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有常态,人少同心

同样是水,李白写出了“君不见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豪迈诗句,而李煜则抒发了“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的感伤之情;同样是梅,陆游赞叹其“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高洁情怀,而毛泽东则欣赏的是“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的高尚品质;同样是月,张九龄发出了“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吟唱,来安慰异地而同心的亲人,而苏轼则写下了“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的诗句,抒发对漂泊无依的命运的哀叹。

其实,水无言,梅无意,月无情……只是人将自己的主观感情强加给客观事物,赋予其如此浓厚的感情色彩,所谓“托物言志” “借景抒情” “以物喻人”均如此。由于人充分发挥想象力,原本单调的事物便获得缤纷的色彩。

与之相反的是,如果硬要从某物或某事中得到一定启示,人的思维就会变得呆板,比如看到红烛燃烧,定会联想到的奉献精神;看到大雁列队,定会联想到团体的协作精神……这样的定势思维虽然没错,但却在无形之中束缚了人的思想,让人失去个性。

有这样一个故事:实验人员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后,问大学生:“这是什么?”大学生面面相觑。而相同的题目在幼儿园里却得到丰富的答案“是的眼镜”“是棒棒糖”“是张开的嘴”……面对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谜题,连幼儿园的孩子们都能不假思索地说出心中的答案,而成人又何必过于谨慎地去揣摩出题人的意图而迟迟不开口呢?

人,不是圆规上的笔头,只会绕着圆心旋转;不是线上的风筝,只能顺着风向飞翔。人应该大声喊出自己的见解,不管这见解是正确还是错误、是深刻还是浅薄,因为它是人在深有感触时产生的思想火花,是人结合自己的生活轨迹所得到的珍贵感悟。

自然界本不是为了给人启示而存在的:水始终不停地流淌,梅依旧选择在寒冬绽放,月仍有阴晴圆缺,而人也一样,只要得到对自己有利的激发与开导,就应珍惜这笔宝贵的人生财富。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40509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4年8月3日 12:11
下一篇 2024年8月3日 12:11

相关推荐

  • 听听那冷雨

    听听那冷雨 “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多美的语句,诗歌般的语句,将文字的美感价值达到了极致。书中的那些精美篇章里,我最欣赏的便是这篇―听听那…

    2024年6月9日
    97
  • 《开满蒲公英的地方》读后感300字

    【第1篇】 读《开满蒲公英的地方》有感 的时候,我看到一本书――《开满蒲公英的地方》,当时我心里就在想,开满蒲公英的地方,这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一定美丽极了。于是,我带着好奇买了…

    2024年6月30日
    105
  • 读《一朵小花》有感800字

    一日,无意中发现了一首普希金写的《一朵小花》甚是喜欢,我曾经被喻为“一朵无名小花”,多了个“无名”,就更切合我的心意了,说我是“蓝天里的小花”、“最素净的小花”,我知道“无名小花”…

    2024年4月5日
    103
  • 丝丝春雨

    这是一篇初中初一800字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丝丝春雨,哺育着刚刚苏醒的大地……”春雨跟着春姑娘,悄无声…

    2023年2月6日
    225
  • 读《爱德华的奇妙之旅》有感400字――爱的旅行

    爱的旅行――读《爱德华的奇妙之旅》有感 入选国际大奖的小说,是为了打造完美心灵,培养高尚情操,体味不同人生。《爱德华的奇妙之旅》写了一只叫爱德华・图雷恩的瓷,它经历了多次游荡,知道…

    2024年4月5日
    122
  • 地球的呼唤作文600字

    听见了吗?地球在呼唤! 她正用嘶哑的声音在叫唤着,可是,糊涂的人类仍若无其事地伤害着她,认为那种叫声是不必在意的,认为地球是“百毒不侵”的,但人类并不了解,现在的地球早已“千疮百孔…

    2024年8月9日
    11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