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未来》读后感1000字

《AI未来》读后感1000字!

在这本书中,比较印象深刻的是:李开复除了阐述他对人工智能的见解,并且通过一次患病经历认识到:人工智能无法取代人类。此前,李开复对于他的角色定位是:科学家、工程师、管理者,忽视了作为家人的角色。患病后,李开复意识到完全通过工作中的成就来获得自我价值十分愚蠢。人工智能将会取代人类,完成不属于人类专有的各种重复性工作。爱,才是人类的特质,而人工智能缺乏人性。相比人工智能,相比人工智能,人类的优势在于创造力和同情心。人类最有价值的并不是大脑,而是心。

此外,从这本书中归纳了一些见解:

(1)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领域分化为两个阵营:规则是方法和神经网络方法。

神经网络需要大量的计算机运算力及数据:大量的样本数据输入系统,以“训练”程序去辨识形态,计算机运算力则让程序得以高速分析样本数据。

深度学习让人工神经网络性能大增。其方法是让系统使用这些输入的数据,训练自己识别数据和期望结果之间的关联性。

成功的人工智能算法需要三样东西:大数据、强大的电脑运算能力,以及优秀(但未必顶尖)的人工智能算法工程师。

中国的优势:大数据量。

人工智能的发展会对现有的就业结构产生冲击。将会产生失业问题,财富分配不均问题。

(2)中国的创业者

在中国,市场导向的创业者不会面临这种两难境地,崇高的使命或价值观并不是他们的负累,也不是他们的核心。他们的核心是用户,他们愿意让用户需求牵引公司往前走。

美团: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如果把人工智能比作电力,那么大数据就是发电所需要的燃料(如石油)。

在人工智能的落地时代,数据生态系统的差异造成的影响将更为深远,它将决定人工智能创业公司会颠覆哪些产业,能解决哪些棘手问题等。

在21世纪要建设人工智能超级大国,需要具备四个条件:大量的数据、执着的企业家、优秀的人工智能科学家和有利的政策环境。

(3)人工智能的四个浪潮

第一波:互联网智能化。

互联网人工智能就是使用人工智能算法作为推荐引擎:这些算法了解、研究、学习我们的个人喜好,从而推荐专门针对我们的内容。

第二波:商业智能化。

商用人工智能则是给传统公司数十年来积累的大量专业数据贴标签

第三波:实体世界智能化。

第三波浪潮就是把人工智能延伸至我们的生活环境,以大量的传感器及智能型器材,把我们的现实世界转化成可被深度学习算法分析与优化的数据。

第四波:自主智能化。

把极复杂的数据和机器感知能力结合起来,就会得到不仅能了解世界,也能改变世界的机器

(4)人工智能与人类共存

人工智能没有情绪,无法感受喜怒哀乐。

人类在心灵成长、共情与爱这些方面独一无二的能力。我们必须在人工智能和人类特有的感情之间建立新的协同,并利用人工智能必将带来的高效生产力,让社会变得有爱、有人情味。

构建人工智能时代的新社会需要经济变革,也需要文化变革。我们应该构建新的文化,要比以往更加珍视人类的爱、共情和服务他人的态度。

面对人工智能的冲击,李开复思考了几点解决方案,如:重新分配、减少工时、收入重新分配、社会津贴等方案。

用人工智能来理解人类的本质。如果人工智能真的能够帮助我们理解自己,不是因为人工智能理解了人脑的运作原理,而是因为人工智能解放了我们,让我们不再一味追求优化,进而可以聚焦在真正使我们成为人类的东西上——爱人与被爱的能力。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7723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3月3日 11:01
下一篇 2023年3月3日 11:02

相关推荐

  • 《神奇校车―-在人体中游览》读后感300字

    这本书很神奇,主要是讲了卷毛和她班上的学生们乘坐神奇校车进入到阿诺身体里旅行的故事。他们一起到了胃里、小肠里、血管里、心脏里、肺里、大脑里、脊椎、肌肉里,最后来到了鼻腔里,这时,阿…

    2024年4月12日
    152
  • 《季子魂―谦让篇》读后感400字

    11月10日,我捧起那本久违的《季子魂》,打开封面,“谦让篇”三个大字,一个接着一个映入我的眼帘。接着,我看了里面的每一篇文章,其中印象最深的是《谦让落水》和《猪和猪》这两个故事。…

    2024年4月2日
    183
  • 小布头奇遇记读后感600字

    最近,我读了一本很有意思的童话故事书――《小布头奇遇记》,这本书的作者是孙幼军。当第一眼看到这本书的名字时,我就特别感兴趣,为什么呢?因为这本书的主角小布头名字里有个布字,而我正好…

    2023年5月10日
    238
  • 《中外名人故事》读后感700字

      成 长 的 明 灯   ——读《中外名人故事》有感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著名作家冰心曾说过:“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作为学生,我们更需要多读书,读好书。暑假期间,我阅…

    2022年11月21日
    245
  • 《艰难的归程》读后感600字

    儿子今年上,非常喜欢阅读,可以说是手不释卷。自从《儿童文学》上强力推荐著名作家牧铃的新作《艰难的归程》后,儿子一直怂恿我去给他买一本。前一段时间,儿子终于如愿以偿,从网上购得一本。…

    2024年6月1日
    122
  • 读鲁迅小说《故乡》有感500字

    提起,在大家心目中一定是个欢乐的地方,但在鲁迅先生的小说中,日夜牵挂的则无比悲凉。 文中的“我”在回故乡时,发现故乡则成了几座萧索的山村。“我”小时候有个好名叫闰土,两人那时候无拘…

    2024年5月31日
    15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