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被西洋文化日益感染的中国人要寻根,我想那便要从汉字开始寻。而所有我所熟知的汉字中,我偏钟爱“艾”一字。
汉字从甲骨文到金文、隶书再到如今的简体字,这样的演变象征着中华文化的成长与壮大。而每一个汉字所蕴含的历史都值得中华人去寻,寻找初心。我翻开古书“户服艾以盈要兮”,“艾”字瞬时入目,这个字上下结构,简单易写,而最初的“艾”字却并不是这样写的,最初的“艾”由三个部分组成,虽也是上下结构,现在的草字头是原来的两个小山演变而来的,像是两个堆,草堆下面的撇捺交叉如镰刀,似是在等在医者的采摘。因此“艾”是一种多年生的草本,多年的生长经过了无数的雨水洗礼,营养的争夺,历尽艰辛长成珍贵的草药,使得自身从无闻的种子到成为用于灸疗的药物,有了无尽的价值,如此坚韧不挠,如何让我不钟爱?
“夜如何其?夜未艾。”中华文化如此渊深,一个“艾”字又怎会就此短浅的结束了它所代表的独特文化底蕴。从小家“乐只君子,保艾尔后。”《诗经》中艾为养育,父母授之生命,养育我们;岁月流转,“树欲有礼,必有艾。”《国语》中艾为报答,父母养育之恩,儿孙报答,感恩之心,千古传授,中华人最为看重的亲情,它该有的样子都在这个简单的汉字上诠释,此时的“艾”不在浅薄,而是庄重且温暖;我钟爱这个有温度的汉字,它总是让我的内心激起涟漪,让我回想起我与父母相处的种种,反省自己,懂得了“艾”的含义的我暗下决心,将来定要报答父母养育之恩。
从大家“渐九州定九州,至于今诸夏艾安”“天下艾安,缙绅之属”在《史记》与《汉书》中,艾为治国安定,司马迁在《史记》中称赞夏禹治水,划定九州的功劳,才能诸夏艾安;小家和谐,大家安定,天下太平,“艾”承载着古人,今人的期盼,流传过历史的长河,记载沧桑与感慨,成为中华人唯有的文化;简单的汉字带着人们的向往,带着治国之理,带着文化的庄严;它不仅是中华民族语言的符号,它还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载体。我为我能够与它相识而庆幸,我为我作为一个中华人而钟爱它。
汉字赋予中华人语言的灵魂,汉字诠释中华人历史的深度;汉字教会我不忘初心,汉字带我领略国家的宏伟。中华人的寻根之旅从汉字开始,而我,从“艾”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