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1:人社工作心得体会
市人社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和上级人社部门的工作要求,围绕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强富美高”新无锡的总目标,主动把握和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突出抓落实、补短板、求实效的总体思路,坚持民生为本、人才优先的工作主线,各项工作均取得预期成效,实现了人社事业“十三五”良好开局。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1-12月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4.9万人,完成年度目标186%;援助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9357人,完成年度目标193.6%;城镇登记失业率1.85%,控制在年度目标范围内,继续保持全省前列。全市扶持自主创业11773人,完成年度目标117.7%,其中,引领大学生创业2161人,完成年度目标135.1%,创业扶持成效显著。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扩面5.95万人、5.17万人、3.29万人、3.3万人、3.3万人,分别完成年度目标119%、103.4%、109.7%、110%、110%,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基金分别支出191.76亿元、86.63亿元、7.72亿元、7.58亿元和8.22亿元,居民医疗保险、补充医疗保险分别支出9.2亿元和5.2亿元,社会保险运行平稳。全市引进各类人才81297人,其中高校毕业生42113人,高层次人才7427人,海外留学人才2176人,分别完成年度目标的116.14%、105.28%、114.3%、150.1%;新增高技能人才2.18万人,完成年度目标145.3%,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
二、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一)围绕降成本,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有力。,我们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政府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决策部署,着力落实“三去一降一补”涉及人社部门的重大任务,切实推动降低企业成本取得实效。一是暂停征收全市各类企业职业技术教育统筹经费。二是市区社会保险最低缴费基数沿用2678元/月的缴纳标准。三是企业缴纳医疗保险费率降至7%,缴纳补充医疗保险费率由1.2%降至0.9%。从205月开始至2021年4月,降低企业基本养老保险缴费费率,由20%降至19%。四是降低失业、生育、工伤保险费率。在继续实施现有降低企业失业保险费率基础上,2021—2021年将再降低失业保险缴费比例0.5个百分点。生育保险费率继续由0.9%降至0.5%,工伤保险综合费率水平从1.31%下调至1.02%。五是对符合条件的用人单位招用就业困难人员,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的,按单位为就业困难人员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给予全额补贴。六是对大中型企业通过企业技能人才评价方式开展职工岗位技能提升培训,经考核取得相应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或专项能力证书的,给予对应的职业培训补贴和职业技能鉴定补贴。七是对不裁员、少裁员,稳定就业岗位的本市企业,由失业保险基金给予稳定岗位补贴,补贴标准为该企业及其职工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总额的50%,市区共向2.72万家企业发放稳岗补贴2.97亿元,惠及职工67.85万人。八是对暂时无力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困难企业,经批准可缓缴基本医疗保险费以外的社会保险费。通过以上政策全年累计为企业减轻负担41亿元。同时,第一时间出台《关于贯彻在化解过剩产能过程中做好职工安置工作意见》,指导重点企业多渠道分流安置职工,加强劳动关系处置、社会保障衔接、就业帮扶和职业技能培训等工作,妥善安置过剩产能分流职工。
(二)围绕稳增长,就业创业质量大幅提升。以让群众获得更稳定工作和更满意收入为目标,大力实施“就业质量提升工程”和“创业引领工程”,持续创新就业创业工作体制机制。一是就业创业政策更加完善。落实市政府促进就业创业新政,制定实施就业培训、创业贷款、资金申领、基地认定、岗位开发、去产能职工安置等10多个配套文件,构建完善的就业创业政策体系。二是就业扶持更加精准。对6971名本市户籍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进行实名调查,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落实大学生就业见习实习补贴176.6万元,提高毕业生留岗率。发放就业补贴56.3万元,鼓励小微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向来锡就业大学生发放租房补贴4764.69万元,切实降低高校毕业生生活成本。针对就业困难群体,建立就业援助实名制信息库,开展个性化就业援助,并鼓励职业中介机构参与就业援助工作,发放社会保险和公益性岗位补贴3.3亿元,开发公益性岗位1098个,市区公益性岗位到岗率达81.8%。三是激励创业更加有力。以创业业态的培训需求为导向,开发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创业培训项目。加强创业孵化载体建设,新增培育3家省级大学生创业园和2家省级创业孵化基地。开展 “智汇无锡”大学生创业项目路演和创业大赛活动,引育大学生创业项目落地130家。完善创业担保贷款工作机制,为302位创业者发放创业贷款4373万元,增幅达35%。完善创业扶持资金申领办法,增强创业扶持政策针对性和有效性,全市共发放各类创业补贴991万元。四是就业服务更加精细。加强就业失业预警系统建设,建立就业形势月度分析例会制度,完善就业质量评估体系,有效提升就业形势研判水平。邀请技职院校、外省劳务合作基地和本市重点用工企业开展校企对接活动。提高失业保险保障能力,失业保险标准上限由1630元/月提高到1770元/月。五是职业培训改革全面启动。聚焦提升职业能力和就业质量,全面启动职业培训体制机制改革,着力构建标准化的职业培训项目库、市场化的职业培训运行机制和一体化的职业培训公共服务体系,目前,已通过市场需求调查确定28个培训项目, 并经政府采购确定25家中标培训单位,计划按照新模式开展职业培训3000余人。
