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文言文基础知识

高三语文文言文基础知识

  1.基数表示法

  基数是表示事物多少的最基本数目的数。古代汉语表示基数,大体有如下几种形式:

  1、从语序上看,数词的基数表示方法,可以直接把数词放在名词、动词前,也可以放在名词、动词之后,而较少用量词。

  例如:

  ①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清·林嗣环《口技》)

  ②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明·魏学洢《核舟记》)

  ③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战国·列御寇《愚公移山》)

  ④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2、整数是一百、一千、一万等时,一般省去“一”。

  ①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唐·柳宗元《小石潭记》)

  ②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战国策·齐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3、如果出现零数,往往在整数和零数之间加“有”字表示。

  ① 室十有二楹,覆之以茆,在匡山之巅。(明·刘基《苦斋记》)

  ②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西晋·李密《陈情表》)

  2.序数表示法

  序数是表示次序的数词,它的表示法和现代汉语基本一样,在基数前加“第”字表示。有时也不用“第”字。

  ①然臣辈惜程艺天下第一,不得永奉陛下,以是为恨。(《唐语林·乐工罗程》)

  ②二日早,行未二十里,忽风云腾涌,急系缆。(南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3.概数(约数)表示法

  概数表示数目不确定。其表示方法如下:

  1、相邻的两个基数连用。

  ①共事二三年 ,始尔未为久。(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孔雀东南飞》)

  ②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③、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宋·欧阳修《醉翁亭记》)

  2、用整数表示

  ①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宋·司马光《赤壁之战》)

  ②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吾计决矣!(宋·司马光《赤壁之战》)

  3、在数词前用“数”、“可”“且”“约”等;或者在数词后用“余”、“许”、“所”、“奇”等表示 。

  ①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 (唐·柳宗元《小石潭记》)

  ③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列子·愚公移山》)

  ④族见一白酋督印度卒约百人。 (清·徐珂《清稗类抄·冯婉贞》)

  ⑤括既行,代廉颇三十余日,赵兵果败,括死军覆。(汉·刘向《列女传·赵将括母》)

  ⑥顷之, 二十余骑四面集,步行负弓失从者百许人。 (清·魏禧《大铁锤传》)

  ⑦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明·魏学洢《核舟记》)

  ⑧从弟子女十人所。 (汉·司马迁《史记·西门豹治邺》)

  4.倍数表示法

  倍数是指一个数的若干倍的数.古汉语的倍数表示法主要有三种形式:

  1、用两个数词相乘表倍数,其中前一数词表示多少倍,后一数词表示一倍的’数。

  ①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明·归有光《项脊轩志》)

  ②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宋·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

  2、表示倍数,可以在数词后用“倍”,也可省去“倍”。表示一倍可以省去“一”,十倍用“十”、百倍用“百”。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苏洵·《六国论》)

  3、用"蓰"字,表示五倍。

  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百,或相千万.(《孟子。滕文公上》)

  5.分数表示法

  分数是表示事物是某个单位的几分之几的数。如果分母是“十”“百”“千”“万”等,可以直接写成“分母+分子”的形式或在分母与分子之间加“之”表示。这是文言文中分数表示法中最常见的一种。

  ① 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② 近塞之人,死者十九。(西汉·刘安《淮南子·塞翁失马》)

  ③ 此为害于心术者大,而蹈之者常十之八九。(清·刘开《问说》)

  ④ 然民之遭水旱疾疫而不幸者,不过十之一二矣。(清·洪亮吉《治平篇》)

  此外,还可以将名词放在分母之后表示分数。例如:大都不过叁国之一。(《郑伯克段于鄢》)不过,这种表示方法中学课本中出现的很少。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3739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1月12日 11:32
下一篇 2023年1月12日 11:32

相关推荐

  • 陶渊明的诗词名句

    陶渊明的诗词名句   陶渊明是我国著名的诗人,以下是小编跟大家分享陶渊明的诗词名句,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1、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   2、酒能祛百虑,菊为制颓龄。   …

    2023年4月20日
    236
  • 《庖丁解牛》阅读练习答案及原文翻译赏析

    庖丁解牛,我国古代成语,出自《庄子·养生主》。寓意:比喻经过反复实践,掌握了事物的客观规律,做事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原文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以有涯随无涯,殆…

    2022年12月27日
    319
  • “宋庆礼,洺州永年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宋庆礼,洺州永年人。举明经,授卫县尉。则天时,侍御史桓彦范受诏于河北断塞居庸、岳岭、五回等路,以备突厥,特召庆礼以谋其事。庆礼雅有方略,彦范甚礼之。寻迁大理评事,仍充岭南采访使。时…

    2023年1月2日
    261
  • 文言文如何翻译才能得10分?

    文言文如何翻译才能得10分?   导语:掌握文言文翻译方法,可以帮助大家拿到高分哦。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文言文翻译方法,供各位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文言文如何翻译才能得10分…

    2023年1月6日
    308
  • 怎样给文言文断句

    怎样给文言文断句   第一,通文意。   拿到一个文言文篇段,先不要急着进入断句,而应该先通读这个篇段,大体上搞清这个文言篇段属于什么文体,写了些什么内容,想表达什么意思。比如说文…

    2022年11月28日
    290
  • 侯方域《李姬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李姬传 侯方域 李姬者名香,母曰贞丽。贞丽有侠气,尝一夜博,输千金立尽。所交接皆当世豪杰,尤与阳羡陈贞慧善也。姬为其养女,亦侠而慧,略知书,能辨别士大夫贤否。张学士溥、夏吏部允彝急…

    2022年12月29日
    27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