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则字的用法介绍

高考文言文则字的用法介绍

  1.“则”字用作连词,可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承接关系。一般用来连接两个分句或紧缩复句中的前后两层意思,表示两件事情在时间上、事理上的紧密联系。可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例如: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鸿门宴》)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石钟山记》)

  子灿寐而醒,客则鼾睡炕上矣。(《大铁椎传》)

  (二)“则”字表示假设关系。有的用在前一分句,引出假设的情况,相当于"假使""如果";有的用于后面的分句,表示假设或推断的.结果,相当于"那么""就"。例如: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

  (三)“则”字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不是表示两个词之间)。可译为"就",或不译。例如: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入则孝,出则弟。(《论语·学而》)

  (四)“则”字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表示意思有转折时,"则"字用在后一分句,可译为"可是""却";表示姑且承认一件事,预备下句转入正意时,"则"字用在前一分句,可译为"虽然""倒是"。例如: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其室则迩,其人甚远。(《诗经·东门之》)

  2.“则”字用作副词。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例如: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807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2年11月28日 07:34
下一篇 2022年11月28日 07:34

相关推荐

  • “周执羔,字表卿,信州弋阳人”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周执羔,字表卿,信州弋阳人。宣和六年举进士。授湖州司士曹事,饿除太学博士。 建炎初,乘舆南渡。调抚州宜黄县丞。时四境傲扰,溃卒相挺为变,令大恐,不知所为,执羔谕以祸福,皆敛手听命。…

    2022年12月27日
    290
  • 黄庚《暮春》阅读答案及全诗翻译

    暮春 黄庚 芳事阑珊三月时,春愁惟有落花知。 柳绵飘白东风老,一树斜阳叫子规。 (1)《暮春》一诗,春之“暮”体现在何处?(4 分) (2) 诗写了暮春之景…

    2023年4月4日
    402
  • 文言文背诵的五法

    文言文背诵的五法   背诵有两个明显的功能;   一、能帮助深入理解内容;   二、能提高阅读翻译的效果。因此学习文言文最好熟读到背诵,这对文言文阅读翻译的益处颇大。背诵文言文不等…

    2022年11月28日
    302
  • 高中语文文言文《登泰山记》知识点

    高中语文文言文《登泰山记》知识点   一、通假字   1、 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通彩)   2、石头黑色,多平方,少圜(通圆)   二、多义词   1、阴:其阴,济水东流(…

    2023年1月11日
    257
  • “姚崇,字元之,陕州硖石人”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姚崇,字元之,陕州硖石人。崇少倜傥,尚气节,长乃好学。仕为孝敬挽郎,举下笔成章,授濮州司仓参军。契丹扰河北,兵檄丛进,崇奏决若流,武后贤之,即拜侍郎。后迁上阳宫,中宗率百官起居,王…

    2022年12月30日
    306
  • 唐诗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意思原文翻译-赏析-作者杜牧

    作者:杜牧 朝代:〔唐代〕 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 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 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译文及注释 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译文 天下太平之时,像我这般无大…

    2023年3月19日
    23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