(三)围绕惠民生,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升。以让群众获得更可靠的保障为目标,持续推进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实现社会保障制度全覆盖,参保人数逐年增长,保障水平稳步提高。一是扩面征缴克难奋进。通过重点板块开源挖潜、基数核定带动净增、完善动态考核机制等创新措施,有序推进扩面工作,净增扩面3.5万人。制定欠费管理实施细则,全年市本级清欠征缴欠费4725万元。二是全民参保登记实现长效管理。按照“查不漏户、户不漏人、人不漏项”的工作要求,完成实际入户核查53.07万人,成功参保接续7.62万人。优化与公安、地税、民政等部门建立的信息交换机制,实现数据实时交换共享。注重参保登记成果运用,构建全民参保登记长效管理机制。三是养老保障体系日益健全。出台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贯彻实施意见》,形成《无锡市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视同缴费指数表》,开展参保登记试点工作,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正式落地。调研“一城两市”养老保险政策的差异,为下一步实行大市养老统筹作好铺垫。四是养老保险待遇稳步调整。贯彻实施省政府93号令,调整《无锡市市区征地补偿和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办法》有关标准,审核纳入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人员177人次,落实社会保障资金1.5亿元。首次同步调整企业、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市区45万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增加176元;市区6.36万机关事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增加296元;被征地农民政府保养人员的政府保养金月人均增加60元;纯居民的基础养老金月人均增加15元。五是“阳光医保工程”建设有序推进。正式发布《无锡市社会医疗保险管理办法》、《无锡市社会医疗保险定点医药机构协议管理暂行办法》及经办细则。加快构建医保智能监管体系,打造阳光监控平台,实现关键数据精准控制,取得明显控费成效,累计监督扣款达到3073万元,医保费用支出首次实现负增长,住院医疗总费用同比下降2.31%,住院均次费用同比下降7.24%,分解住院率由上年1.01%下降到0.14%,大病保险理赔额同比下降20.02%。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进一步推进按病种付费方式。完善医疗保险费用结算办法,将三级医疗机构职工医保单次住院费用超过本机构当年实际次均住院费三倍以上的,作为特殊住院费用单独进行结算;完善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制度,在锡山区医联体内试行以锡山人民医院为核心的区内居民医保联合定点服务模式,引导合理诊疗行为。提高医保待遇水平,居民医保门(急)诊待遇水平提高至1000元。大病保险共有15836人次享受大病保险补助待遇,受益金额共计约3600万元,参保群众政策范围内个人负担率下降近5个百分点,有效缓解了参保人员“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退休职工互助医疗保险改革平稳有序,制度覆盖扩大至42.9万退休人员,全年共有82662人享受住院互助保险普惠部分补助待遇,受益面高达19.3%,受益金额达4163万元,成为退休人员的“第三道防护网”。实施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功能拓展,提高个人账户基金使用效率。做好大病保险新一轮招标工作。六是工伤保险体系更加完善。颁布政府规章《无锡市工伤保险实施办法》,并围绕贯彻实施省市政府令,制定工伤保险费率调整、公务员参保、工伤预防等配套政策。积极落实建筑业工伤保险政策,全市累计新增参保项目368个,目前新开工项目参保率达90%。积极探索工伤预防试点的建设。以创建省示范点为推手,推进工伤康复建设,完成工伤职工定点康复405人。首次颁布工伤职工辅助器具配置目录,加强工伤医疗管理。健全工伤认定管理制度,完善劳动能力鉴定工作机制。七是基金监管力度持续加强。贯彻落实《江苏省社会保险基金监督条例》,把宣传贯彻实施条例与做好基金监督工作有机结合,加强宣传与执法检查同步推进。重点稽核不参加社保年度缴费基数核查的单位,全年共稽核查漏基数163万元;做好单险种、职业病补缴的实地稽核工作,查漏工资基数105万元。
