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把《三国演义》翻出来又看了一遍,想起来小时候接触到三国演义时,看的是简略版,结果还没看完就被人拿走了,从此我对未看完的部分特别挂念,后来买了本典藏版《三国演义》看完后,对最后司马家族夺得天下唏嘘不已,更为里面的英雄人物而感慨造化弄人。
一开始看《三国演义》时,对曹操的阴险狡诈而厌恶,对孙权在刘备不备之时偷袭荆州而忧伤。大了之后再读却读到了和小时候不一样的感觉,我不再觉得刘备是正义的一方了,因为我发现许多和他自诩的仁义道德相违背的行为,其中就是赤壁之战前把自己治下的百姓全部带走,路过荆州时魏延突袭城门他没有趁机攻占荆州,后来夺得荆州后说着要把荆州还给荆州刺史刘表的儿子却没有,反而将其囚禁起来,可谓是假仁假义。但他对臣子和自家兄弟确实是很仁义的,只能说他是一位枭雄。
“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这就是曹操最能突出自己野心的一面,他可以错,但是他的部下不能错,为得天下,挟天子以令诸侯。在北方统一的战争中,曹操发挥了杰出的才干。说曹操是军事家,这点我很同意。有的学者认为曹操是个诗人,我也赞同。因为“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样的诗句不是一般文人所能达到的文学意境。但他也是一个野心勃勃的奸雄和一个残忍的军阀头子,他的手上沾满了百姓的鲜血,我个人觉得他不是盛世之能臣而是盛世之酷吏,不过他作为乱世之奸雄确实是够格的。
孙权继承父兄基业,缺乏沙场磨砺,算得上在斗争中学会斗争的人。他以容纳百川的魅力使大批能臣武将为自己尽忠,让江东真正做到了人才济济。孙权才能雄距江东,争霸天下。 孙权不是军事家,没有统领三军、驰骋疆场的本事,但作为一国之主,他在战前的表现绝对是个最佳君王。赤壁战前,强兵压境,孙权大喊:“孤与老贼,不相为容。”当即挥刀砍去桌案一角,以表决心。于是,江东上下同仇敌忾,取得了这一奠定鼎足之势的经典战役的辉煌胜利。孙权能屈能伸,有大丈夫之气概,他在曹丕称帝后,向魏成臣,虽被一些人说成是厚颜无耻,但确实是高超的政治计谋。几年后,他也登上皇位,正式建立了吴国。孙权晚年性格猜忌,杀戮无度,与早年判若两人,为此后东吴政局混乱埋下了祸根。但总体来说,孙权仍不失为一代英豪,中国古代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谋略家。
可以说再读三国让我感慨颇深,对其中人物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只能说一句他们都是乱世之俊杰,时代造就了他们,他们也成为了时代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