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得不到,想逃逃不掉。 ――题记
初读席慕容的这本书,我是无比讶异的。我在想,为何这本书取了这样一个名字呢?缥缈的前尘,黯淡的昨夜,还是平凡的此刻?我怀着疑问,开始了阅读。
轻轻合上书的那一刻,我还是感到无比平静的。并没有歇斯底里的触动,亦没有忘怀一切的淡然,只是有一种,不可用言语来表达的舒服。作者自始至终都在围绕这两个话题写作――生命的思索和的情愫。其实这又何尝不是我们人生的主旋律呢?我们作为人,生在这世上,就好像一颗尘土,在风中飘荡。我们会去思考:我们为何生在这世上?生命的意义又在于什么?当我们无力左右风的方向时,我们会被带到哪儿去?当我们已离开故土,漂泊不定时,又会依恋那个诞生过的地方。许多人说,席慕容写的散文意蕴深厚,过于难理解,我觉得不然。文学的哲思,往往就在生活的细枝末节中闪光。这,也是如此。
我最欣赏席慕容的淡泊随性、本色自然。“……去旅行时,忽然不想照相了,总觉得照出来了的,常常不是我原来看见的,原来想保留的东西。还不如多花点时间,在一生中也许只会经过一次的城市里散散步。……"这是一种何等超脱的境界啊!我们人啊,一生都在一条路上走,有的人行色匆匆,有的人踟蹰不前。前方,究竟是如何?这是许多人都关心的问题。可是不要忘了,除了路旁的鲜花和荆棘,我们为何不去享受这条路本身的乐趣呢?要知道,这条路才是最该珍惜的啊……
我曾经想往,想往过去的一切,想往未来的生活,想着去微笑面对每一分、每一秒,去努力争取最高的地方。可是,我渐渐感觉自己活得很累,在梦与现实中徘徊。想要的一切永远得不到,得到了的一切,却又像少些什么。我,有些倦了。可“明明知道只有一夜的生命,明明知道千里方圆都了无人烟,明明知道花开花落都是一场寂寞的演出,仿佛不知道顷刻之后便以幕落花凋,可它仍愿倾尽全力来演好这一生。”也“今日的得总会变成明日的失,今日的补赎也挽不回明日的错误,今日朦胧的幸福也将变成明日朦胧的悲伤。可是,无论如何,我总算认真努力地生活过了。”是啊,何必微笑着欺骗自己,我已知晓明天的幸福,顺其自然,生命静好。明天的我会悄悄地看着昨天的我,在角落里,偷偷的笑着,乐着。
乡土情结,或许是每一个漂泊在外的游人都有的。当我们长大后,离开了自己熟悉的小城,带着满腔热血与无限回忆,在外漂泊。你会因在外逢着特色的小吃而沾沾自喜,亦会因他乡逢故人而唏嘘慨叹,在异地的怀抱中回味着自己的乡愁。《静静的顿河》中提到过:乡愁是土地之灵,召唤的人们回到他的身边,就好像眼神深邃的一样。的确,乡土的情结,在人们心中斩不断也化不开,好像一种心绪,时刻催促着你回去。
犹记得,曾给我们做过一个实验:在一张排列满数字的方格纸上,标注了我们生命中的1000多个月份,要求我们把自己还可以留在父母身边的日子标注出来。可谁知,标完之后,我发现,我只剩下了高中三年。三年啊,很快就会过去,三年之后我会去哪儿?回望熟悉的一切,我却要远走他乡,默默打拼自己的未来。人这一生,有多少日子是真正无忧无虑的呢?人这一生,总是举棋不定,四处漂泊,找不到容得下自己的地方。可是,无论一个人走到哪里,都不能忘了自己的本,失了自己的根……
席慕容亦是如此慨叹。在《今夕何夕》一文中,她重新思考了“故乡”的意义:她回到了父亲的故乡,可“家”早已是一片废墟。在那里,“曾有过千匹良驹,曾有过许多生龙活虎一般的骑士在草原上奔驰,曾经有不熄的理想,曾经有惨痛的牺牲……”曾经的曾经,也只能是曾经。当我们迷茫的时候,家,也只是心中美好的向往,不如使它永久封存,成为心底美好的记忆。否则早已物是人非,勾起满心忧伤的回忆。
人们思念家乡,往往是追求一种美好的感觉,而不是现实的残酷.借着时光流转的顺序,我仿佛看见了我的前尘,忆起了我的昨夜,品味着当下的此刻。我所希望的,就是等我老了,一个人,拄着拐杖。想想我的父母,我的,我的恋人,还有我的故乡,所有爱我的人与我爱的人,和我有过美丽邂逅的陌生人,这也许就是我的前尘、昨夜和此刻了吧。
我不知道我是否会铭记昨天,我不知道我是否拥有明天,但我知道,我一定会把握住今天。做一个发光的星子,在茫茫太空中做一个自己的守望者。平凡,却又独特。
合上书页,向窗外看去,眼神在微风中游离。不知怎的,一首歌好似在心底翻涌上来,就这样自然而然的出现: 雨中路遥遥
梦里风潇潇 仿佛中你在微笑 漫漫长夜里梦醒得太早 想起我轻狂的年少
无声又无息
花落了满地 只留下芬芳依稀 蓦然再回首梦还是一样 为你等在夜未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