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书》读后感3000字

《这不是书》读后感3000字!

这不是书,却让孩子从此爱上读书,培养孩子阅读习惯,选书是关键。

作者:糖果妈妈爱孩子

朋友问我有什么好书可以介绍给她3岁的女儿看,我迫不及待地推荐了一本不是书的书。说它不是书,是因为书名就叫做《这不是书》,而且翻开一看,从头到尾真的没有一个字。

而这所以强烈推荐这本书,是因为它的趣味性、启发性和价值完胜很多有字的书。这本书本来是“圣诞老人”送给我家2岁半糖糖的,结果被5岁半的果果发现之后,第一时间用他的圣诞礼物掉包了。然后两个人整天抢着看,只要一个不在,另一个就赶紧抱在怀里看得津津有味。就叫我也为作者的脑洞佩服不已。

《这不是书》的作者让·朱利安是著名插画师和平面设计师,是埃菲尔铁塔和平符号的设计者。虽然不是专业的童书作者,可他的这本水准很好,真的是一本不可错过的好书。整本书是以开发孩子的空间思维为主线,但是书中值得写的挖掘的东西实在很多,完全满足我给孩子选书的3个原则。

01.长远来看,有利于孩子阅读习惯的培养。

对于还没有养成阅读习惯的孩子来说,父母帮忙选书至关重要,吸引孩子的好书,能一下子为他们打开一扇新奇世界的大门,让他们从此一头扎进书海里不可自拔,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水到渠成。能走进孩子心里的书一般有以下特点:

有趣:要么内容故事非常有趣,要么形式新颖独特,能够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

很多父母喜欢挑选有教育意义、富含哲理的书籍,这是在从大人的角度出发,可孩子更多喜欢感官刺激,能让他们感觉到新鲜有趣、给予他们独特体验的书,才能让他们读起来欲罢不能。

素材贴近孩子生活实际。

《当孩子遇见书》的作者,有着20多年童书选书经验的日本国宝级保育员中川李枝子就特别强调了这一点,她以多年的实践经验证实,越是素材简单、真实、孩子感觉熟悉的书,越能第一时间紧紧抓住孩子的心。

《这不是书》完全符合以上特点,纯图画、没有一个字的游戏书,翻起来像在玩玩具一样足够有趣,色彩鲜艳、画质清晰、书页厚实光滑、可以动手去玩,满足了孩子对感官刺激的需求,书中的冰箱、钢琴、坐在沙发上看书的男孩女孩儿,全是在日常熟悉的东西,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共鸣,激发阅读兴趣,是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的不可或缺的桥梁书。

02.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有利于满足其敏感期的需求。

我之所以将《这不是书》作为圣诞礼物送给2岁半的糖糖,是因为2岁半到3岁之间的孩子大多进入了空间敏感期,有着探索空间的需求和欲望。

这个阶段的孩子总是喜欢翻箱倒柜,日常熟悉的东西突然不见时,对其去向有着近乎执拗的好奇,非常热衷于钻柜子、爬进纸箱里、晾晒的床单下或家里任何与众不同的小角落等,对感知不同的空间有着超乎寻常的热情。

《这不是书》的封面就是一扇尚未打开的大门,门孔后面的那一双好奇的眼睛和门洞里探出的小狗脑袋,可以在封底那儿找到来源,这一呼应正好符合空间敏感期孩子渴望每一件物品的来龙去脉都能有清晰答案的特点,几乎可以让每一个这个阶段的孩子为之惊呼。

可以打开又合上的电脑、冰箱、钢琴和工具箱,舞台上的表演和下面对应的观众席,窗台的正面和背面一一对应的样子,从空中俯拍的网球场等,无一不满足着孩子对空间的好奇,激发着他们继续探索的欲望。

对空间的探索能够有效帮助孩子建构空间智能,为以后上学时掌握空间概念,学好几何方面的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03.留有想象的空间,在不同的阶段能够挖掘出不同层次的内容,经久耐读。

名画无不以留白激发欣赏者无尽的想象和回味,好的童书也一样,如果把一句话都说满了、说完了,也就索然无味了。真正的好书会留下让孩子不断去想象、去探索、去挖掘的空间,在不同的年龄读出不同的收获。

《这不是书》就是这样一本书,可以陪伴孩子一直成长,甚至成人也能从中发掘出属于自己的乐趣。

对于1岁以内的孩子,它鲜艳的色彩可以用来促进孩子视觉发育。对1、2岁之间的孩子,父母可以抱在怀里,让孩子指认图画上的物品,并依照书上的物品进行打开又合上冰箱、工具箱,拍手等动作,既锻炼了孩子手指的掌控能力,也促进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互动。

2到3岁之间,父母这样引导孩子:

小狗钻到哪儿去了呢?窗台上的花从这一页和翻过去那一页看,有什么不一样呢?

