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一场关于文化的旅行
――读《文化苦旅》有感
《文化苦旅》的作者是余老先生。说起他,基本上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余,中国著名文化学者,理论家,文化史学家,散文家。余老先生以擅长写历史文化散文著称。《文化苦旅》一书就是其典型。
这本书是一部散文集。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历史文化散文,另一部分是回忆散文。本书以第一人称自叙,又将读者带入文化景地之感,作者所表达的感情纯正朴素,让人有深切体会,仿佛身临其境,所以当我在读这本书时,犹如随同作者旅行一番大开眼界,读完之后我受益匪浅。
全书的主题是凭借山水风物,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真谛,探索中国文化历史命运和中国文化的人格构成。
文化苦旅中这一“苦”字,在文章中有深刻地体现。作者准确明了地透露了中国文化发展一途的坎坷。比如《道士塔》《阳关雪》等作品通过一个个古老的物像,将世间往事摆出,描述了大漠荒芜的文明的盛衰。仔细阅读它们,顿时就能感受到强烈的历史的深邃苍凉之感。
当然,这部作品中也描绘了大量的胜地,读起来不禁让人浮想联翩,读完后,也会回味无穷。如《白发苏州》《江南小镇》等作品以柔丽凄迷的小桥流水为背景,把清新婉约的江南文化和世态人情表现得形神俱佳,使人如痴如醉,深陷其中。
本书中也包含了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感。余秋雨老先生强烈的民族精神深深感染着我。如《莫高窟》一篇,这篇所描述的就是敦煌莫高窟这一景地。这篇散文中讲述了莫高窟中文物被“盗窃”的,而这里我要讲一个人――陈万里先生。这个人很普通,但也很伟大,他的普通在于他只是个翻译,而他的伟大在于他阻止了美国人将莫高窟内文物壁画夺走。
在这之前,敦煌莫高窟已有大批被盗走,有些甚至是在中国人的帮助下被盗走的。我真为那样的人感到可耻。在读这篇散文的时候,我同余秋雨老先生一样惋惜着那些文物,同时也生出对陈万里先生的敬佩之情。我在想,如果当时陈万里先生没有阻止,那也许就没有了今天的敦煌。陈先生守护了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守护了中国宝贵的中国文化。他代表了一种高尚的文化人格和文化良知。
文学可以作为我们了解文化、交流文化、传播文化的一种重要途径。《文化苦旅》就是这样一本经典好书。这也让我想到,许多当代青年沉迷于网络小说而舍弃阅读经典作品。他们为什么不选择追求更有价值的作品呢?想到这里,我不禁叹息一声,这也许也是一种文化苦旅。
【第2篇】
万里蹀躞,以此为归
――《文化苦旅》读后感
已逝,阳光不再耀眼,树叶的郁郁葱葱已成为过去时,一场秋雨在窗玻璃上奏出凄清的音乐。书桌上正摊着一本厚重的书,“文化苦旅”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被题写在封面上,轻轻翻开它,一扇通向诗和远方的大门悄然开启……
跟随作者的脚步,我们看见:牌坊边的封建迂腐的“热冰”已经被解冻;寺庙边的小里,晨钟暮鼓中响起了学生朗朗的读书声;都江堰和青城山相邻而居,为天府之国提供庇护和濡养;夕阳下的绵绵沙山中,深厚沉默的莫高窟里,墙上的壁画和壁画前的雕塑在一片朦胧中仿佛都有了生命;赭红色的黄州赤壁直逼着浩荡大江,苏轼的船正在江中缓缓前行;立在加德满都清澈的雪水河前,抬头就是朝霞下的喜马拉雅山,云雾中,旭日染红了峰顶;西太平洋黑褐色的海水击打着小船,仿佛下一秒就会坠入深渊之中。
不知不觉,书已经被翻到了最末一页,但我的思绪依旧停留在那些遥远的地方,傻傻坐了半天,浮想联翩。
旅行可以说是轻松且愉快的活动,为什么余秋雨进行的却是一场苦旅呢?几十年前他多年前毅然辞去了一切待遇优厚的职务,孤身一人去寻访中华文明的遗址,又冒着生命危险穿越数万公里考察了世界上其他古老文化的重要遗迹,为的不是名利,而是作为一个人文学者的一腔热忱。从西子湖畔到北极寒夜,从宁古塔到鱼尾山屋,他从未停止对保护历史文化的重视,看见那些早已被遗忘的珍惜之物,他的心中怎能不感到苦涩呢。淡淡的哀愁与寂寞是这本书浓重的底色。
“报纸上说我写书写得轻松潇洒,其实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种很给自己过不去的劳累活,一提笔就感到年岁徒增,不管是春温秋肃,还是大喜悦大悲愤,最后总得要闭一闭眼睛,平一平心跳,回归于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透过作者的文字,我总能感受到难以名状的悲凉,但是当他完成了这一趟苦旅,我相信他的内心一定也有喜悦和历尽千帆之后的释然。这跨越大半个世界的旅途让他收获匪浅,也留下了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散文。
曾经,他人的非议和诽谤没有让余秋雨停止前进的脚步,如今,那些充满恶意的评价已随着时间的消磨而不复存在,而真正有价值的文字依旧在熠熠发光。
时间和文字在一个个老庭院里厮磨,这是文化存在的极温暖的方式。千般荒凉,以此为梦;万里蹀躞,以此为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