(四)围绕促发展,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新进展。注重发挥企业主体作用,着力创新人才工作创新体制机制,形成层次高端化、结构合理化的人才队伍,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一是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稳步推进“人才创新工程”,做好“太湖人才计划”相关人才项目的申报组织和审核认定工作。精心组织境外招才引智活动,积极参与人才智力交流活动,共有4个项目列入国家重点引智计划,3个项目列入省级引智示范推广计划,1位外国专家入选“国家友谊奖”。人才载体建设取得新成效,新区留创园入选省留学回国人员创新创业示范基地,8家单位获批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博士后建站质量不断提高。推进人才引进信息平台建设,完成高层次人才供需对接系统的修改完善和上线测试工作,实现人才、企业服务的精准对接。二是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落实市政府关于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出台先进制造技能领军人才评审、技能大师工作室管理等配套政策。承办第三届江苏技能状元大赛,我市荣获5个企业职工和6个学生“江苏技能状元”,实现企业职工组金牌零的突破,斩获金牌数、奖牌数、团体总分三个全省第一。在第七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获得2个冠军、4个亚军的优异成绩。11名选手入选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参赛项目国家集训队。新增高技能人才18602人,新增国家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企业首席技师10人。加强高技能人才继续教育,承办江苏省高级技师焊工、数控专业岗位技能提升培训班,举办市级维修电工专业高技能人才岗位提升培训班,培训高技能人才80人。三是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步伐持续加快。无锡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成功引进外地优质机构入驻,全市新增人力资源机构33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总数达381家,年产业规模有望突破250亿元,产业综合实力显著提升。举办人力资源从业人员资格培训班和优秀人力资源服务企业高管研修班,切实提升人力资源服务从业人员能力素质。四是开展综合性人才培训。围绕“高素质公务员和高层次人才”及“企业家培训工程”,举办200多个培训班次,共培训36000人次,完成“无锡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在线学习系统”开发测试。
(五)围绕强素质,人事管理进一步规范。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奋发有为的公务人员队伍。一是完善公开考录机制。按照“依法考录、公平考录、科学考录”要求,规范各项公开考录程序,加强面试考官考核培训,全面实行面试工作“三双模式”,确保考录工作安全有序。全市招录公务员307名、公安院校毕业生127名、特殊职位人民警察8名及事业单位工作人员2355名。二是严格公务员日常管理。全面规范我市公务员职位管理,稳步实施县以下机关公务员职务职级并行制度,推进公务员管理信息化建设,圆满完成全国公务员管理信息系统汇总版软件测试试点任务。在全省创新开展科级非领导职务公务员能力素质提升培训。三是创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出台《无锡市事业单位高端、紧缺性人才招聘实施意见》,探索试行校园招聘模式,开辟事业单位招聘优秀人才的绿色通道。制定事业单位人员采集信息标准,在全省首创开展事业单位人员登记工作。首次举办事业单位新任职和新入职人员培训班,提高事业人员素质能力。稳步推进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工作。四是深入推进工资制度改革。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后机关事业单位首次基本工资标准调整工作平稳实施。完成法官检察官员额制改革后基本工资套改工作。规范市级机关绩效奖金发放办法、市级机关事业单位公积金、提租补贴缴存基数。制定市级机关事业单位编外用工管理办法,建立编外用工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推进落实机关事业单位带薪年休假制度。此外,还圆满完成371名军转干部及89名随军家属的安置工作, 完成各项人事考试任务,确保考试安全。
(六)围绕防风险,着力构建双赢劳动关系。坚持把企业和职工互利共赢贯穿于劳动关系协调全过程,不断创新劳动关系协调机制。一是深入推进和谐劳动关系建设。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实施意见》精神,深化和谐劳动关系建设。积极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进一步规范诚信评定标准,建立诚信企业名单动态调整机制,纵深推进劳动保障诚信企业创建,规模以上企业评定率达98%以上,诚信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不断加强。二是加强企业规范用工指导服务。统筹做好市属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改革工作,我市的改革实施意见(送审稿)在全省首家获得省薪改办的批复同意。完成年度企业薪酬调查、最低工资政策实施效果专项调查工作。依法规范劳务派遣行政许可和劳务派遣用工管理,组织开展劳务派遣单位年度经营核验工作。加强对企业用工情况的监测和劳动关系矛盾预警工作,重点围绕去产能工作,指导企业规范、有序安置分流职工。三是进一步加大劳动监察执法力度。围绕劳动关系领域存在的各类突出问题,组织开展规范劳务派遣用工、高温津贴支付、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等一系列专项执法检查,不断提高劳动用工管理合法性、规范性,针对劳动保障违法行为作出行政处罚36件。四是持续提升调解仲裁服务社会影响力。建立专业性劳动争议调解工作机制,发挥基层调解组织在争议处理中的基础性作用。发布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典型案例,开展“跨年度仲裁开放月”和仲裁庭审观摩活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水平大幅度提升。五是依法规范做好信访稳定工作。加强人民调解和行政调解有机结合,拓宽信访矛盾解决渠道。建立“信访事项网上办理系统”,确保信访事项全程跟踪落实。信访总量同比下降9%,保持信访形势平稳可控、略有下降的良好态势。
