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文言文通假字梳理

中考语文文言文通假字梳理

  每一年的中考语文文言文考试总会有一道题是关于文言通假字的`。这一道题所占分数为2~4分不等。像这种“死知识”希望同学们都可以拿到手。我们要做的就是让会的知识一分不丢。

  案:同“按”;审察,察看。动词。“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罢:通“疲”;疲劳。形容词。“罢夫赢老易于而咬其骨。”

  颁:通“班”;“斑”;头发花白。形容词。“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板:同“版”;字版。名词。“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暴:“同曝”晒。动词。“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暴:同“曝”暴露,显露。动词。“思厥先祖父,暴霜露,”

  暴:同“曝”;暴露,显露。动词。“忠义暴于朝廷。”

  桮:同“杯”;酒器。名词。“沛公不胜桮杓,不能辞。”

  倍:通“背”,背叛,忘记。动词。“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倍:同“背”背叛,违背。动词。“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

  被:通“被”;顶。动词。“被明月兮佩宝璐。”

  被:同“披”;穿着。动词“闻妻言,如被冰雪。”

  被:同“披”;覆盖在肩背上,动词。“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

  被:同披;覆盖在肩背上。动词。“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俾倪:同“睥睨”;斜着眼看。形容词。“见其客朱亥,俾倪.”

  辟:通“避”;躲避。动词。“其北陵,文王所辟风雨也。”

  辟:通“僻”;行为不正。形容词。“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弊:通“敝”;困顿,失败。形容词。“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弊:通“敝”;疲惫,衰败。“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

  弊:通“敝”;疲惫,衰败。形容词。“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徧:同“遍”遍及,普遍。动词。“小惠末徧,民弗从也。”

  宾:同“傧”;迎接客人的人。名词“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不:同“否”;不。副词。“或师焉,或不焉。”

  不:同“否”;吗。疑问语气词。“察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

  不:同“否”;吗。疑问语气词。“汝见我不?”

  不:同“否”;吗。疑问语气词。“宁可共载不?”

  材:同“才”;才能。名词。“食之不能尽其材。”

  裁:通“才”;刚刚。副词。“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

  采:同“彩”彩色,颜色。名词。“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采:同“彩”;颜色,彩色。名词。“须臾成五采。”

  仓:同“苍”;黑色。名词。“要离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藏:同“脏”脏腑。名词。“末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

  廛:通“缠”“胡取禾三百廛兮?”

  唱:通“倡”;倡导。动词。“而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

  钞:同“抄”;抄写。动词。“适中手自钞录。”

  雠:同“仇”;仇敌,仇人。“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

  鉏:同“锄”;锄头。名词。“鉏櫌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

  绌:通“黜”;罢免官职。动词。“屈平既绌,”

  从:同“纵”;合纵,联合抗秦。动词。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

  从:同“纵”;与“横”相对,“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从:同“纵”;与“横相对,“赵使平原君求救,合从于楚。”

  淬:通“焠";金属器械烧后放入水中,“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

  厝:同“措”;放置。动词。“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错:同“措”;放。动词。“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当:通“挡”抵挡,抵偿。动词。“汉亦留之以相当。”

  当:通“挡”抵挡。动词“曹军不能抵当。”

  当:通“挡”;抵挡。动词。“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操者。”

  当:通“挡”;遮挡。动词。“坦墙周庭,以当南日,”

  党:通“倘”;倘若,偶然。副词。“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党见,”

  道:同“导’;引导。动词。“故善者困之,其次利道之,。

  得:通“德”;恩惠。名词。“所识穷乏者得我钦?”

  吊:同“掉”;落。动词。“连一根针吊在地下都听得见响!”

  丁宁:同“叮咛”嘱咐。动词。“府吏见丁宁,结誓不别离。”

  读:通“逗”;即现在的“,”。名词。“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度:同“渡”;渡过,越过。动词。“一夜飞度镜湖月"’

  队:通“坠;坠落。动词。“星队、木鸣、国人皆恐。”

  敚:同“夺”;强取,夺取。动词。“再敚门,门闭不得出。”

  堕:通“隳”;毁弃。动词。“堕军实而长寇仇,亡无日矣!”

  而:通“尔”;”你的。代词。“吾乃与而君言,汝何为者也?”

  而:通“尔”;你。人称代词。“某所,而母立于兹。”

  而:同“如”象。形容词。“军惊而坏都舍。

  尔:同“耳”罢了。语气助词。“时人伤之,为诗云尔。”

  尔:同“耳”:罢了。语气助词。“无他,但手熟尔。”

  尔:同“耳”:罢了。语气助词。“以头抢地尔。”

  尔:同“耳”;罢了。语气助词。“倘三年犹不得,即犹不归尔。”

  尔:同“耳”;罢了。语气助词。“非死则徙尔。”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805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2年11月28日 07:34
下一篇 2022年11月28日 07:34

相关推荐

  • 《家藏宋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家藏宋笺 公家藏宋笺①数幅,偶吴中有名卿善书画者至,或讽之曰:"君纸佳甚,何不持向某公索其翰墨,用供清玩?"公曰:"尔欲坏吾纸耶?蓄宋笺固当请宋人画!…

    2022年12月27日
    315
  • 描写月亮的诗句

    描写月亮的诗句   月有阴晴圆缺,正是因为有轮回的变幻,所以月亮总是各种情感的结合体,轻而易举就撩拨起人的’心弦。离乡在外的游子看到它便想起故乡,想起故乡里的家人们;失…

    2023年4月13日
    242
  •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心得10篇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心得最新10篇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下…

    2023年3月8日
    252
  • 文言文秋水翻译及原文

    文言文秋水翻译及原文   《秋水》是《庄子》中的又一长篇,用篇首的两个字作为篇名,中心是讨论人应怎样去认识外物。   全篇由两大部分组成。前一部分写北海海神跟河神的谈话,一问一答一…

    2023年1月4日
    269
  • 古诗文名句名篇默写训练试题及答案

    古诗文名句 1.(2016•江南十校高三摸底联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陆游《游山西村》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年1月4日
    258
  •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

    2023年4月9日
    31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