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国读后感1000字

读《雪国》有感

小说开篇以主人公来到一个白雪飘飘、四野茫茫的静谧雪国为开头,这一点与作者的唯美观是分不开的,川端的作品总是以他独有的那种清清淡淡,含含蓄蓄的情感或是暗暗的哀伤,或是羞羞涩涩的爱慕,或是淡淡的凄凉,深深地打动着我们,而且这种打动是一点点,一丝丝,静静的,轻轻的,流入我们的心田。看完《雪国》掩卷沉思,慨叹驹子和叶子命运。

他们是雪国里悠悠飘零的,在半空,这般冰艳动人,带着寂寥的哀伤让人怜爱不已。可是永远只能是雪花,他们的身份是艺妓,他们的命运已经定格,纵然努力去摆脱,却也只是徒劳,正如小说里写的:驹子的生命是徒劳的,你只能看着这哀艳美丽的雪花悠悠地飘到你的眼前,于是你忍不住心动,用手去接,然后只能静静地看着她在你手中慢慢地消融,而你却什么也做不了。

《雪国》的名字预示了故事主人公凄冷的宿命。纵然故事跌宕起伏,世事变迁,但结局还是最初的那片凄冷的景象。熊熊烈火之中,叶子犹如天际的般陨落。故事结束,银河倾泻而下,黑暗毁灭了一切虚无的暖色与希望,霎那间温存与美好沉落在雪国。雪国的冰冷依旧寒彻心底,只是变得像废墟一样,了无生机,凄凄惨惨。

这是一个犹如梦境的故事。岛村在火车上映过玻璃观察叶子,余晖中的叶子让岛村着迷,叶子的出场注定了她人生的悲剧。黄昏之中,本应充满希望的妙龄女子却与暮景- -起流逝,她的人生亦是如此。活着的时候让人心存怜惜,死亡的意外又带给了人们无法承受的疼痛,小腿在抽搐,苍白的脸在燃烧…. .这是残忍的结局,它让时间骤然停止,雪国也封存在人们心底。

驹子是故事中唯一的暖色调。嫩绿的群山中,驹子的脖颈淡淡映上一抹衫林的暗绿;白雪皑皑的清晨,镜中的白雪衬托出她红红的脸。还有与岛村相视后羞涩低头时绯红的双颊。这都是让人温暖欣然的。她的出现,调整了故事的节奏。急促的谈话,忙碌的生活,安静的等待,让驹子的形象变得鲜活可爱起来。但她终究与“徒劳”无法分离。岛村的态度决定了喜悦希望都只是驹子幻想中的假象。她爱他,但是他却没有。驹子,这样一个执着且坚强的女孩。她性格的活泼和快乐只是雪国上空飘过的一阵风,注定不能久留。她不属于这里,就连她的出现都是“徒劳”。飘渺的不是叶子而是她。她仅仅是个配角。如果说叶子的死去毁灭了岛村心中的幻想,那么驹子的虚无则更让人觉得疼痛。她注定不属于这样悲凉的世界,她脸上的绯红会褪去,灵魂也会在冰冷中被吞噬。

驹子的无力,让我觉得伤感无奈。冰冻大地之上,即使有千万的火种也不能燃烧。驹子的存在就是这样微不足道,在岛村的心里是,在雪国也是。其实,驹子的形象随着叶子的死去而幻灭,她悲恸的喊叫声意味着最后的挣扎,但却依旧无力。她–注定不能把那抹绯红留下,雪国的凄冷已成宿命。

当凄冷已成宿命,那团火焰的熄灭或许比死寂更让人疼痛吧。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39655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4年7月26日 14:28
下一篇 2024年7月26日 14:28

相关推荐

  • 《小老虎历险记》读后感400字

    【第1篇】 最近,我读了一本有关历险童话,又有美好结局的书,你们猜猜是什么书?告诉你吧,这本书是《小历险记》。是我国一级作家汤素兰的代表作之一。 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小老虎的坚强勇敢…

    2024年4月6日
    204
  • 西游记读后感作文600字

    西游记读后感作文600字: “一只猴子一根棒,威风凛凛有担当,妖魔鬼怪谁都怕,齐天大圣孙悟空。”这是我为自己最喜爱的《西游记》编的打油诗。 孙悟空已经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人物,它出自中…

    2023年4月15日
    224
  • 母爱与教育——狼王梦读后感500字

    伟大的母爱——读狼王梦有感500字: 狼在人们心中微不足道,甚至让人反感。“狠”和“狼”只差一点,说明再狠一点便是狼,这说明狼是多么凶残,狠毒。不过,这只是我以前对狼的看法,自从看…

    2023年4月14日
    241
  • 读《艾滋病小斗士》有感400字

    【第1篇】 这是一篇多么使人感动的课文呀!光光这一题目,就深深地吸引了我,而文中的主人公恩科西,更是让我的眼圈也红了…… 南非的儿童恩科西一出生就携带艾…

    2024年4月5日
    191
  • 《北京城与年》读后感600字

    今天我亲手放下一本书,书名叫《北京城与年》,可能大家对这本书很陌生吧,觉得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我觉得里面的每一个词,每一个词都有它自己独特的意思。 这书是一本散文作,也有摄影的内容…

    2024年4月24日
    173
  • 迷人桂花香作文600字

    一阵,吹落了多少鲜花,而里的却在这阵阵中再次绽放了,于是,里再次弥漫起了香味。让我不由得想起了宋代著名诗人杨万里的《岩桂》。 不是人间种,移从月里来。   广寒香一点,吹…

    2024年5月7日
    16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