(七)围绕优服务,公共服务效能进一步提升。围绕服务内容标准化、服务手段信息化、服务人员专业化、服务平台规范化,大力提升公共服务精细化水平,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加规范、便捷、高效的人社公共服务。一是深入推进“数字人社”建设。机关事业单位人事编制信息系统实现全市人事编制管理一体化,人才引进服务平台实现精准化服务。对定点医疗机构实时上传的“四类五项”数据实施事中控制,实现医保上传数据的规范化管理。全市社保卡持卡人数达630万,社保卡应用已完成部发102项目录中的93项,被人社部确定为全国首批社保卡综合应用示范基地。建设无锡人社12333智能咨询云平台,提供在线实时智能咨询服务。二是持续升级标准化工作。完善街道(镇)人社服务标准体系框架,重新编制2021版标准化实务手册工作,主办业务简化为35项,复印件减少11份,要件减少2份,同城通办业务增加4项,群众办事更为便捷。进一步深化简政放权,行政服务中心窗口办理的事项平均法定时限为25.5天,平均承诺时限为10.5天,承诺件的实际平均办结时间为6.8天。三是创新社保经办服务。国家级社保经办标准化试点进展顺利。社保业务网上经办有效推广,网上经办事项拓展到78项。灵活就业人员一体机自助缴费正式上线运行,基本实现市区主要社区的全覆盖。市区企业职工退休手续实施集中办理。实现医保大市一卡通和全市范围内省内异地划卡就医的转入转出,异地就医联网定点医疗机构数量持续扩大。四是深入开展“双进双送”活动。深入开展“进企业、进园区、送政策、送服务”活动,围绕“稳就业保用工”、“ 降成本强保障”、“ 聚英才促转型”、“ 优服务促和谐”4个主题,走进全市209家园区,服务企业余家,广泛征集和切实解决企业反映的各类问题,切实提高人社部门服务企业发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八)围绕固基础,加强人社干部队伍自身建设。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全面提升干部履职能力,夯实工作基础。一是深入开展“两学一做”活动。紧紧围绕“学”“做”“改”的要求,坚持以上率下,突出以学促行、深学细照,列出问题清单,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时限。二是全面提升干部履职能力。进一步理清职责边界,对现有的机构设置进行适当增减调整。组织完成两轮干部调整工作。进一步完善考核机制,精心组织干部教育培训,增强了履职能力,提高了团队凝聚力。三是持之以恒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的监督责任,坚持从严管理干部,严格遵守廉洁从政各项规定,做到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实时监督“三重一大”工作,确保党风廉政工作做到实处。通过开展党内法规教育、廉政文化建设、警示教育活动,教育和引导党员干部陶冶道德情操,升华精神境界,提高拒腐防变能力。四是进一步加强党组织自身建设。有序推进基层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严格落实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完成失联党员组织关系的再排查工作。深化创建文明单位的工作内涵,我局5个文明单位全部通过复查审核。
篇2:人社局意识形态工作心得体会
人社局 意识形态工作 心得体会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努力把各级组织部门建设成为“讲政治、重公道、业务精、作风好”的模范部门的要求,根据中央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省、市、县委组织部的统一部署,我局积极开展“落实总书记要求,建设模范部门”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学习教育,加强自身建设、强化监督管理、健全制度机制,切实解决不严、不实、不公、不正的问题,帮助组织人事干部强党性、守纪律、树正气,确保改作风、讲规矩、行公道、干实事。
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承担了就业、社会保障、人才队伍建设、劳动关系等民生工作,是群众关切、社会关注、党委政府关心的民生部门之一。人社系统的业务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人事人才、一类是保障,都关乎着全县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关系到社会的稳定。现从自身岗位出发,结合本次教育实践学习活动的内容,谈几点体会:
一、讲政治的同时要注重公道公平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应把“讲政治”放在首位,自觉在政治上、思想上和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十八大、十八大三中全会精神,通过各种学习方式,强化政治理论知识,强化党员意识,要严格按照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时刻准备着为国家、为党做出应有的贡献。
此外,作为干部还要坚持把“重公道”作为日常工作的行为准则,对单位同事要一视同仁、一碗水端平,不能以貌待人,对待群众更应该如此,要多的为他们排忧解惑,要想做到对事对人公道,必须严格遵守规章制度,严格按照制度办事,同时也要将公道装入心中,只有心里存着公道,办事才能公道。
二、树立办好业务的信心,形成模范带头的良好作风
党员干部以及各职能部门队伍首先要有把业务办精办好的信心,多加学习业务方面的政策,熟悉使用业务软件,积累经验,遇到不明之处,及时与相关部门取得联系,这样才能更好的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党员领导干部要按照“三严三实”的要求,对照党的纪律、群众期盼、先进典型,找差距、明方向,按照为民务实清廉要求,勇于正视缺点和不足,从自我做起,端正行为,修养党性,塑造良好形象,同时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分析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保持政治本色,对待作风方面存在问题的党员同志和干部要进行教育提醒,在日常工作中,最起码应该做到按时上下班,在上班时间段不干与工作无关的事情,为同事树立好榜样,形成良好的工作作风。
