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代发展,人工智能愈加“人性化”,各类人机大战也层出不穷。而人机互博后谁将取胜,实为无聊之话。我们要做的就是在这场“战役”中取得双赢。
有的学者认为人工智能最终能超越人类智商,另外一些人认为,人类智商或人类大脑是如此复杂,机器根本无法与之相比。现在看来,两种观点都有依据。
人工智能实在是把双刃剑,剑的一刃是不会伤人的刃。
人工智能的出现无疑给人们带来便利,提供了生活和安全的保障。智能扫地机器人为人为生活提供了便利;抢险救灾的现场,蛇形机器人为搜索伤员提供了条件;高污染车间中,机械手的存在也保障了工人们不受污染与毒害。
人类用其智慧创造了人工智能来为自身服务,我们更须将这一刃擦亮,服务于日常生活。
而剑的另一刃,则是有可能会伤人的一刃,对于这一刃,人们有许多惧怕它的理由,而这些所谓的理由,却可以被加以改造成为我们它的条件。
理由之一便是伦理,就如同早些年被热烈讨论的克隆问题,人们担心人工智能这种“新型人类”的出现会破坏传统的纲常伦理的观念,并且这种“人类”可能对人身造成伤害。对此,只有竭尽所能,合理利用,确保它能永远在我们的掌握之下,提高人类自身的技术水平,确保它对人类与环境有利,才是良方。
理由之二便是担心由于人工智能存在,人类将失去工作岗位,失去了生存空间。无人驾驶、智能医疗、聊天机器人、工业机器人、阿尔法狗等人工智能技术和产品不断推陈出新,代表了人工智能应用研究长足的进步。但这是否也意味着,越来越多原本需要人类完成的工作,将被人工智能取代呢?
确实,据专家预测,未来将有60%的岗位可能被人工智能所取代。马云新开的大型无人售货超市若兴盛,若干超市员工将失业;工厂中的机械手也会让成千上万的工人失业;二就连诗人这种代表人类思维想象的存在也将被取代。
而我们除了让自己变强外毫无他法,让自己变强,强大到不可取代。工作中的不可取代性就是自己人生的价值。
狄更斯说过:“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科技发展的今天,除了给我们带来便利也确实伴随着伤害。
李世石,柯洁大战阿尔法狗却惨败;机器人小冰出版诗集被质疑。这都是人机互博的结果,但这并不是人类的失败。阿尔法狗可以下上亿盘棋,小冰可以录入上万本诗集后消化吸收,而人类远远达不到这一点。因此失败是必然的,但也代表着人类的胜利,可以创造出如此强大的东西。
人类具有原创性、建设性思维的能力;人工智能无法辨认所见物体的材料属性,不能识别心情、情绪和姿势。
将人工智能加以利用以达到双赢才是这场“战役”最好的结果。
人机器互博,孰胜?我的答案也是时代的答案是,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