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词性解释

文言文词性解释

  一、【而】

  1、连词:可连结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1)、表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译作“和”或“及”或“又”。如:

  闻善而不善,皆以告其上。(《墨子?尚同》)

  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于老马与蚁。(《韩非子?说林》)

  剑阁峥嵘而崔嵬。(《蜀道难》)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2)、表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如:

  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3)、表承接关系。一般不译,有时译作“就”“才”“接着”。如: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4)表转折关系。可译作“但是”“却”。如: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屈原列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5)表假设关系,可译作“如果”、“假如”。如:

  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子产而死,谁其嗣之?(《左传?襄公三十年》)

  (6)表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可不译,有时译作“地”。如: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7)表示因果关系,译作“因而”“所以”如:

  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8)表示目的关系,一般译作“来”,或不译。如: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9)为下文提出更甚的事情作衬托,译作“还”“尚且”常与“何况”“而况”相呼应,表递进。如:

  夫一麑而不忍,又何况于人乎?(《淮南子?人间》)

  夫禽兽之愚,而不可妄致也,而况于火食之民乎?(尸子《明堂》)

  2、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通“尔”,一般作定语,译作“你的”,也可作主语,译作“你”。如: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②若欲死而父,即前斗。《书博鸡者事》③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④余知而无罪也。(《左传?昭公二十年》)

  3、通“如”:好像,如同。如: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罢了。复音虚词,表示“限止”,语气助词。例: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而后]才,方才。例:①三月而后成。②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出师表》)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例: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石钟山记》)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庖丁解牛》)

  二、【何】

  1、疑问代词

  (1)单独用作谓语,问原因,后面带有语气助词“哉”“也”。译作“为什么”

  “什么原因”。如: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2)用作前置的宾语,问处所或事物,译作“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如:

  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3)用作定语。译作“什么”“哪”。如:

  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其间旦暮闻何物?(《琵琶行》)

  (4)用作状语,常表示反问。译作“为什么”“怎么”。如: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副词:表程度,常用在形容词前。译作“怎么”“多么”“怎么这样”。如: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李白《古风十九首?其三》)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石壕吏》)

  3、构成复音虚词“何如”“何以”。

  (1)“何如”即“如何”,常用于疑问句中,表疑问。译作“怎么样”“什么样”。如:

  今日之事何如?(《鸿门宴》)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

  (2)“何以”即“以何”,常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译作“拿什么”“凭什么”。如:

  何以哉?(《曹刿论战》)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3)“奈何”,常用于疑问句中作谓语或状语。译作“怎么办”“为什么”。如:

  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三、【乎】

  1、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译作“吗”“呢”。如:

  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欲安所归乎?(《赤壁之战》)

  (2)表反问语气。相当于“呢”。如: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赤壁之战》)

  (3)表猜度语气。译作“吧”。如:

  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崤之战》)

  (4)表感叹语气。译作“啊”“呀”。如:

  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

  美哉乎,山河之固!(《史记?吴起列传》)

  2、介词:用法相当于“于”。如: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

  吾又何怨乎今之人。(《九章?涉江》)生乎吾前……(《师说》)

  3、作形容词词尾。如: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四、【乃】

  1、副词

  (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作“就”“这才”“于是”等。如: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曹刿论战》)

  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赤壁之战》)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2)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是逆转相背的。译作“却”“竟然”“反而”等。如:

  而君幸于赵王……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

  (3)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译作“才”“仅”等。如:

  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4)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译作“是”“就是”。如: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嬴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人称代词:第二人称,作定语或主语,译作“你的”“你”,不作宾语。如: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今欲发之,乃肯从我乎?(《汉书?翟义传》)(发:发兵)

  五、【其】

  1、人称代词

  (1)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物,作领属性定语。译作“他(们)的”“它(们)的”。

  如: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2)作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译作“他”。如:

  秦王恐其破璧。(《廉颇蔺相如列传》)(“其破璧”主谓短语作宾语)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其闻道”主谓短语作主语)

  (3)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如:

  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触龙说赵太后》)

  (4)指示代词。表远指,作定语。译作“那”“那个”“那些”“那里”。如:

  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

  (5)指示代词。译作“其中的”,后面多是数词。如: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其一人专心致志。(《弈秋》)

  2、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常和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表语气。相应译作“大概”

  “难道”“还是”“可要”等,或省去。如:

  其皆出于此乎?(《师说》)(表猜度,译作“大概”)

  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表反问,译作“难道”)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表祈使,译作“还是”)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表期望,可省去不译)

  3、连词

  (1)表选择,两个“其”连用。译作“是……还是……”。如:

  其然乎,其不然乎?(韩愈《祭十二郎文》)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2)表假设,译作“如果”。如:

  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见梁襄王》)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故哉?(《送东阳马生序》)

  4、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如: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离骚》)

  六、【且】

  1、连词

  (1)表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尚且”“再说”,如: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廉颇蔺相如列传》)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赤壁之战》)

  (2)表并列关系。一般连接两个动词或形容词。译作“一边”“又”,如:

  河水清且涟漪。(《伐檀》)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五人墓碑记》)

  先生仓卒以手搏之,且搏且却。(《中山狼传》)

  2、副词

  (1)表动作或情况就要发生。译作“将”“将要”。如:

  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2)表接近某个时间或数字。译成“快要”“将近”。如: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率其党且万人降匈奴。(《汉书?匈奴传》)

  (3)表短暂时间。译作“暂且”“姑且”。如: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孔雀东南飞》)

