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教学的导定向实践

文言文教学的导定向实践

  在高中,文言文的学习,始终是个难点。难在哪里?一在学生积累少(本文对此不论述),二在方法老。方法“老”在哪里?——一曰学什么,始终由教师来“钦定”;二曰怎么学,也由教师来全程“操纵”;三曰利用参考资料途径单调,基本上是等、靠教师手中的教辅资料;四是学习检测“老套”,基本上是学生被动等待教师“钦命钦考”;考试评价、学习评价,学生就更是不敢越雷池半步,一切都要等待教师的“最高审判”。

  但是,学习,本来主要就是学生自己的事情,过去很多时候都越俎代庖充当知识灌输者、学生发展“保姆”角色的教师,再也不被时代和社会看好。

  为了科学解决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我国教育部“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引导学生自我发展的的实践与理论研究”提出了很有意义的设想。该课题理论指出:“学生的自我发展,是要在教师的引导下才能是健康的、科学的,以课堂为基本形式的教学活动,应当成为引导学生良好自我发展的主要阵地。” [注一]该课题所倡导的学生自我学习模式,提出了学生“自定向”“自运作”“自评价”“自激励”这“四自”环节,与这四个环节相适应,教师在其中也就要起“四导”作用,即“导定向”“导运作”“导评价”“导激励”。其中,教师的“导定向”处于一个基础位置、前提位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文言文学习“导定向”方面,笔者结合实际进行了一些个性化的探索,上要抓如下几个环节:

  一、师生共同提高认识,更新观念,调整角色

  “思路决定出路”“态度决定一切”“改革开放,观念先行”,类似的观点我们耳熟能详。采用“四自”学习模式,对学生和教师,都首先是一次思想上的重新洗牌。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自觉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建立在认知心理学基础之上的认知学习论的分支──建构主义认为:“学生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即达到对该知识反应事物的性质、规律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生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即通过获取直接经验来学习),而不仅仅是聆听教师对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

  元认知心理学理论认为,“元认知是一个人对自己认知活动的意识和监控。元认知能力也可以称为检查、调整和评估自己思维的能力。研究表明:运用元认知策略能更好地促进迁移,小组合作式的教学情景、出声思维等是强有力的训练环境。”

  这些科学理论给了笔者这样的启示:高中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必须最大限度地科学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把足够的时间、空间还给学生去主动、能动、个性化地支配,教师在此中是一个高瞻远瞩、深谋远虑的指挥员、引导者、组织者,是学生知识与能力建构的参谋长、合作伙伴,而不再是过去传统教学模式中居高临下、不容置疑的讲授者、训导者等。而学生也必须自觉地从过去的被动状态中解放出来,必须彻底唤醒自己的主人翁意识,改变过去习惯的依赖教师、被动等待、人云亦云、做事随大流等学习方式,还须自觉地、主动地、个性化地开发学习资源,探索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等等。

  笔者清醒地意识到,教师思想观念的更新,是课堂改革得以进行的前提,是改革成功的关键性因素之一。但是,课堂的`主体是学生,课堂改革的主体当然也是学生,他们的思想观念能否更新,将从根本上决定改革的成败。因此,笔者决定将自己所了解的上述科学理论,结合实例,以通俗形象、深入浅出的方式传递给学生,他们明白,新型的思想观念才能带来新型的行为方式,才能推动课堂改革的步伐。

  应当说,比起笔者本人思想观念的更新,学生思想观念的转型相对要缓慢、艰难一些,需要笔者耐心细致、持之以恒的努力。但道理说通了,学生就会有第一步的认可,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让思想观念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了——这是一节节的课要落实的。

  二、明确学习目标群,让“定向”内容具体化

  高中文言文的学习任务究竟有哪些?如何明确学习目标?这是学生“自定向”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这也是日后让学生“四自”能自动化运转的基础。

  对此,笔者的做法是:

  1、先让学生熟悉“新课标”中关于文言文学习的规定。《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高中生文言文学习的目标是这样规定的:“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注五] 这是我国目前最权威、当然也是最科学的规定了,所有师生都必须高度认可和高度重视它,否则就会走很多冤枉路、做很多无用功。这不仅是大目标,也是大方法(大方法便是“六要”:要懂得充分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要理解词句含义和文章内容,要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要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学文言诗文要注重诵读,要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2、选定一篇基本课文作为制订学习目标群的范文,让学生明白以后自己如何去“依葫芦画瓢”并不断创新增效。学习一篇文言文或一首古诗词,其目标不外乎就是:了解相关的背景信息(含作者简介、作品背景、相关的古代文化知识等),正确而流畅地诵读作品,弄清一些基本的实词、虚词、句式并重点扫除一些属于难点的字词句障碍,梳通文意,理解作者思想感情和文章写作特点,完成一定量的作业以巩固新知,课后对实词、虚词、句式等进行一定的归纳以掌握规律,还要进行段、篇的熟读或抄写、甚至是背诵和默写,还应该进行相关的知识迁移与活用,还应该对相关作者或作品进行课外的延伸拓展学习。

