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文言文重点篇目考点:《狼》

中考语文文言文重点篇目考点:《狼》

  【例题参考】

  例题一、下列各句对“其”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场主积薪其中(麦场)B、一狼洞其中(柴堆)C、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D、屠自后断其股(狼)

  解析:文言文中常有“一词多义”的现象。上述加点的“其”字虽均为代词,但它所指代的对象却并非完全相同,解答时要结合上下文进行判断。其中,A、B、D都是正确的,而C句若补完整应为:(狼)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根据具体语境来看,这里的“其”应指代“屠户”。

  参考答案:C

  例题二、本文的主人公是屠户还是狼?

  解析:要判断主人公是谁,必须先把握文章的主旨。本文的主旨很清楚,即最后一段作者的议论,它说明狼无论多么狡诈也不是人的.对手,终将为人的勇敢智慧所战胜。可见作者写本文正是为了讽刺狼。在叙事过程中,文章也是以狼为主导来进行,并以狼最终自取灭亡来结束的。由此可见,在本故事中,狼是主要“人物”,而屠户是次要人物。

  参考答案:狼,因为狼的行动是故事发展的主导,作者的写作目的在于讽刺狼。

  [课时训练]

  训练一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缀()窘()苫蔽()()奔倚()数刀毙之()()隧()入尻()尾chí()担持刀dāndān()()相向目似míng()意xiá()甚狼亦xiá()矣假miè()

  二、填空。

  1、《狼》的作者(),()朝著名文学家,初一年时我们曾学过其文章《》,本文选自文言短篇小说集《》。

  2、《聊斋志异》中的“聊斋”是作者的()名,“志异”的意思是()。

  3、请写出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

  4、请用精练的语言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

  ()→惧狼→()→()

  三、解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之:①而两狼之并驱如故()②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③久之,目似暝,意暇甚。()④又数刀毙之()⑤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2)敌:①恐前后受其攻()(3)止:①一狼得骨止()

  ②盖以诱敌()②止增笑耳()

  (4)意:①目似瞑,意暇甚()(5)前:①恐前后受其攻()

  ②意将隧以攻其后也()②狼不敢前()

  四、用“/”标示下列句中的语音停顿。

  1、后狼止而前狼又至2、其一犬坐于前3、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训练二

  一、阅读课文1、2、3段,完成文后问题。

  1、联系全文,段⑴是故事的(),主要写();段⑵⑶是故事的(),主要写()。

  2、请选出下列各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句()

  A、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B、屠乃奔倚其下,驰担持刀C、担中肉尽,止有剩骨D、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3、翻译下列句子。

  ⑴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⑵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⑶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4、“投以骨”的正常语序应该为,屠户这样做的目的是

  5、“屠大窘”说明此时屠户产生了怎样的心理变化?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800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2年11月28日 07:33
下一篇 2022年11月28日 07:33

相关推荐

  • 西门豹文言文翻译

    西门豹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 所谓直译, 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 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

    2023年1月7日
    246
  • 《明史·雷演祚传》试题阅读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译

    雷演祚,太湖人。崇祯三年举于乡。十三年夏,帝思破格用人,而考选止及进士,特命举人、贡生就试教职者,悉用为部寺司属、推官、知县,凡二百六十三人,号为庚辰特用;而演祚得刑部主事。明年三…

    2022年12月29日
    307
  • “吕端,字易直”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吕端,字易直,幽州安次人,端少敏悟好学。历国子主簿、太仆寺丞、秘书郎、直弘文馆,换著作佐郎、直史馆。为政清简,远人便之。 会秦王廷美尹京,召拜考功员外郎,充开封府判官。太宗征河东,…

    2023年1月4日
    257
  • 文言文语录摘选

    文言文语录摘选   导语: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文言文语录摘选,欢迎借鉴!   1、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2、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

    2023年1月4日
    228
  • 高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阅读备考指津

    高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阅读备考指津   1、 误答原因探寻   文言文阅读题的误答原因很多,一般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平时文言文阅读量不足,文言语句背诵量少得可怜,文言…

    2023年1月11日
    235
  • “刘韐,建州崇安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刘韐,建州崇安人。王厚镇熙州,辟狄道令,夏人攻震武。韐摄帅鄜延,出奇兵捣之,解其围。夏人来言,愿纳款谢罪,皆以为诈。韐曰:“兵兴累年,中国尚不支,况小邦乎?彼虽新胜,其…

    2022年12月30日
    27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