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知行捕手
这本书定位很好,但皮亚杰讲话啰嗦,没有终点。翻译也都是长句,来回折腾,这样的书就应该让领域爱好者翻译或者专业人士翻译,不能随便找人翻译。因为好的翻译,可以将这本书说活了,如果翻译不好,1+1差到没头了。
我也购买了皮亚杰另外的书,到时候阅读就能知道到底是谁的“罪过”更大一些了。
晚有一天要依靠生理学或者逻辑学(或者说社会学,但是社会学也是要依靠此两者之一的)。对一些人来说,心理学现象只有和有机体联系起来,才能够被理解。
每一个行为——所涉及的只要是一个伸向外界的动作,或者是一个内化了的动作——都表现为一种适应,或者更确切地说,表现为一种再适应。个体只有在感受到一种需要时,也就是说,只有环境与有机体之间的平衡被暂时打破时,他才有所行动,并且其行动是致力于重建这个平衡,更明确地说,是致力于重新适应有机体(克拉帕雷德)。所以,一个“行为”就是一个外部世界与主体之间交互作用的特殊事件,但是,与生理学的相互作用不同,生理学上的交互作用是物质范畴的,并且意味着当场的各身体之间有一个内部转变。而心理学研究的“行为”是功能范畴的,是在越来越大的空间(感知等)与时间(记忆等)距离上进行的,并且是按照越来越复杂的轨迹(反向、迂回等)进行的。行为就是这样被理解为功能的交互作用,它自身必须具有两个方面,这两方面——情感和认知——知既各具特性又严格地相互依存。
意志本身会被考虑为一种情感的(也即是能量的)运算游戏,它依赖于高级价值,这一运算也让这些价值具有可逆性和守恒性(道德情感等),这类似于依赖概念的逻辑运算系统。
情感生活和人之生活,虽然不同,却不可分。它们是不可分开的,因为所有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都必须既有结构又具价值;但是它们又不是没有区分,因为行为的这两方面相互之间不能归结为一。
智力行为需要自身有内在的能量调节(兴趣、努力、机敏)和外在的能量调节(寻找到的解决方案的价值和涉及的客体的价值),并且这两方面的调节,和情感范畴内所有其他调节相去不远,具有且一直有情感的属性。
智力是一种平衡形式,这是所有结构都想从感知、习惯以及基本的感觉——运动系统当中寻找到并且致力于达到的一种平衡形式。读后感www.simayi.net在思维的高阶形式与认知或运动适应的低级形式整体之间,存在着一个根本的功能连续性。因此,智力只不过是它们追求的一种平衡形式。
智力是一个一般性名词,它表示着认知结构的组织或者平衡的高级形式。
智力,这个行为上最灵活又最坚韧的结构性平衡,本质上是一个积极活跃的运算系统。
生命实体并不是被动地服从环境,而是强加给环境某种特有的结构,从而改变环境。
心理同化是把客体摄入行为模式当中,这些模式只是易于积极重复的动作框架。
同化不再是以物理-化学的方式来改变被同化的客体,而只是单纯地把它们摄入自身的活动形式当中(并且,在那里,顺应也仅仅是改变活动)。
只有智力才有这种能力,通过动作和思维,来进行所有的迂回和所有的逆向,从而达到整体的平衡,其目的是同化整个现实以及在现实中顺应动作,智力使得这个动作摆脱了它原初的即刻性。
摸索是自自建单的习惯形成时就开始出现的,这些习惯,在它们构成的时刻,就是那些对新环境的自身适应。智力构建平衡的状态,这个状态时所有的感觉——运动范畴和认知范畴的连续性适应都想达到的状态,也是有机体与环境之间的所有同化和顺应的交互作用都想达到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