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与我们本科生导师王见面时,谈到最后,他给我们文献班的七个男生布置了的任务,就是读完班固的《汉书・艺文志》。对于《汉志》的主要内容,我早已了解,可让我羞愧的是,作为本专业的学生,我还没有完整的读过一遍。本有打算一读的意愿,再加上导师的提醒,我决定弥补这个遗憾,于是我决心认真地体会其中的趣味。否则,就忝列门墙了。
一、 抄书之乐
由于《汉书・艺文志》的篇幅并不长,只是根据刘歆《七略》增删改撰而成的,是《七略》的节略本,而内容又特别重要。因此,我决心把它抄一遍。抄书是最简单最枯燥的读书方法,但梁启超认为是这种方法“笨是笨极了,苦是苦极了,但真正做学问的人总离不了这条路。”我赞同梁先生的看法,其实我觉得苦是相对的,苦中必有甜,苦中必有乐。我按照“总序、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数术、方技”的顺序,每天抄一部分,决不囫囵吞枣,仔细地体会。虽然那长长的书目有时候看起来是冗长而又乏味的,但我还是没有放过一部,因为这些书大部分都亡佚了,我们只能看到它们的名字,却无法看到它的全貌,抄书的过程中,我经常扼腕而叹,我们的传统文化,世世代代流传下来,是多么艰苦而荣光的过程。战火是书的大敌,乱世是书之季世。先秦的典籍已寥寥无几,多亏了刘向刘歆父子和班固,让我们在今天还能了解先秦学术的源流。让我们感念先人们的哲思,让我们穿越时空,向他们致敬。
抄书的过程是机械的,但思考却是源头活水,抄书能增强记忆,加深印象,当抄完时,我觉得自己得到了一次坚韧精神的洗礼,而不光是书的内容的洗礼。对于这种篇幅不长但又十分重要的书,在闲暇之时,在阅读之间,不妨抄一遍。其中的乐趣,自能体会,回味亦无穷尽。
二、班固的严谨
虽然只是对《七略》的增删,但班固是严谨的,他根据当时书的流布,他又对书的篇目做出了一定的改动,这是十分必要的。比如说《古文尚书》本有五十八篇,但在东汉时亡佚一篇,因此,在班固自己注的是“为五十七篇”。班固之严谨,由此可见一斑。还有,在“诸子略”中,对于每一家的源流,只是说“盖出于某某之官”,可见,他只是在推测。对于诸子之学是否“王于学官”的问题,学术界尚无定论。一个“盖”字,使用得是多么地精当,我不得不感叹班固作为学问家严谨踏实的治学态度,在今天看来,是多么地难能可贵,值得我们深思一番。
在每一略的最后,班固都会对进行提纲挈领的学术源流考证,详细阐述该学问的嬗变师承关系,进行学术性总结,这总结实际上就是先秦的学术史,价值极大。
通过书录,我们还可以看到当时的今古文之争,对于当时孔壁出的古文经,他都标明“某古文经”,而对于当时已经立于学官的今文经只说“经”多少篇,以作区别。由此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到当时的学术派系,这看似简单,却给了我们后人多大的方便啊。他的严谨,给了我们清晰的视野,班固,谢谢你!
三、回味亦无穷
对于书的具体内容,我就不必赘述。最后谈一些感想。对于汉书十志来说,《汉志》可谓是最有价值的部分。设想,如果没有它,我们又会少多少对先秦文化的了解呢?如果没有它,我们又会花多长时间来考镜源流呢?但是有多少文史专业的学生,只是肤浅地知道它分为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数术、方技六部分,而没有深入地了解它的根本的内容呢?这样一本的必读之书,在今天才完整地读完,实在太迟了。
没有读过,就没有发言权,不了解,就没有话语权。作为一名师大历史系的学生,我我们实在是应该好好地反思一下。做学问非一日之功,如若浅尝辄止,定当断无成就可言。对于基本史料的把握,是我们的基本功,而不必去依赖孤本秘籍。打好基本功,读好正史,我们一定会收益无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