三、多听多做多看,保持团队一致性
要培养年轻党员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要让年轻党员肩负起对社会进行影响、引导、教育和提升的责任,年轻党员干部是党和国家的未来与希望,是实现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人才保障,是朝气蓬勃、意气风发、后劲十足的年轻一代,在适当的时机,可以考虑让年青的党员多担当,多干点实事,同时作为年青干部也应该主动请缨,多为部门分担工作。
从人社工作来说,开展一项专题调研,每一项民生工程的完成,每一项日常业务的开展,无不是一项系统工程,仅靠一个或几个人不可能顺利完成,因此团结协作尤为重要。既要在部门内部搞好团结,不争名,不逐利,调动广大工作人员干部的积极性,齐心协力完成各项任务,又要对外搞好团结协调,争取全社会对人社工作的理解、支持和帮助。
随着“落实总书记要求,建设模范部门”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我人社局积极营造氛围,鼓励干部职工在工作之余主动学习,坚持把业务做好,要求全体党员干部认真研读《治国理政》、《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习近平关于“三严三实”重要论述摘编》等,积极发挥表率作用,干部职工们还积极参加此次教育实践活动主题党课和局内组织的统一学习,深入理解“三严三实”的含义,充实自身理论知识,致力于将人社系统建设成为“四带头四表率”的模范部门。
除了学习教育之外,我局在整个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坚持加强党支部的建设,进一步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开展廉政风险排查,要求每个岗位、每名组织人事干部要激励结合实际,深入分析查找廉政风险,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我局高度重视,强化落实责任,统筹推进,督查检查,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通过此次实践活动的学习,进一步认识到人社系统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如下:
第一,提高人社工作透明度,落实责任到人。人社工作与群众生活、利益息息相关,要得到老百姓的信任和认同,就必须要规范自身的言行,把工作置于社会和群众的监督中,在阳光下运作,要真正做到阳光人社,就要在三方面下功夫:一是规范工作机制,制定一整套完整的、科学的、周密的规章制度,使工作有效地开展;二是强化内部管理,发现问题及时研究、及时更正,根据管理制度进行工作监督;三是严格制度责任追究,责任到股室、到个人,做到“人人监督,人人负责”。
第二,求真务实,抓好人社工作重点。人社部门工作量大,工作繁琐,所以要以做好基本事务工作为前提,以原有的成果为基石,大胆开拓创新,打造办事更好更快的人社系统。在当前重点工作的基础上,应着力抓住人社工作重点:一是促进城乡居民充分就业,提升公共服务质量。;二是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提升养老保险运行质量;三是加强劳动监察执法,加强社会工作建设;四是落实人事人才服务,推进“人才强县”工作战略;五是做好军转干部安置及解困工作以及乡镇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作。一切从实际出发,结合全县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对人才的需求,为我县经济加速发展培养高级型人才、技术型人才和实用型人才。
第三,打造文化人社,构建和谐队伍。人社系统工作要求高、工作力度强、工作压力大、倍受社会关注,作为人社队伍中的一员,我们既要认真严肃的工作,又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因此要通过开展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活动,从而为大家提供宽松、舒畅的工作环境,切实增强团队凝聚力、向心力,构建和谐工作氛围,促进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此次围绕“落实总书记要求,建设模范部门”的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开展集中学习教育、深刻查摆问题、整改落实提高等环节工作,引导了我局人社干部进一步加强党性修养,持续推进良好作风建设,切实做好整改以及做好廉政风险排查的工作。同时,我局结合了人社工作实际,抓住特色、突出亮点,着力开展以学榜样、学传统、学业务,访基层群众、访服务对象等教育活动,着重加强人社干部业务学习和实践锻炼,真正把“三严三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致力于打造一支自律意识更高、业务能力更精、执行效能更快、担当意识更强的人社干部队伍,提高我局的办事效率,更好的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心得体会
人社局 意识形态工作 心得体会
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提出了许多富有创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深得党心军心民心。在全市深入开展“学转促”活动,就要紧密联系工作实际和思想实际,深刻领会 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指导实践。全市宣传思想战线,要深刻把握“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的思想精髓和核心要义,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扎实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精神状态,不断为开放创新、绿色崛起,建设美丽幸福承德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