  对上述目标群,笔者归并为六个模块:①背景信息模块②诵读书写模块③词句释译及归类积累模块④内容与形式理解鉴赏模块⑤巩固练习与迁移活用模块⑥延伸拓展模块。将琐碎繁多的学习任务归为“六模块”后,文言文学习就变得目标朗朗、“眉清目秀”了,这非常有利于教师教学与学习自主学习的实际操作。“六模块学习法”与下文具体说明的“学习小组”组织形式“珠联璧合”之后,便会催生一种使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竞争性、生成性等融为一体的优良机制,并且容易形成良性循环。单篇文言诗文教学或学习适用此法,单元教学或学习运用此法效果更佳。

  三、组建相应的学习小组,让目标群落到实处

  任何教学方法的实施,都必须有相关的组织机构做保障,否则,将很容易使该教法最终变成“海市蜃楼”。

  国内的高中教学班一般是60人左右一个班。早些时候,相关的研究理论成果已经提出,进行小组式的学习,小组的人数定在6人最理想,小组人数与此偏离越大,学习效果越不理想。本文中的“小组”,是指将一个教学班分为十二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4——6名学生,每个小组设学习小组长一名;每六个小组又组成一个大组——全班就有A、B两个大组。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一定要将全班学生分为十二个小组并合成A、B两大组,这是为了跟上文所述的高中文言文“六模块学习法”及其相应的学习竞赛机制相配套。

  学习目标群的落实:将上文所述的文言文学习目标“六模块”对应落实到每个大组的六个小组,每个小组专门负责一个模块的任务。在任何一个小组中,小组长将本组总任务分解给成员去具体解决,解决后再汇总、整合,最后将探究成果向全班汇报或在班上接受同学教师们的咨询。在此过程中,每个学生的任务都是非常具体明确的,一般情况下都比较容易完成;但必然有更多的任务是单员不能胜任的,单靠课本和配套的练习册上提供的资料也往往难以搜集到足够的信息,这时,合作就是自然而然、动态生成的,立体开拓学习资源也是自然而然、动态生成的,坚持下去,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目标”的实现,也将是自然而然、动态生成的——“新课标”所倡导的一系列先进的学习方式和优良的学习效果,在本法中就会应需而生、水到渠成。

  设置两个大组的用意是:形成竞争态势,鼓励力争上游和多样创新,从而保持整个学习过程的活力。

  四、保证“定向”的稳定性与灵活性

  再好的方法,都要面临“推出容易维持难”和能否推陈出新生命长青的考验。对此,笔者做法如下:

