相关联的意义。如“刑”,本义是“刑法”,基本义还包含对犯人的处罚,后来这个意义发展出“惩罚”的意义(皆刑其长吏《陈涉世家》)。

  比喻义是词的比喻用法固定下来的意义,有的比喻义是从词的本义、基本义产生的。如“窝”的本义、基本义都是“鸟兽昆虫居住的地方”,从这个意义产生出的比喻义,即“坏人居住的地方”。

  常见多义词例释

  按照多义词、义项、例句及篇目顺序整理:

  从

  ①跟从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狼》)

  ②顺从,听从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曹刿论战》)

  ③顺着,随着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与朱元思书》)

  ④依从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陈涉世家》)

  ⑤介词,由 便舍船,从口入(《桃花源记》)

  ⑥介词,向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送东阳马生序》)

  策

  ①名词,泛指马鞭子 执策而临之(《马说》)

  ②动词,用鞭子打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③记载(名词用作动词)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木兰诗》)

  故

  ①旧的,原来的(知识) 温故而知新(《论语?为政》)

  ②原因,缘故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两小儿辩日》)

  ③特意 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见蔡桓公》)

  ④所以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具

  ①详细,详尽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

  ②具有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核舟记》)

  ③工具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伤仲永》)

  ④备,置办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过故人庄》)

  ⑤同“俱”,全,都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岳阳楼记》)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3731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1月11日 11:39
下一篇 2023年1月11日 11:39

相关推荐

  • “寂寞凭高念远,向南楼、一声归雁”全词翻译赏析

    寂寞凭高念远,向南楼、一声归雁。 【译文】  寂寞时登上高处眺望边远,转向南楼又听一听凄切的归雁。 【出自】 南宋   陈亮  《水龙吟&m…

    2023年3月22日
    281
  • 高考文言文虚词的用法攻略

    高考文言文虚词的用法攻略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所谓“用法”,包括弄清(1)虚词的词性,(2)语法作用,(3)与现代汉语的对应关系。考纲中列出了18个虚词,一定要…

    2022年12月6日
    255
  • 中考文言文答题技巧

    中考文言文答题技巧   (1)文学常识:   填空形式,注意“三要素”——①文章题目 ②作者姓名 ③作者朝代。其他如:作者的字号、对作者的评价、相关作品等不会作为考试内容。   (…

    2023年1月10日
    252
  • 文言文《卖柑者言》赏析

    文言文《卖柑者言》赏析   明朝的另一位开国元老就是刘基,此人是文韬武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神机妙算、能掐会算精明过人。下文是为大家精选的文言文《卖柑者言》赏析,欢迎大家阅读欣赏。…

    2023年1月6日
    258
  • 《刻舟求剑》文言文翻译

    《刻舟求剑》文言文翻译   刻舟求剑,比喻办事刻板,拘泥而不知变通。是《吕氏春秋·察今》吕不韦记述的一则寓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刻舟求剑》文言文翻译,欢迎参考~   刻舟求剑…

    2023年1月6日
    258
  • 励志文言文名句及翻译

    励志文言文名句及翻译   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励志文言…

    2023年1月7日
    25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