扎实做好新形势下意识形态工作,必须始终坚持以 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要把深入贯彻落实 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819”重要讲话精神和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全市宣传战线“学转促”活动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增强做好新形势下意识形态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真正做到思想认识上强起来。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抓阵地、抓导向、抓队伍不放松,强化核心价值的主导地位,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各级党组织要从推动事业长远发展,巩固党的群众基础、执政基础的高度,认清肩上的责任和面临的挑战,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进一步增强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和宣传思想工作的自觉性、坚定性。真正做到工作作风上强起来。把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贯穿到“学转促”活动的始终,聚焦解决“四风”问题,巩固和拓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切实增强大局意识、政治意识、担当意识。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做到抓导向不动摇、不含糊,敢抓敢管、善抓善管,敢于负责、敢于亮剑。真正做到队伍建设上强起来。按照“宣传思想部门工作要强起来,首先是领导干部要强起来,班子要强起来”的要求,落实从严治党要求,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坚定政治立场和道德操守,坚决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切实提高业务素质,转作风、正学风、改文风,激励引导广大宣传干部比学先进、查找差距,努力形成干事创业、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
扎实做好新形势下意识形态工作,必须始终坚持改革创新的工作理念。“不日新者必日退”,继承和发扬党的宣传工作的优良传统,深入推进理念、手段和基层工作创新。要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推进理念创新。坚持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用宽阔的视野审视和检验工作,用市委的要求和群众的期盼改进工作,自觉在大局中定位、大局下思考、大局下谋划、大局下行动,把工作谋到点子上、抓到关键处。要在履职尽责、敢于担当中推进手段创新。以强烈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直面问题,迎难而上,在事关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则的问题上,增强主动性、打好主动仗。深入研究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特点规律,积极探索新举措,占领制高点,把握主动权。要在宣传群众、服务群众中推进基层工作创新。坚持把创新的重心放在基层一线,努力做到宣传群众、服务群众与教育引导群众相统一。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切实在增强“三个自信”上下功夫,在提高舆论引导水平上下功夫,在强化网络管理上下功夫,在打造承德人文精神上下功夫。要多用通俗易懂、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让群众爱听爱看、入耳入脑入心,把党的主张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要注重体制机制创新,整合用好各类公共文体设施和服务资源,着力加强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保障困难群众等基本文化权益,进一步增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满意度和贡献率。
有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就有什么样的工作成果。各级党委宣传部门要进一步明确定位、明确职责,勇于担当、敢于负责,切实做到知责思为,尽心尽责。要以开放创新、绿色崛起,建设美丽幸福承德为己任,切实做到进入角色、进入状态,抓铁有痕、踏石留印。要把建一流队伍,创一流业绩作为工作目标,加强政治和业务学习,着力解决工作标准不高、进取意识不强的问题;着力解决创新不足、活力不够的问题;着力解决不愿担责、不求深入的问题,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努力提高政治业务素质,真正成为让人信服的行家里手。要把推动问题解决作为工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坚持虚功实做,把原则要求变成具体的工作项目,工作抓手要实,效果评估要实,解决问题要实,真正做到用心对路。要发扬“钉钉子”的精神,对行之有效的好经验、好做法、好载体要扭住不放、一抓到底、抓出成效。要有善始善终、善做善成的使命担当,按照进入全省“第一方阵”的要求,把目标锁定的再高一些,把标准量化的再细一些,把措施制定的再实一些,全力推动宣传思想工作上台阶、上水平。
