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
今夜细雨滴答,更增我苦念北平――《城南旧事》读后有感
这是一部小说内容大抵是童年回忆中的“城南旧事”,全篇中或深或浅含有自传的痕迹。借小姑娘英子的眼睛,描写了当时北京形形色色的事和许许多多的人。通过看似狭小的描写,却反映了当时北京的整个历史面貌,有极强的社会意义。
通过细细品读这部温暖的著作,伴随着英子时那一阵阵“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抚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的歌声,我仿佛走进了二十世纪的一位小女孩所居住在北京的那条胡同,仿佛又走进了她用心滋润和孕育着的那段“城南旧事”。
这部书透过英子童稚的双眼,观看大人世界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淡淡的哀愁与沉沉的想念,感染了一代又一代读者,而最令我记忆深刻的是其中的一篇文章《的花儿落了》。
文章开篇用衣襟上的粉红色夹竹桃,引出前一天要去医院探望爸爸时的情景。通过忆述探病时爸爸说的一番话,特别是嘱咐她不要迟到,想起了六年前因赖床不起受爸爸惩罚以及自己以后上学从不迟到的往事。礼堂的钟声响了,想到爸爸不会来了,思潮起伏,想到爸爸的病和因病而不能料理花儿,忆起了往昔爸爸爱花呵护花儿的情形。
正在这时,韩主任已经讲话了,我们也唱起了那首长亭外,古道边的骊歌,这首曲调悠扬的歌曲在此时是意味着那么多的含义。她想起了爸爸一直要她闯练,让她到东郊民巷正金银行汇款给在日本的陈叔叔的那次历练。从毕业典礼回来,看着那满院零落的花儿,明白了让我一直以来去历练的用意。英子,闯练,闯练!当时爸爸告诉我,不要怕,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这些话,这些历练都是我一生的财富。这时听到老高的话:“大小姐,到了医院,好好劝劝你妈,这里就数你大了!就数你大了!” 当时林海音就只有十二岁。这里就数你大了!就数你大了!回响在我耳边,大了,就意味着告别幼稚了,意味着就要学会勇于担当,就要懂得肩上的责任意味着什么了。“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那年不过初二,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年纪,读到书里这句话,一种落寞苍凉突然占据了我,从此再散不去。
林海音十二岁,已经成为了一个顶梁柱。她必须要宽慰,帮助,照顾四个妹妹两个了。她清醒地意识到爸爸的花真的落了,自己已经长大了。再也回不到过去,只能迈开步子,不断前行。
“一个好的作者是可以让读者调动起自己的经验,参与到他的作品中去的。”这么说来,林海音真的是一位很好的作者了。因为《爸爸的花儿落了》让我想起了我的往日,我经历孩子走向一个肩挑着希望与责任的青年的日子。我从未害怕过离别,但是当离别被意识到以后,我还是不禁感到伤感,它让我突然害怕起长大了,因为长大必须要经历一次次的离别。正如文中的一句话:“我们是多么喜欢长高了变成大人,我们又是多么怕呀!”
过去,过去,又来了,但是童年却一去不还,林海音再也不会唱骊歌时思绪万千,再也不会看见满眼的夹竹桃潸然泪下了,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大抵也再找不回来了。她便把这些都见于笔端,让实际的童年过去让心灵的童年永存。花开花落几时,花菲花谢几重,都不敌,燕子几番,春江几许。可你走了,我的花儿都谢了。只能默默地想,慢慢地写,这时台北的夜雨淅淅沥沥的落下,打断了她的思绪,童年重临心头,她的心颤抖着,是一种离开多年抚育的乳娘的滋味。今年花开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父亲离世后,爸爸的花儿落了,离开北平的那年,飞机到了上空,曾在方方的古城绕个圈,协和医院的绿琉璃瓦给了她难忘的最后一瞥,这一切,如今在台北的寒夜里何处去寻呢?今夜细雨滴答,更增我苦念北平。
她一生八十高龄中只在北平留了二十年。却用余生去怀缅那二十年,只因为,每个人的童年都是那么余霭而神圣。
【第2篇】
童心不泯――读《城南旧事》有感
人生如梦,大梦初醒,我们也长大了。
――题记
“我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听见缓慢悦耳的铃声,童年重临我的心头……”,这个,我读了《城南旧事》,它是林海音的一部自传体小说。它讲述的是20世纪20年代北平女孩英子的童年故事,书中刻画的惠安馆的疯女人,草丛中的小偷,镶着金牙的兰姨娘,大长脸的德先叔,骑着驴回老家的宋妈等形象令我印象深刻。就是这些人,使英子在北平城南的童年多彩缤纷,也伴着丝丝悲离的伤感。作者用真挚无瑕的文字,将童年之快乐,成人之好奇,离别之感伤描写得淋漓尽致,触动了一代又一代读者。
如果单看小说内容,多数人应该都会觉得《城南旧事》与萧红的《呼兰河传》差不多,都是写那个年代的童年故事的。读完之后我才明白为什么以前总是觉得《呼兰河传》缺点什么,现在才懂得,缺的就是那一丝恰到好处的伤感。毕竟在那种时代大背景下,生活在一个如世外桃源的地方是让人难以置信的。不过,两本书都让我心里浮现四个字――童心不泯!
有位学者曾这样评价《城南旧事》:“满是人间烟火味,却无半点名利心。”的确是这样,书中的英子从不在意那些被成人世界贴上的诸如“女疯子”“卖唱女”“小偷”“烟花女”这样的标签,孩子总是喜欢他们所喜欢的,爱他们所爱的,同情他们所同情的,没有半丝伪饰。我们的小时候不也如此吗?长大了,却学着大人将人分成三六九等,一切都变得世故,物化,曾经如白雪一样的心很可能渐渐蒙上了一层灰尘,然而只有那些童心不泯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到生活的滋味。
我的一位曾写下这样一句话:“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深深地触动了我。很多人认为成熟就是年纪大了,我不敢苟同。我觉得,成熟应该是明白自己想要什么。很多人穷尽一生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反而是那些富有童心的人能更快找到成熟的途径。在柯南・道尔笔下的那位福尔摩斯先生,他总能与孩子们打成一片,且明白自己想要什么,他将毕生的精力都用在侦探推理与化学研究上。在杨红樱写的小说中,有一个叫丁文涛的孩子,他从出生开始,他的父亲就为他规划好了一切,他从小就没有童年,没有童心,长大后却一事无成。
是啊!小时候的童年是多么无忧无虑啊。小学时,每到暑假,回到外婆家,与小们的嬉笑声响彻村头村尾;曾经因为偷偷爬上小河边的大上对们耀武扬威,回家后免不了一顿责罚;曾经因为合资买了零食后躲在树荫里,你分一点,他分一点,生怕自己分得比伙伴们少……随着我们越来越高,越来越成熟,每天都深陷各种麻烦之中。暑假不再是解脱一学期疲惫的良药,充塞其中的是一个个补习班,一本本习题册……童年的快乐早已淡忘到记忆最深处。偶尔想起,却总有些难为情,认为曾经的自己那么幼稚,甚至不经意间说过一句“往事不堪回首”。而记忆中曾经以知音相称的,,一个个如浮光掠影般在我的人生中消失了。那些我们认为在生命中极其重要的人却在心田上没了影子,我们失去了他们,失去了童年。
还有几个月就要迎来人生中大考的我们,对童年已是可遇而不可求,我们不能再像小学生那样,与朋友们放肆地嬉戏,尽情地挥霍时光。但我想,只要我们心中常怀一颗童心,童年便永在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