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这本书,让我敬佩和感动的不仅是作者那温暖,令人欣羡的亲密笔触,更是那感人至深的一句话:“为你,千千万万遍。”
正如《华盛顿邮报》所说的:“极为动人的作品。没有虚骄赘文,没有无病呻吟,只有精炼的篇章。”是啊,这本书把家庭和,背叛与救赎勾勒得细腻深刻;轻描淡写,却让我深深的感受到了作者对祖国的爱与对战争的痛恨。
书中的阿米尔和哈桑从小一起长大,一起玩耍。哈桑把阿米尔视为自己最好的,并对他忠心耿耿。在一次追风筝比赛中,哈桑为了阿米尔,与阿塞夫打架,最终为阿米尔拿回了风筝。他知道阿米尔清清楚楚的目睹了这一切,但阿米尔因为自己的懦弱而背叛了哈桑。我认为这是整个故事的第一个转折点,阿米尔的懦弱改变了他和哈桑的将来的命运。他本可以挽回友谊,但是阿米尔心中的懦弱似乎吞噬了他的整个心灵,他为了得到的关心和爱护,为了得到那可笑的虚荣,他千方百计地赶走哈桑,也让自己的心灵得到一点慰藉,可笑
的慰藉。开始犯错,便一错再错,最后能做到的也只有逃避,让自己活在自责和愧疚之中。
之后因为战争阿米尔同父亲迁往美国。阿米尔在美国上了大学,后成为作家。之后认识了索拉亚并与她结婚,而父亲在此期间患肺癌去世,似 乎一切都是那么的普通而平静。
直到2001年,这平静的生活被一个电话打破――罹患绝症的拉辛汗让阿米尔去探望他:“这儿有再次成为好人的路。”这让阿米尔又想起了一切:哈桑,那个兔唇的哈桑,那个追风筝的人。这一切似乎是偶然,也似乎是必然。
在与拉辛汗的谈话中,他才得知已逝去的哈桑是他同父异母的。他在那一刻惊讶了,愤怒了。我相信每一个读到这儿的读者都会大吃一惊的。其实在前面也有多处暗示:父亲买东西时总想着哈桑,在阿米尔说哈桑生病时父亲紧皱眉头……本来阿米尔已下定决心来赎罪,可是命运总是这样的捉弄人。他还是来晚了,错过了哈桑,错过了那个兔唇的哈桑,也仿佛错过了整个世界。而所幸他又准备收养哈桑的儿子索拉博回到美国。在历经一番困难回到美国之后,阿米尔心中的阴影终于被照亮,在一次追风筝比赛中,阿米尔对索拉博说:“为你,千千万万遍。”沉甸甸的话语,仿佛使阿米尔回到了童年。
两次放风筝,一次是两个天真浪漫的少年,一次是一个大人和一个小孩在追逐风筝,还有人生目标与方向。
在这本书的影响下,我也回想起了童年时在体育场放风筝的时光;现在虽然没有时间放风筝了,但我相信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个风筝,属于自己的风筝。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不断探索、追逐、进步……追着追着,耳畔仿佛又听到了那句承诺:为你,千千万万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