扎实做好新形势下意识形态工作,必须着力构建大宣传的工作格局。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关于强化意识形态工作领导责任、构建大宣传格局的意见》,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党委宣传部门要认真履行综合协调职责,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更好地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各个领域。统筹谋划工作项目,整合资源,凝聚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和社会各界力量。有关职能部门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不断完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具体支持政策和工作措施,把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建设文化强市的重要措施,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共建共享,统筹城乡和区域文化均等化发展,加快形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善文化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落实支持扶持政策,加大文化建设投入,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投资文化产业。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作为党和群众的桥梁与纽带,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组织动员全社会力量支持参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努力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各部门分工负责的大宣传工作格局。
体会范文
出席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宣传思想工作一定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基本职责,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
有一句话说得非常好:“解决了意识形态的问题,就为解决工作和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我们的工作就没有目的、没有指导思想,我们的工作就不能干好”。 总书记之所以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说得大一点,意识形态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系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而且关系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说的小一点,具体到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单位,要想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首要解决的就是干部的思想认识问题。
前,曾拥有1900万党员的苏联共产党为何一夜之间垮台、消亡?这个20世纪的重大历史事件,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思考。 但不得不承认,其中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当时苏联国内的主流意识形态出了问题。教训是深刻的、代价是惨重的。当前,我们的党内,也有一小部分党员干部,不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等重要思想,却迷信鬼神、气功大师,出现这样的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经济工作搞不好要出大问题,意识形态工作搞不好也要出大问题。我们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当前,社会正处于意识形态活跃、矛盾复杂期,因此,我们必须首先坚持党对意识形态的绝对领导。我们的各级党组织负责人要切实负起责任,站在讲政治的高度,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动权。
其次,我们必须抓好意识形态工作者队伍建设。全党同志特别是做思想宣传工作的同志,一定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要善于研究党员干部的思想动态、不断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学习。最后,我们必须要强化舆论引导。要借助各种传播媒体,及时有效传达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道德体系,引导人们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我们党一贯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的及时召开,也正印证了这一点。习总书记特别强调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给所有的党员干部打了预防针、提了醒,我们希望,全国的党员干部能以这次会议召开为契机,深刻理解领会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把意识形态工作推向一个新台阶!
