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棘鸟》的魅力首先来自他的主题:爱和命运。它讲述的是克里里家族传奇式的家事史。故事开始于20世纪初叶,结束于半个多世纪以后的60年代末70年代初,从帕蒂・克利里应无儿无女的老贵妇人玛丽・卡森之召,携妻子菲奥娜和七个子女从新西兰迁居澳大利亚的德罗海达牧羊场,道帕迪唯一幸存的孙辈、才华横溢德演员朱斯婷在遥远的异国他乡确定了自己的人生道路和爱情归宿,整整讲述了克利里家三代人的人生经历和情感历程,其中最主要的史梅吉于拉而夫神父之间那场刻骨铭心的爱情。
有人认为考琳・麦考洛试图揭示这样一个道理:真正的爱和一切美好的东西是需要以难以想象的代价去换取的。如小说的结尾:鸟儿胸前带着荆棘,它遵循着一个不可改变的法则。她被不知其名的东西刺穿身体,被驱赶者,歌唱着,死去……只是唱着、唱着,直到生命耗尽……但是,当我们把棘刺扎进胸膛时,我们是知道的。我们是明明白白的。然而,我们却依然要这样做,我们依然把棘刺扎进胸膛。”
听过荆棘鸟的 故事吗?在南半球有一种鸟,它的歌声比世界上一切生灵的歌声都更加美好动听,但是它只有找到一种荆棘树,落在长满荆棘的树枝上,让荆棘刺进自己的肉体,才能够歌唱。从离开巢窝的那一刻起,它就开始了寻找荆棘树的旅程,直到如愿以偿,找到那种长满如针一样锋利荆棘的荆棘树。这个时候,它就落下来,而且要选择最尖、最锋利、扎进肉体最长的荆棘。它的身体被锋利的荆棘刺得血流如注,疼痛难忍,生命就要奄奄一息了,它开始了让所有会歌唱的鸟自惭形秽的歌唱。一向自比歌王的云雀和夜莺,在它的歌声面前也黯然失色。不久,荆棘鸟的血流尽了,一曲最美妙的歌声也戛然而止。然而,整个世界都在静静地谛听着,上帝也在苍穹中微笑着。所有听到歌声的人和鸟儿都在向荆棘鸟致最后的敬意,因为大家都知道,最美好的东西,只有用深痛巨创才能换取。
谁会是谁的荆棘鸟,谁又会是谁的荆棘树呢?
然而,对于这种未知的难以抗拒的感情,人们或许期待,或许畏惧。
梅吉的歌声总是带着伤痛的。家庭的贫苦,修女的呵斥,疼痛充斥着她的生命。但拉尔夫的出现拯救了她。贫困可以克服,感情可以培养,但他是一个教士,她又能如何呢?这是命运的 捉弄。除此之外,对于多数人来说,女人渴望一份真挚的爱情,男人渴望建立功业。本质不同,怎能要求一方为另一方改变?拉尔夫无疑渴望成为主教。拉尔夫与她的相遇,相知顺理成章的变成了相恋,只能感叹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见”, 或如仓央嘉措所说“不见,不知,不恋”。
荆棘鸟的啼血的歌声是否美妙,不为我们所知,但它疼痛而又快乐的样子让我明白,人的一生不就是在不停地选择与舍弃,有人说:“只要世上还有一双忠实的眼睛为我哭泣,便值得我为生命受苦。”我们为了我们所爱、所想、所思,在疼痛的放弃,也在喜悦的获得。就像枯叶蝶,只有丢了光彩的外衣,才有可能获得一丝生的机会。鱼与熊掌不一定不能兼得,但拉尔夫不能,所以他要忍受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