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数理化通俗演义》有感
千年以前的埃及,碧蓝的天空下是一片金黄的沙漠,尼罗河浩浩荡荡地向北流去,两岸留下厚厚的淤泥。几座由大石条垒成金字塔,矗立在沙漠中直接云霄。在这片平坦的大地上,人们的思想也在驰骋翱翔。在金字塔的脚下,有一群人,他们席地而坐,不时用树枝在沙土上划标记。他们就是世界上最早的科学家们,这也是《数理化通俗演义》的开头。栩栩如生的事例、深入浅出的语言、旁征博引的叙述,为枯燥的数理化知识像是包上了“一层薄薄的糖衣”,跟随这本书的脚步,我们走向科学这个神奇的世界。
阿基米德出生于希腊叙拉古附近的一个小村庄,受家庭影响,他从小就对数学、天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他想要做什么事情,必定做成,绝不分心。一天,国王收到金匠做给他的王冠,想让阿基米德确定是否掺了假。一连几天,阿基米德闭门谢客,废寝忘食地琢磨着。在那个时代并没有现在这样方便的纸和笔,他为了画图计算,常常在自己身上画个半天。晚上他准备洗澡,可刚脱下上衣,他就拿起泥皂在肚皮上涂画,直到妻子走进来把他推到水里时,水已经凉了半分,可刚一入水,他就来了灵感,破门而出,不顾妻子与旁人怪异的目光,直冲向王宫。故事到此还没有结束,阿基米德在解决一件事情之后,总能善总结归纳。当他解决了国王的难题,紧缩的眉头终于舒展了一些,可心里又结了一个疙瘩。从那天起,他那眼睛整天盯着海里来往的货船,思考着这一系列现象背后的规律,也从此得出了著名的阿基米德定律。
在阿基米德75岁的那年,熊熊的战火烧到他的。他的家门被古罗马士兵撞开,“秀才见兵,有理说不清”,他的目光扫过一卷卷书稿,上一秒还在研究的沙盘图形,一个科学巨人的心脏就这么停止的跳动。
在这短短75年中,生活在不安定国度的阿基米德凭着对科学的执着与痴狂,直至去世前都不忘科学的研究精神,后人将他与高斯、牛顿并列为世界三大数学家,获得了“力学之父”等美称。
玛丽亚・斯科罗多夫斯卡是书中介绍的唯一一位女性科学家,她便是我们熟悉的居里夫人,与阿基米德相似,她出生在一个文化家庭,良好的家庭教育使她对文学、理学都感兴趣。她有一个、两个,因此她的家中常是十分热闹,可是当她想要读书时,这一切都影24响不了她。有一次她的们看见她又在看书,想捉弄一下她,便在她身旁拖来几个凳子,在凳子上面搭了一块木板,制作成一个小“机关”,当她看完这本书,站起身来,碰掉木板,边上的椅子“哗”一下全部倒了下来,这是哥哥姐姐们正坐在旁边,期待着她有什么反应,可她只是捡起书,头也不回地抛了一句:“真无聊!”
居里夫人在24岁前往巴黎求学时,一开始住在姐姐家里,当时姐姐是一名医生,家里非常吵闹。为了更好的学习,她搬了出去,住进了一个生活条件更差但很安静的阁楼。在寒冷的,因为贫穷,她没有钱生火取暖,每天便早早地跑到当地的图书馆去看书,到了晚上图书馆关门后,她只好回到自己的阁楼里,在寒冷的黑暗中结束自己的一天。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当年11月,她进入索尔本大学(巴黎大学)就读,在第四年终于搬进条件相对好一点的实验室,结束了这清苦的四年生活。
然而,她那专心与顽强的研究精神在生活条件得到改善之后并没有消退,而是更为努力的学习与研究,也因此得到爱因斯坦“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的高度赞赏。她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两获诺贝尔奖的人,她一生中获得了10项奖金,16个奖章,数百个名誉称号,她将付尽一生心血得到的奖金慷慨的捐给了科研事业和处于战乱中的法国。
读完这本书,我们学习着许多知识,收获了不少科学相关的历史,对自己以后的学习很有帮助,但还有一样更重要的,那便是蕴藏在这背后的科学家们的研究精神:他们对科学研究的专注,对真理的追求,对陈旧事物的创新,对贫苦生活的忍耐,对当时世人不理解的宽容,或是对名声的漠视。这些精神像阳光一般撒向世界,鼓舞着现在的我们探索科学未知的领域,呵护着知识的幼苗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