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残损的手掌阅读理解答案(我用残损的手掌赏析)

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

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

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

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

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节选自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

1942年春,戴望舒被日本宪兵逮捕入狱。在狱中,他受尽酷刑的折磨,但他并没有屈服。在牢狱里他写了几首诗,《我用残损的手掌》就是其中的一首。

诗人把自己对祖国的爱,化为抚摸祖国版图的动作,想象祖国广阔土地好像就在眼前,这种虚拟,强烈地表现了诗人对祖国的深挚的情感。既是诗人长期孕育的情感的结晶,也是他在困苦抑郁中依旧保持着的爱国精神的升华。

散文

丰子恺《辞缘缘堂》

我们向各书架检书,把心爱的、版本较佳的、新买而尚未读过的书,收拾了两网篮……别的东西我都不拿。一则拿不胜拿;二则我心中,不知根据甚么理由,始终确信缘缘堂不致被毁,我们总有一天回来的

——节选自丰子恺《辞缘缘堂》

熟悉丰子恺的读者,一定知道缘缘堂在他心中的地位。1938年,丰子恺在逃避战乱的路途中,得知缘缘堂被焚毁,一时悲从中来,并于次年写下了《辞缘缘堂》,“现在漂泊四方,已经两年。有时住旅馆,有时住船,有时住村舍、茅屋、祠堂、牛棚,但凡我身所在的地方,只要一闭眼睛,就看见无处不是缘缘堂。”

丰子恺通过深情的叙述、细腻的文字,不仅展现出坚强的民族气节,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悲壮。史书般的浓重笔墨,“民国二十六年十一月六日,即旧历十月初四日,是无辜的石门湾被宣告死刑的日子。”将侵略者的暴行铭刻在文字里。

巴金《废园外》

连这个安静的地方,连这个渺小的生命,也不为那些太阳旗的空中武士所容,两三颗炸弹带走了年轻人的渴望。

——节选自巴金《废园外》

《废园外》记述的是抗战时期昆明的百姓生活。1941年,作者散步来到废园,从墙的缺口望见园中欣欣向荣的花木和四周的残破景象,两相对比,表达出人在战争中的渺小和脆弱,凸显生命被践踏、被毁灭的悲剧。

文章的结尾,巴金写道:“我应该回家了。那是刚刚被震坏的家,屋里到处都漏雨。”把眼前所见与自身所感联系起来,悲凉与愤恨之情溢于言表。

话剧

曹禺《北京人》

《北京人》诞生于1940年。在剧中曾氏这个封建大家族里,作者借助几个人物对自身命运的倾诉,以思想的新与旧,以死亡与新生作为对比,去向观众展示北京人对未来的追求,也是在展示着人类对光明的理想与追求。

与曹禺的其他作品相比,《北京人》更像俄国作家契诃夫的戏剧,不仅是对人的日常生活表明形态的关注,更是对人的日常生活内在神韵与诗意的开掘,是普通人的精神世界的升华。

夏衍《法西斯细菌》

夏衍的话剧《法西斯细菌》写于1942年的重庆,描写了一位潜心于细菌学研究的科学家俞实夫,在日本侵略军烧杀抢掠的残酷事实面前,终于从不问政治到走入反法西斯斗争行列的觉醒过程。

《法西斯细菌》其实是一个现代版“逼上梁山”的故事,俞实夫处处避让,但中国之大,竟然再也容不下一张试验台。剧名已经暗示,真正的细菌是“法西斯”,真正的医生就应该以消灭“法西斯细菌”为己任。

小说

管桦《小英雄雨来》

管桦的《小英雄雨来》讲述了晋察冀边区聪明勇敢的少年雨来为了掩护革命干部,机智地同敌人作斗争的故事。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将一位热爱祖国、不畏强敌的少年英雄展现在读者面前。

文中的细节描写引人入胜。鲜血滴在“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几行字上,表明了雨来誓死保护交通员、和敌人斗争到底的决心与坚强意志;体现了中国人民不惜用鲜血和生命保卫祖国的决心;又将鲜血和爱国巧妙地联系在一起,使人产生丰富的想象和无穷的回味。

孙犁《荷花淀》

这一年秋季,她们学会了射击。冬天,打冰夹鱼的时候,她们一个个登在流星一样的冰船上,来回警戒。敌人围剿那百亩大苇塘的时候,她们配合子弟兵作战,出入在那芦苇的海里。

——节选自孙犁《荷花淀》

孙犁笔下的水生嫂,是一个传统、善良的农村家庭妇女,因为对战争的有着亲身感受,使她对丈夫的抗战事业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于是也投身到抗战的行列中,直接参加保家卫国的神圣事业。

小说通过对话、动作和典型的生活细节细致入微地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生动逼真地刻画人物性格。当水生嫂听说丈夫要赴前线打击日寇时,作者通过对她正在编苇席时手指划破、鼻子发酸,为丈夫打点包裹等细节描写,真实地展示了她把对丈夫的依恋与离别的感伤,转化为对丈夫赴前线抗战的理解和支持的心理过程。

萧军《八月的乡村》

“九一八”事变后,一群从东北流亡到关内的文学青年在左翼文学运动推动下共同自发地开始文学创作,萧军就是其中一员,其长篇小说《八月的乡村》于1935年出版,描写东北沦陷后,人民组织起来英勇斗争的故事。

《八月的乡村》因有力地书写东北大地上的人民生存图景而受到赞誉。小说采取短篇连缀的方式,正面刻画了陈柱司令、铁鹰队长、李三弟等游击队员等农民形象,带有革命的英雄主义、浪漫主义色彩。

张恨水《八十一梦》

提起张恨水,世人多联想到他笔下那些风花雪月的词章、风流才子的小说、缠绵悱恻的爱情,却鲜有人了解他骨子里浓厚的爱国情怀和“远居江湖却心怀庙堂”以天下为己任的另一面。

在抗战时期,张恨水创作出了一批风靡全国的讽刺小说,对国民党反动统治进行了无情的鞭挞。最出名的《八十一梦》对国民党统治下的“陪都”腐败的官场和社会上种种黑暗现象进行揭露。但在国民党当局的压力下,只写到十四梦就被迫收场。作品出版后,畅销国统区和解放区,成为现代讽刺小说的一个里程碑。

结语:在艰苦卓绝的抗战岁月中,无数作家和全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反映中华儿女抗战历程的优秀作品不胜枚举。这些作品,激发起同胞的抗战信心和勇气,汇聚成抗战中一股强大的文化力量,也展现出我国人民为正义而战的英雄气概。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43275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4年8月22日 05:13
下一篇 2024年8月22日 05:13

相关推荐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