篇3:人社工作人员岗前培训心得体会
人社工作人员岗前培训心得体会
一、呈现方式
培训的老师都深耕于每个人社工作的领域,带来了独到的工作经历、感悟和知识,每个人呈现的方式也各不相同。有的老师以PPT为载体,抓住思路脉络逐条和我们分享,有的老师以自身的工作经历为我们展现鲜活的工作场景,以及一些案件办理的细节,还有老师以《劳动法》为蓝本,为我们普法,让我们明白法律知识作为武器的重要意义。
每个老师的呈现方式不同,带给我们的感受和体验也不同。这引发了我的思考,我在想“什么样的呈现方式才是一个好的方式呢?”首先,呈现方式最好是直观的,有可视化的辅助材料,不管是以PPT还是发放一些文件资料,都更加有助于注意力的持续集中。其次,带有互动环节会让听众更易关注在授课程,当有的老师询问我们对于社保在生活中有没有疑问点的时候,这种交互方式使大家的集中力都更强了,而且开启了大家主动思考的按钮。比这个更好的是医保局的曾局长,他把工伤的情境描述给我们,让我们判断是否属于工伤情况,每种细节的差异化,每个情况都需要重新研读培训所说的工伤定义,这个过程既有输入又有输出,是我整个培训过程中印象最深的一个环节。再次是案例说明,劳动保障监察局和调解仲裁科的领导以实际的案例和工作情况。让我对这个部门的运转以及他的职业精神和工作技巧都有了更加深刻的记忆。最后是要有重点,如果整个讲演都只是读的话,很容易让听众走神。所以如果内容多的话,以受众和讲演目的设置重点,就更容易达到活动真正加深印象的目标。
在培训这件事上,很多领导都是临时接到通知的,所以我会想到自己在这种情况下该如何准备。相同的条件下我该如何做,来保证工作顺利的进行下去呢?我想做事情一定要分轻重缓急,在实在繁忙的情况下,就要善于学会资源调配、统筹,及时与同事进行协调沟通,确保日常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业务
人社的服务品牌是“服务无边界,优质无止境”,人社的工作关乎民生,业务复杂,牵扯的事项细节众多,而且责任十分重大。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无不是民众重点关注的方面。从众位老师的身上我学到了很多为业务需要的素养。
1.态度
人才交流中心的汪主任,为我们放了名为“牛人占天义”的视频,从视频中我们无不对占主任那种兢兢业业的职业精神所打动。经常走访,有空就去钻研业务、文件等,这些优良的习惯无不是职业精神和态度的体现。作为服务性的部门,我们每个人都要以更和善的态度做好群众工作,让群众愿意与我们反馈痛点,也应该更积极的去向一些对政策法规认识比较薄弱的群众进行普法宣传,让他们能够知道更多与其切身利益相关的知识。这样群众在遇到签署劳动合同、医保报销、维权等问题时,就能更好的维护自身的利益!
2.懂法
政策法规科的唐科长告诉我们“不懂法律,人社无从谈起”。法律是我们人身后的影子,帮助我们维护自由、维持秩序、匡扶正义。为了了解权利、维护权利,每个人社人都应该学习法律。
3.文件
不止一个领导强调我们这些新同事应该多读文件、多研究文件,并且最好我们要知道文件的具体信息,比如是哪个单位哪一号文件,我们应该把这些文件的原件拿出来好好看看。这些就是我们工作的指导和方针,是我们向群众解释的专业性依据。
所以由以上我在想,是否可以借助青年读书班的’平台,引导大家一起学习这些文件,又或者设立一个电子资源库,把一些文件扫描在网上,方便大家学习,还有我们的推广是否可以借助大数据的技术、数据中心的设施基础,向特定的群众推送他们最需要的政策解读。比如,如果有的大学毕业生收到了,我们关于最低工资、合同签订、不允许有押金的这样一些知识普及,受骗的概率会不会小很多。很多事我们不仅要帮助群众处理,还要提升群众的意识,让他们在事前就具备了这些能力,能够避免这些事情。
三、标准
在文明单位的申请和建立中,领导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工作的各个方面,其实我们都应该对标更厉害的人,学习优秀的同事。对自己提出更高的标准,对人社的知识,不仅要种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还要把视野打开,将格局拔高!哪里的业务有漏洞,我们就要投入精力去填补它。不仅要在制度下做好事不犯错,还要能够在刚性下,为老百姓谋福祉,为他们多争取一点,让政策法规因为我们的回执能够更加的完善!哪里的业务存在短板,我们就要集思广益,消除短板!因为这是我们共同的事业!一些诸如以支定收这样的动态知识,需要我们及时的跟进,补充完善我们的知识库。
虽然培训是暂时告一段落了,但是工作学习之路才刚刚开始。我们要发展建设我们的单位,钻研我们的业务。对知识的学习一定要追求全面性和深入性的平衡!先做好分内工作的持续精研,再以点带面拓展自己的知识广度。与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