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孤月之下一株孤独的树,这是一种不可企及的妩媚。” ――题记
结识鲍鹏山先生的大作《寂寞圣哲》是因为的推荐,一向喜爱古代文学的我几乎毫不犹豫便买下了它。可直到细细拜读,才知道在这个人生最需要沉淀的年纪,能有幸与这本书相遇,只能说有缘。此书不读,实乃遗憾!
从令人望而生敬却毫不留恋出关而去的老子,到不拘一格、行踪不定而又充满去意的庄子;从“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却一意孤行的孔子,到“不治而议论”、充满“大丈夫”气的王者师孟子;从放下学者傲骨、将儒学与专制统治制度结合起来的荀子,到对人性毫无信心、创立法家的韩非子;还有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剑侠墨子和真性情的屈子……作者在自己渊博学识的基础上,对这些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所创建的思想进行了自己的理解,观点新颖却又层次分明,令人耳目一新而又读来可信。让我们看到那些高高在上、仿佛遥不可及的圣哲不为人发现的一面,让我们在会心一笑中,了解了圣人的思想,也体会到了他们的寂寞。
老子是寂寞的,他的辈分太高,独学无友,颇寂寞。年轻如孔子,又锋芒毕露,不知“无为”。道不同,自然难相为谋。“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独自一人领悟世界真谛,却无人与其分享,这是一种怎样的寂寞!于是他抛下了我们的民族,出关而去,一去渺然……
庄子是寂寞的,他所留恋的已经失去,他所向往的又迟迟不来,别人都已放弃,只余他一人寂寞坚守。庄子是特别的,当别人都在对着诸侯喋喋不休地说着如何“治人”时,他转过身来告诉我们如何在一片混乱中保持心灵的安宁与清净。鲍鹏山先生说:“庄子式的人格:独来独往,不吝去留,若垂天之云,悠悠往来聚散,在一种远离的姿态中显出格外的美丽与洒脱。”美丽的极致便是孤独的极致,洒脱的极致也是寂寞的极致。
孔子是寂寞的,他就像黑暗旷野上一枝快要燃尽的蜡烛,四面飓风,寒意四逼,这支蜡烛艰难的闪耀……天下一片漆黑,原先追求光明的人也练就了猫头鹰的眼睛,,而孔子,这位衰弱的老人却在那里一意孤行!他执着的追寻着,试图以一己之力照亮整个天下。“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可遍寻这漫漫长夜,也只有这寂寞的一点烛光……
孟子是寂寞的,孟子有斗志,有干劲,有热血,而又毫无私心,这便注定了他的寂寞。孟子锋芒毕露,正义在胸,孟子的“大丈夫”气太足了,他不愿意顺,所以他不臣,只做“王者师”。王者若不认他这个师,他便做独立的大丈夫。专制的社会里,又有几人敢学孟夫子呢?
荀子韩非是寂寞的,墨子屈子是寂寞的。圣哲从来都寂寞,因为他高高在上,因为他遥不可及。
可当你选择阅读,选择理解,选择分享他们的智慧,也就多少减少了他们的一点寂寞。
寂寞圣哲,因你的存在而不再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