  (一)、指导学生从十个方面来保证“定向”的稳定性

  ①以“成果反哺实践”来保证定向的有效性:即通过指导学生坚持运用“小组式六模块学习法”来学习文言文,学完若干篇目后进行综合检测和评价,用良好的成果来反哺学生的文言文学习实践,从而提高日后的文言文学习效率;②以思想观念的坚定性来保证学生对本法的信心的稳定性:引导学生通过多方面认定这种学习方式的科学性、先进性、有效性等,就应当坚信它能结出好果,并将更多的信心投给它;③以实践操作的简易性来保证学生对本法的使用的稳定性:有句话说,越是真理越简单,此言得之。笔者通过不断指导学生改进、完善“小组式六模块学习法”的操作方式,使之简便易行而切实有效,以此来保证学生使用此法的兴趣;④保持学习目标群的稳定:这主要是通过提高“六模块”文言文学习目标归类法的普适性来实现,要让学习感到这种归类确实能全面涵盖相关学习目标;⑤保持学习小组的稳定:一是要班上要保持有十二个学习小组,二是要保持每个小组4——6人,三是要保持分成两个大组。人数太少或太多,都会导致任务过重或过轻、或缺乏合作的良性环境而“不欢而散”,没有两个大组展开比拼,竞争、激励机制将无法有效运行;⑥保持改革探索的不断深入与完善:在市面上,一些名牌电器、洗发水等,总是新品迭出,叫用户常买常新,因此总能保持良好稳定的市场占有率,好的学习方法方式亦应如此;⑦用学习过程的愉悦体验来促进学生对本法的使用的稳定性:独立探究中知识与智慧的增长,合作探究中彼此性格的了解、思想的沟通、智慧的撞击、情感的增进,整个学习过程中个性化学习方法的形成与完善,以及新型观念的生成等等,都可能带来学生心灵上的由衷愉悦,从而可能使他们更坚定地选择笔者提出的这种“定向”方法;⑧通过不断扩充资源来促进稳定性:这包括指导和帮助学生会用巧用校内外图书馆、网络资源、人力资源、智力资源等,来保证其获取信息的方便、畅顺、安全等,以确保其“定向”的可靠性等;⑨通过创建相应的课堂结构来保证学生对本法的使用的稳定性:如果我们的课堂结构还是像过去的传统课堂,学生学习的“自定向”就根本无从谈起,因此,必须长期在时间维度、空间维度和综合维度上稳定地保证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学生的“自定向”和教师的“导定向”工作才会地久天长并硕果累累;⑩通过提高学生的“情商”水平来保证稳定性:很多事情,其成功的因素中,智商往往只起20%的作用,而“情商”却往往能起到80%以上的作用。这种理论,不能不引导学生重视并活用。在学生长时间的学习“自定向”中,个人的力量总难免捉襟见肘,这时候,“情商”就可能大显身手了,学生“情商”的必要知识和实用技能的运用,完全可能让他们柳暗花明,从而大大增强其“自定向”的能力、兴致和效果。

  (二)、灵活性

  一种学习方式,若没有相对稳定的一些程序,会让人觉得难以捉摸、无所适从。但是,如果那些程序太呆板、无变化,又会使人觉得新意日减、魅力难再。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学习“定向”指导的时候,也要注意让学生学会保持一定的灵活性。主要途径有:①每个大组中的小组,其任务类型可以适当更换,比如在这个单元做“诵读书写模块”的,在下个单元可以改做“词句释译及归类积累模块”,其他以此类推;②小组的人员,稳定一段时间后,也可以进行微调,添点新的人气没啥不好;③一个新学期到来,两个大组的结构可以进行大的重组;④学习小组成果呈现形式的更新换样;⑤“六模块”表述形式的创新;⑥让学生在校内外创造性地展示和推广自己个人或群体的成功经验,辅导、帮助别人运用此法;⑦与当地有关媒体合作做专题节目,推出此法系列片;⑧聘请专家或同学观摩,然后由他们“评头论足”,还可以跟他们论长辩短,以期完善或创新……

  笔者自认为,本文提出的“导定向”是颇具实践价值的,能笃行之,可能使学子们觉得学古诗文原来如此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有事可为。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552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2年11月22日 13:42
下一篇 2022年11月22日 13:42

相关推荐

  • 刘克庄《玉楼春·戏呈林节推乡兄》

    刘克庄 戏呈林节推乡兄 年年跃马长安市,客舍似家家似寄。青钱换酒日无何,红烛呼卢宵不寐。 易挑锦妇机中字,难得玉人心下事。男儿西北有神州,莫滴水西桥畔泪。   【注释】 …

    2023年5月9日
    173
  • 课内文言文阅读题练习

    课内文言文阅读题练习   阅读两段文字,回答问题。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

    2023年1月9日
    218
  • 吕洞宾和朱丹溪比医术文言文

    吕洞宾和朱丹溪比医术文言文   朱丹溪治病本领大,天上神医吕洞宾也知道了。他不服气,来到义乌市佛堂找朱丹溪。他装作道士,拄着拐杖,一瘸一拐地走进朱丹溪家求医。朱丹溪切脉后说:“六脉…

    2022年11月28日
    231
  • 富有哲理的诗句

    富有哲理的诗句   中国最早的`诗句为律诗结构, 格律要求严格,比如先秦时期的诗一般每句四言律诗,见于《 诗经》。下面是小编收集的富有哲理的诗句,欢迎大家参考。   富有哲理的诗句…

    2023年4月27日
    148
  • 古代诗歌阅读试题及答案

    6.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绵谷①回寄蔡氏昆仲② 罗隐 一年两度锦江游,前值东风后值秋。 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 山牵别恨和肠断,水带离声入梦流。 今日因君试回首,淡…

    2023年4月11日
    165
  • 《宋史·列传一O四》文言文阅读理解

    《宋史·列传一O四》文言文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任伯雨字德翁,眉州眉山人。自幼已矫然不群,邃经术,文力雄健。中进士第。知雍丘县,御吏如束…

    2022年12月3日
    18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