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经典文言文考点梳理

初中经典文言文考点梳理

  文言文是我国文学艺术中的一块奇葩。那里有岳阳楼的壮美,有小石潭的幽静,有桃花源的迷人……提到文言文,我们就要着眼于中考。中考文言文试题,一般取材于课内,尤其是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基本篇目。考查内容主要包括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语句理解与翻译、文言文内容分析与名句默写等。考查的形式一般分为单项考查和综合考查两种。本节以《桃花源记》为例对初中文言文考点进行专项梳理,为大家学好文言文、备战中考提供一些方便。

  一、文言实词的考查

  文言实词的考查,主要是对常见的实词在文中含义的理解,理解时必须结合具体语境。平时应该注意以下五种文言实词现象:一是古字通假现象。如“便要(yáo)还家”,“要”通“邀”,“邀请”的意思。文中类似的古字通假词还有“具”、“志”等。二是古今异义现象。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古义指妻子和儿女,今义专指男方的配偶,即老婆。文中类似的古今异义词还有“鲜美”、“交通”、“绝境”、“无论”、“缘”、“延”、“津”“乃”等。三是一词多义现象。如“舍”字,在“便舍船”句中作“舍弃”讲,在“屋舍俨然”句中作“房子”讲。文中类似的一词多义词还有“寻”、“志”等。四是词类活用现象。如“处处志之”,句中“志”属于名词活用为动词,作“做标记”讲;“渔人甚异之”,句中的“异”属于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作“认为异”讲。五是辨析同义词。如文中“悉”、“并”、“具”、“咸”、“皆”都有“都”的意思,但也有细微差别:,“具”、“咸”、“皆”可作“都”解,但“具”作“详细”讲,表示无所遗漏;“咸”作“全”、“都”讲,指人的全体,“皆”为“都”之意,指人、物、事的全数。

  二、文言虚词的考查

  初中阶段常用的文言虚词,大致有四类:一类起指代作用的,如“之”、“其”、“何”;一类起组合作用的,如“以”、“于”、“为”;一类起连接作用的,如“而”、“则”、“乃”;起语气助词作用的,如“也”、“乎”、“哉”、“焉”等。平时要注意熟练掌握常用文言文虚词的.意思和用法,特别是“之”、“其”、“则”、“乃”、“且”、“然”“以”、“于”、“为”、“也”、“乎”、“而”、“夫”、“焉”这15个文言虚词。如“然”,在古汉语中,附在描写声容情态的词语之后,作为构词的辅助成分,与现代汉语的“地”相当,作“……的样子”讲(有时可不翻译),文章中有“豁然(开阔、敞亮的样子)”、“俨然(整齐的样子)”、“怡然(悠闲、安详的样子)”、“欣然(高兴地、愉快地)”几个词可注意区分差异。

  三、文言句式的把握与翻译

  文言文中有些与现代汉语表达方式不同的句式,掌握这些特殊的句式,有助于对文言语句的理解。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主要有:一是判断句,文言中多用“者”“也”表示判断句的标志,也有用“乃”和“是”的,如“见渔人,乃大惊”,可可译为“看见渔人,他们是非常吃惊的”;“问今是何世”,可译为“问现在是什么朝代”。二是省略句,在本文中,主要表现为主语、宾语的省略,如“(村中人)见渔人,乃大惊,问(渔人)所从来,(渔人)具答之。(村中人)便要还家……”其外还有省略宾语的、省略介词的、省略谓语的。在译成现代汉语时,我们常常需把省略掉的成分补出来。三是倒装句,常见的有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宾后置等等。如“忘路之远近”,定语后置句,“远近”为偏义复词,“近”无意义,可译为“不知不觉中,渔人几不得他已经走了多远的路。”又如,“问所从来”,介词结构后置句,“所”作介词“从”的宾语,可译为“问渔人是从哪里来的。”

  四、文意的分析与评价

  文言文进行文意分析或评价,主要通过对作品层次结构的分析,把握作者的行文思路、中心思想、表达意图等。有时也通过分析作品语言运用和表现手法,来了解文意写作特点、修辞手段和表达方式等。如:文章结尾写道“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这一句在情节发展上起什么作用?此语符合村中人的心理,因为他们不愿外面的人来干扰他们宁静、和平、幸福的生活;在情节发展上,则为下文无法找到桃花源理下了伏笔。还需注意的是,从近几年的中考情形看,对文意的分析与评价并不局限于我们课内学过的文言文阅读,有时也会涉及课外文言文阅读和比较阅读。这就需要我们扎扎实实地学好课内知识,灵活地将课内知识迁移到课外。如:请你联系五柳先生的《桃花源记》、《归园田居》(其三)和《饮酒》,说说“常著文章以自娱,颇示自志”中的“志”是什么?比较中,你会发现:“志”是洁身自好、淡泊名利,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4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0)
上一篇 2022年11月19日 01:27
下一篇 2022年11月19日 01:27

相关推荐

  • “白首相逢征战后,青春已过乱离中”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白首相逢征战后,青春已过乱离中。”这两句写诗人与友人战乱之后相逢的情景——战乱之后相逢,青春少年已变成白发老翁,我们的青春竟然在战…

    2023年3月23日
    57
  • “王绂,字孟端,无锡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王绂,字孟端,无锡人。博学,工歌诗,能书,写山木竹石,妙绝一时。洪武中,坐累戍朔州。永乐初,用荐,以善书供事文渊阁。久之,除中书舍人。 绂未仕时,与吴人韩奕为友,隐居九龙山,遂自号…

    2022年12月31日
    28
  • 古诗词鉴赏试题10种题型简要答题模式分析介绍

    1.意境类:描绘画面(忠于原诗,语言优美)+概括氛围+分析思想感情 2.手法类:揭示手法+结合诗句分析(怎样用)+思想感情+作用效果 3.语言特色类:揭示语言特色+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2023年4月9日
    13
  • 《郑人逃暑》文言文赏析

    《郑人逃暑》文言文赏析   郑人有逃暑[1]于孤林[2]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3]衽[4]以[5]从阴。及[6]至[7]暮[8],反[9]席[10]于树下。及月流影移,复徙衽以从…

    2023年1月11日
    35
  • 《潮州韩文公庙碑》翻译及赏析

    《潮州韩文公庙碑》翻译及赏析   潮州韩文公庙碑碑文高度颂扬了韩愈的道德、文章和政绩,并具体描述了潮州人民对韩愈的崇敬怀念之情。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潮州韩文公庙碑》翻译及赏析,…

    2023年1月5日
    31
  • 《过故人庄》文言文翻译

    《过故人庄》文言文翻译   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   作者: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老朋友准备了饭菜,邀请我到他的乡村家里。村外绿树环绕…

    2022年11月22日
    3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