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听过一个名词,叫同性恋?
没错,今天的主题。
柴静曾经说过:“我们社会为什么不接受同性恋者?因为在我们的文化里,把生育当作目的,把无知当作纯洁,把愚昧当作德行,把偏见当作原则。爱情,应该是一个灵魂看见另一个灵魂的态度,而不是一个器官对另一个器官的反应。”
多么精辟,多么有力!对同性恋者的谩骂、质疑声,无非就来自于那几个角度。如果传宗接代才是人类存在的意义,那我们和禽兽有何区别?
恋爱像一个磁铁,异性恋好比南极北极,互相吸引,很容易就可以拥抱;而同性恋则像同级,他们要克服更大的阻力才能相拥。
沈从文《喽咯》中傩四对那位被绑来的少爷的关注和他们两个最后的命运走向令人神往,同时也令人扼腕叹息,他们的爱情不比儿女之间的情谊逊色,那是战火纷飞的年代中一抹亮色。《追风筝的人》描写了同性恋者不为人知的辛酸与黑暗,那是在种族歧视非常时期的美国两位不顾世俗靠拢的心,那是经年不衰的感情,那是被人性中难以启齿的软弱与来自这个世界最大的恶意分隔的两颗本该在一起的心。南康白起与其恋人从《浮生六记》到《我等你到三十五岁》悲剧而唯美的恋情,那是被最亲近的人生生分开的却又至死不渝的感情。
他们哪一对的感情,会比儿女之情逊色?
对于同性恋的辱骂、诋毁所来自的角度,无非是艾滋病、滥交或是不检点。
但是这些问题在异性恋之间就不存在吗?
更有甚者,认为关于同性恋的文学作品是没有知识产权的。
“同性恋作品就应该被抄,谁让那是同性恋呢?”“这本书里有同性恋诶,我抄它他也没有地方维权,不抄白不抄。”“这张画里有同性恋元素诶,我盗用也没关系的吧,反正大家都这样做,没见哪个作者成功维权了啊。”
就这样,在从众心理的引导下发生了大规模的群体无意识行为,导致了同性恋作品被大规模地抄袭和盗用。
这是一种可悲的现象,不仅是同性恋这个小众群体的可悲,更是异性恋的可叹。
今天我在这里发声,并不意味着我就是个同性恋什么的,我只是希望所有人的权利都是平等的,不会因为追求爱情的自由便要承担他(她)本不该承受的一切。
我只是希望世上所有有情人都可以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而不是霜雪空白头。
如果你不喜欢,请不要诋毁。若真的无法接受,请为他们的与众不同移开视线。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