孩子就会明白,小狗原来是穿过门洞进入了房间。同一个窗台,从房子里面和外面看起来是不一样的。以此加深对空间不同维度的感知。读后感www.simayi.net还可以翻到小孩在帐篷里读书的那一页,直接将书支成一顶帐篷,让孩子喜欢的小玩偶代表他自己钻进帐篷里,在想象中去感受待里面的样子。

孩子到了3、4岁,进入了色彩敏感期。父母又可以将这本书作为引导孩子认识和感知色彩的工具。冰箱里的食物都有什么颜色呀?根据相同的颜色可以把哪些归类到一起呀?等等。

再长大一点,又可以引导孩子探索不同的空间层次。

比如工具箱里,哪些工具放在上面?哪些些工具被压在下面,你是怎么判断的?网球场上,右边这个人的网球拍怎么变成了一根棍子呢?

等到孩子上学了,学到了“角”的概念,继续拿出这本书,蝴蝶翅膀完全张开是平角、收起来一点点是钝角。冰箱门打开一半是直角,快合上是锐角等,让孩子直观地感受各种不同角的概念。

只要你愿意,随着孩子长大,还是会继续挖掘出不同的玩法。而且我确信,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绝对比父母更有创意,自己就能想出更多玩法的。

阅读习惯对孩子的学习、乃至以后的工作生活的重要性无需多言,很多父母直到孩子十几岁的时候才开始向人求教,孩子不爱阅读该怎么办?阅读的好处也许需要等到十几岁才能看到,但阅读的习惯,却绝不能等到孩子十几岁才着手培养。

孩子一般在4岁半到5五岁半之间进入阅读敏感期,但父母应该早在敏感期到来之前,就给孩子一些游戏书、图画书等作为过渡和桥梁。《这不是书》是一本非常适合从早期就引入孩子生活的玩具书,让孩子与有趣的书为伴,让书成为孩子生活的一部分,进入阅读敏感期时再加以引导,就能帮助孩子轻松养成受益终身的阅读习惯。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8063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3月6日 10:44
下一篇 2023年3月6日 10:45

相关推荐

  • 读《红岩》有感900字

      读《红岩》有感   今天,我怀着崇敬的心情读完了《红岩》这本小说。《红岩》讲述的是1948年在国民党统治下正处于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的重庆。凶残的敌人为了得到口供,对犯人进行了疯…

    2022年11月21日
    196
  • 读《踩出自己的脚印》有感300字

    有一次,爱因斯坦请教明可夫斯基,一个人究竟怎样才能在科学的领域上踩出自己闪光的足迹呢?确实一味地模仿就永远不可能会有新的突破,发展和进步就根本无从谈起。 确实,在科学的领域中,总会…

    2024年6月3日
    72
  • 《我们仨》读后感

      《我们仨》读后感 杨绛的《我们仨》前年就摆在书架上了,刚开始看了一些没看懂,因为觉得总是写梦中的客栈他们仨的一些事情,觉得有些不真实诡异的感觉,加之当时我的情绪也不稳定,所以就…

    2022年11月19日
    252
  • 《少年凯歌》读后感400字

    少年凯歌有感!看了两遍,慢慢读细细看。 书里的时代对于90后的我既遥远又不真实,毕竟读书时课本上对这个时代的叙述过于的轻描淡写和一笔带过。 陈导的文字有魔力,有我在阅读何伟「江城」…

    2023年3月9日
    235
  • 《文化苦旅》读后感400字

    【第1篇】 余写的文化苦旅有描写,有人物描写,还有讲道理的片段,可谓无奇不有,应有尽有,十分精彩。 本文说了余秋雨从莫高窟道士塔到新加坡的旅行记录,从中还插入了一些道理和想法。从陆…

    2024年4月20日
    95
  • 读《吹着小号前进》有感1000字

    在很久以前,在一本儿童读物上看到了梅子涵的点评,就十分羡慕他――哇塞,好好听的名字哟,于是我便猜想“她”一定是个十分美丽的儿童女作家。从那时起,只要在任何一本书上看到“梅子涵”三个…

    2024年6月23日
    8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