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瑟而歌》读后感800字

作者:梁少侠

诗歌是梁惠王手下那只牛,谁都能砍一刀,但不是谁都如庖丁那样切中肯綮,所以解读评判诗歌实际是一个近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它不仅需要你看懂句子、看懂句法,更重要的是,需要你看懂诗人的心在哪里停顿、哪里省略、哪里破折、哪里着重、哪里感叹、哪里完结……

寻常的诗歌解读有两个路径,一个是从诗人的身世境遇出发,一个是从词句本身入手,但这两条路径都有难以逾越的关隘,一方面,境遇是一种动态演化的过去完成时,而一首诗则是凝固在某个当下的,丰盈的境遇是很难囊括某一阶段的心境的,就像你很难用一个大海去解释一块礁石,另一方面,以词句本身来说,因为语言自身在被理解方面的歧义和多变,纯文本的解读一不小心就容易误入歧途,导致或浅薄或臆想的结果。

可喜的是,作者另辟蹊径,创造了一条新的解读之路,就是将诗人的书信、对谈、自述等等一手的信息融入在文本解读中,直接的参考资料就是诗人自我的陈述,这样就使得诗歌的解读更显得诚恳真挚,也更加贴近诗人本心。

于是,我们看到:

林徽因虽然贵为“理想型女神”,但她不相信“理想的爱情”,而是通透地看到了爱和友谊的残酷复杂,并在“整理和消化自己的痛苦中”,创造出“独属于自己的‘形式的生命’”,完成了“爱和友谊的攀登”;

穆旦一边进行语言的拓荒,创造复杂的矛盾句法、强调句式,一边则保持着“诚与真”,“在两样表面没有关系的旧事物之间找到新的联系,从而把新的生命力同时注入到了这两者之中”;

顾城的悬疑故事并非他的传记,他的传记就是他的诗,在诗里,顾城提供了自己生命的幻灯片,也“提供给我们一个审视自我的机会”;

海子的诗是对实体的表达和倾述,而不是再创造,他想通过诗“把自己从大众中救出来”,也借由诗的力量,“把自己从自我中救出来”;

马雁对文字的耕耘,不是对日常生活的逃离,而恰恰是一种“以自身全部精力所进行的生活”。

作者写的5位诗人都是逝者,但文字中透露的却是“他们作为现在进行时态的生,而非过去完成时态的死”,虽然书中华丽的解读还是略显艰深,不过起码打破了“某种不可表达的文本冻土层”,也算在“云霞满纸”中一窥现代诗的光亮。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7400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2月26日 12:16
下一篇 2023年2月26日 12:16

相关推荐

  • 《欧洲民间故事》读后感400字

    《欧洲民间故事》读后感 这个月,给我买了一本《欧洲民间故事》,书里有古希腊民间故事,土耳其民间故事,法国民间故事……真是多种多样。 在这本书中,我认识了馋嘴、机敏、沉着冷静的灰额猫…

    2023年5月11日
    515
  • 大中华寻宝记读后感600字

    读《大中华寻宝记》有感  华夏大地,物产丰饶。阅读《大中华寻宝记》,通过书中的文字,能够让人了解中华大地的人文地理,在寻宝中探索中华文化,学习丰富的知识。  《…

    2023年4月30日
    597
  • 读《苦难辉煌》读后感800字

    读《苦难辉煌》读后感800字: 《苦难辉煌》这本书共十六章,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不断壮大,面临重重困境到最终取得革命成功,金一南先生以其细腻的笔触和客观的分析为我们展示了这一段沉重…

    2023年3月17日
    278
  • 《亡羊补牢》读后感350字

    里,帮我买了一本书――《寓言故事》,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则故事叫《亡羊补牢》。 这个故事主要说了:从前,有个人养了一群羊。有一天清早,他发现羊圈破了,少了一只羊。他的邻居劝他把羊圈补…

    2024年4月16日
    184
  • 青木如夏

    这是一篇高中高三800字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桃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时光像沙漏,细碎流走。青春的上游,白云飞走,只留下苍狗及如夏的青木。 嬉皮笑闹玩乐时 纤尘…

    2023年2月4日
    247
  • 信仰与梦想

    雨水打湿每一寸土地,滋润每一寸土地,渗透到更深层的地下。水是生命之源,大地是万物之母。它们孕育着每一个生命,不分贵贱。   阳光照耀每一寸土地,温暖每一寸土地,却无法触及地下。阳光…

    2024年8月9日
    15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