  七、【若】

  1、代词

  (1)、作第二人称。做主语或定语。译作“你”“你的”。如:

  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鸿门宴》)

  若毒之乎?(《捕蛇者说》)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

  (2)、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如:

  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论语?宪问》)

  2、连词

  (1)、表假设。译作“如果”“假如”。如: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赤壁之战》)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2)、表选择:可译作“或”“或者”。如:

  以万人若一军降者,皆万户。(《汉书?高帝记》)时有军役若水旱……(《汉书?食货志》)

  3、动词,像,好像。如:视之,形若土狗,梅花翅,方首,长胫,意似良(《促织》)

  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齐桓晋文之事》)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见梁襄王》)

  八、【所】

  1、助词: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结合,组成“所”字结构;“所”字结构是名词性短语,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如:

  会征促织,成不敢敛户口,而又无所赔偿(《促织》)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陈情表》)臣所过屠者朱亥(《信陵君窃符救赵》)

  2、“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如:

  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窃符救赵》)

  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报任安书》)

  ⒊“所以”连用

  ⑴、表原因,译作“……的原因”。如: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出师表》)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⑵、表根据、依靠或凭借,译作“……的根据”“……的方法“靠他来”“用来”等。如:

  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何也?(《察今》)吾知所以拒之矣,吾不言。(《公输》)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说》)

  4、名词:表处所,地方。如: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九、【为】

  1、介词:表被动时读二声,其它读四声。

  (1)表对象。译作“向”“对”等。如: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涕。(《触龙说赵太后》)

  (2)表替给。译作“替”“给”等。如:

  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赤壁之战》)

  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鸿门宴》)

  (3)表时间。译作“当……的时候”如: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使楚》)

  为其贫也,使之有屋庐而多禄廪。(王安石《上执政书》)

  (4)表目的。译作“为着”“为了”。如: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

  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而为之。(《孟子?告子上》)

  (5)表原因。译作“因为”“由于”。如:

  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天论》)

  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庖丁解牛》)

  (6)表被动。译作“被”,“为”引进的是动作行为的施动者,有时也可不出现施动者,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被动式。如:

  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过秦论》)贤能为之用。(《隆中对》)

  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屈原列传》)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赤壁之战》)

  2、助词:读二声,放在疑问句末,表反问,译作“呢”。如:

  如今人方为刀俎……何辞为?(《鸿门宴》)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

  十、【焉】

  1、语气助词:用在句末,表陈述或反问语气,用在句中,表提顿,相当于“也”。一般译作“嘛”“呢”“呀”等。也可不译。如: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齐桓晋文之事》)

  则牛羊何择焉?(《齐桓晋文之事》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庄子?秋水》)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师说》)

  2、代词

  (1)相当于“之”,作宾语。如:

  惟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2)疑问代词。作状语,译作“怎样”“哪里”等。如:

  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割鸡焉用牛刀?(《论语》)

  3、兼词。一种兼“于+何”,作状语,译作“在哪里”。一种兼“于+是”或“于+之”,用在句末作补语,译作“在那里”,如: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曹刿论战》)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其中)(《论语》)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礼记?檀弓下》)

  集土成山,风雨兴焉。(《劝学》)

  4、作词尾。译作“……的样子”。如:

  盘盘焉,困困焉……(《阿房宫赋》)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石钟山记》)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541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2年11月22日 13:41
下一篇 2022年11月22日 13:41

相关推荐

  • 《山行》

    叶 茵 青山不识我姓字, 我亦不识青山名。 飞来白鸟似相识, 对我对山三两声。 这首小诗,在内容和写法上都有点特别: 写山行与“姓字”何干?白鸟“三两声”究属何意?前无交代,后无说…

    2023年5月13日
    194
  • 翁卷《山雨》何绍基《山雨》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山雨 〔宋〕翁 卷 一夜满林星月白,亦无云气亦无雷。 平明忽见溪流急,知是他山落雨来。 山雨 〔清〕何 绍 基 短笠团团避树枝,初凉天气野行宜。 溪云到处自相聚,山雨忽来人不知。 …

    2023年3月12日
    229
  • 周邦彦《夜游宫·叶下斜阳照水》

    周邦彦 叶下斜阳照水,卷轻浪、沉沉千里。桥上酸风射眸子,立多时,看黄昏,灯火市。 古屋寒窗底,听几片、井桐飞坠。不恋单衾再三起,有谁知,为萧娘,书一纸?   【注释】 叶…

    2023年5月9日
    139
  • “苟晞,字道将,河内山阳人也”阅读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译

    苟晞,字道将,河内山阳人也。少为司隶部从事,校尉石鉴深器之。齐王(司马)冏辅政,晞参冏军事,拜尚书右丞,转左丞,廉察诸曹,八坐以下皆侧目惮之。及冏诛,晞亦坐免。惠帝征成都王颖,以为…

    2022年12月27日
    225
  • 小升初易考文言文:常羊学射

    小升初易考文言文:常羊学射   小升初易考文言文:常羊学射 【原文】   常羊学射于①屠龙子朱。屠龙子朱曰:“若欲闻射道②乎?楚王田③于云梦④,使⑤虞人⑥起⑦禽而射之,禽发⑧,鹿出…

    2022年12月4日
    262
  • 《公孙仪相鲁而嗜鱼》文言文阅读答案

    《公孙仪相鲁而嗜鱼》文言文阅读答案   公孙仪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孙仪不受。其弟子谏曰:“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

    2022年12月6日
    22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