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巴金的《家》《春》《秋》,我在漫天飞雪中,两位青年的带领下,走进了挂着“国恩家庆,人寿年丰”的高家大门,又在西风落叶下,与不复存在的高公馆挥手道别。
高高的院墙,考究的家具,开满鲜花的庭院,灯红酒绿的生活……这就是明国时期大公馆的模样。我们在巴金的文字中看到了那时高公馆兴衰的一生,跌入了高公馆这个悲剧的旋涡,感受到了一个多世纪以前的青年的生活。
大哥觉新,他样貌端正,品学兼优,曾经是个胸怀大志,积极进取的青年,可他却在“吃人的礼教”面前选择了屈服,成为了两位口中的“作揖主义”“息事宁人主义”,他似乎就是那个时代的许多人的缩影。他的这些主义却仅仅使他获得暂时的平定,一个个他所爱的事物所爱的人都在这些主义中葬送。但他最后也像他说的:“我的上进之心并未死去。”,帮助了几个人脱离苦海,逐渐觉悟。
二哥觉民,是个新时代的人物,反对旧礼教,不为旧势力屈服。他反对安排的婚礼到结束时痛骂克定、克安,正是这样他才与琴有情人终成眷属。
巴金在序中所讲,“这个家需要一个叛徒,封建礼教需要一个叛徒。”而觉慧正是高公馆中的“叛徒”,他是典型的“激进派”人物, 他与他的两个都不同,他不仅有进不的思想,也有坚定的意志,不被世俗所牵绊,对未来的人生道路充满了希望。进学堂、办报纸、参加游行……他的生活是那么的丰富多彩。我觉得鸣凤的死是个转折,让他彻底对这个家失去了信心,去了他真正追逐的地方。
走出高家的世界,感到那个时代的青年的悲哀。旧礼教的枷锁紧紧地缠着青年们,让他们透不过气,多少青年都因此走向窒息,那条道路上不知埋葬了多少、多少令人悲哀断肠的痛史!但,世界是在进步的,总有那么一群年轻人,他们不为别人活,只为心中的梦想奋斗,,他们努力着,奋斗着,不论遇到怎样的困境,经受怎样的挫折,他们想到的是抗争,是反击,是打败它们,是战胜它们!正是这一群人才给那个社会添了少许的光彩。
作为一位新时代的青年,我感到庆幸,我能够自由的感受阳光的温暖,能够自由的呼吸清新的空气,能够自由的抒发内心的情感,能够自由的做自我想做的事。但同样又有了一份使命,我不能像觉新那样对挫折屈服,而因像觉民觉慧一样有梦想,有期望,坚信幸福的道路,我会自己走,命运永远掌握在自己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