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这两句是说,明月之夜,泛舟水上,但听洞庭湖旁,深树之中,猿声悲啼,一片凄凉。诗句言伤秋怀远之思,无做作雕琢之痕,纯出自然,风致独绝。
出自马戴《楚江怀古三首》之一
露气寒光集,微阳下楚丘。
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
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
云中君不见,竟夕自悲秋。


①微阳:落日的残照。楚丘:泛指湖南的山岭。
②木兰舟:船的美称。典出《迷异记》:“木兰洲在浔阳江中,多木兰树,七里洲中有鲁班刻木兰为舟。”木兰舟:传说鲁班曾采用吴地木兰树刻木兰舟。后因以木兰舟作为船的美称,并用作咏江南行舟的典故。
③广泽:指青草湖,周长二百六十五里,与洞庭湖相连,是古代云梦泽的遗迹。
④云中君:云神。屈原《九歌》有《云中君》篇,此处亦兼指屈原。
⑤竟夕:整个晚上。

参考译文
雾露团团凝聚寒气侵人,夕阳已落下楚地的山丘。
猿在洞庭湖畔树上啼叫,人乘木兰舟在湖中泛游。
明月从广漠的湖上升起,两岸青山夹着滔滔乱流。
云中仙君怎么都不见了?我竟通宵达旦独自悲秋。

赏析
其一既抒发了对忠君爱国但报国无门的屈原的爱慕、缅怀之情,又抒发了自己壮志难酬的悲伤忧苦之情。
秋风遥落的薄暮时分,江上晚雾初生,楚山夕阳西下,露气迷茫,寒意侵人。这种萧瑟清冷的秋暮景象,深曲微婉地透露了诗人悲凉落寞的情怀。斯时斯地,入耳的是洞庭湖边树丛中猿猴的哀啼,照眼的是江上飘流的木兰舟。“
“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这是晚唐诗中的名句,一句写听觉,一句写视觉;一句写物,一句写己;上句静中有动,下句动中有静。诗人伤秋怀远之情并没有直接说明,只是点染了一张淡彩的画,气象清远,婉而不露,让人思而得之。黄昏已尽,夜幕降临,一轮明月从广阔的洞庭湖上升起,深苍的山峦间夹泻着汩汩而下的乱流。“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二句,描绘的虽是比较广阔的景象,但它的情致与笔墨还是清微婉约的。
“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二句,描绘的虽是比较广阔的景象,但它的情致与笔墨还是清微婉约的。“广泽生明月”的阔大和静谧,曲曲反衬出诗人远谪遐方的孤单离索;“苍山夹乱流”的迷茫与纷扰,深深映照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撩乱彷徨。夜已深沉,诗人尚未归去,俯仰于天地之间,沉浮于湘波之上,他不禁想起楚地古老的传说和屈原《九歌》中的“云中君”。
“云中君不见,竟夕自悲秋”,点明题目中的“怀古”,而且以“竟夕”与“悲秋”在时间和节候上呼应开篇,使全诗在变化错综之中呈现出和谐完整之美,让人寻绎不尽。
从这首诗可以看到,清微婉约的风格,在内容上是由感情的细腻低回所决定的,在艺术表现上则是清超而不质实,深微而不粗放,词华淡远而不艳抹浓妆,含蓄蕴藉而不直露奔迸。马戴的这首诗,可说是晚唐诗歌园地里一枝具有独特芬芳和色彩的素馨花。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8154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3月8日 05:43
下一篇 2023年3月8日 05:43

相关推荐

  • 苏轼《刚说》原文及翻译

    苏轼《刚说》原文及翻译   导语:苏轼的文学思想是文、道并重。他推崇韩愈和欧阳修对古文的贡献,都是兼从文、道两方面着眼。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苏轼《刚说》原文及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

    2023年1月5日
    280
  • 文言文练习及答案

    文言文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文公伐原①,令②以三日之粮。三日而原不降,公令疏军③而去之。谍④出曰:“原不过一二日矣!”军吏以告,公曰:“得原而失…

    2023年1月9日
    215
  • 刘辰翁《永遇乐·璧月初晴》

    刘辰翁 余自乙亥上元,诵李易安《永遇乐》,为之涕下。今三年矣,每闻此词,辄不自堪,遂依其声,又托之易安自喻。虽辞情不及,而悲苦过之。 璧月初晴,黛云远淡,春事谁主?禁苑娇寒,湖堤倦…

    2023年5月7日
    232
  • “樗散生者,钱塘人,李氏名诇,字孟言”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樗散生传 [明]宋濂 樗散生者,钱塘人,李氏名诇,字孟言。少受学越人杨君廉夫,负气尚节,善为诗。卖药金陵市中,名其室曰樗亭,而自号为樗散生。市人病者趋其门,买药无不与,所与必善,人…

    2023年1月2日
    253
  • 文言文教学体会

    文言文教学体会   文言文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诵读古代诗词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汲取文言文中有生命力的语言材料和表现手法,丰富现代语文…

    2022年11月22日
    259
  • 文言文《童趣》译文及赏析

    文言文《童趣》译文及赏析   童趣   清代:沈复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

    2023年1月6日
    26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