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论》读后感与《实践论》心得体会1000字:
《矛盾论》和《实践论》是毛主席在1937年撰写的两部重要著作,它们的写作目的具有高度一致性,都是为了克服存在于中国共产党内的严重的教条主义思想,它们是内在统一的有机整体,是毛主席哲学思想的代表作。
毛主席在两部著作中通过列举大量事例,阐述了深刻的哲学原理,有理有据地批判了教条主义者,对中国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完两部著作后,我受益匪浅、若有所思,但由于自己的阅历有限,且文中的知识点太密集,难以整理出条理清晰的思路,接下来想尝试用浅显的方式复习一下著作中的部分内容,帮助自己理解并加深记忆。
老子云:“治大国,若烹小鲜。”换言之,烹小鲜也若治大国,今天就以学习做菜为例,学习《矛盾论》和《实践论》中阐述的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和认识论。
一、善于观察,抓住阶段性主要矛盾
当局者迷,在我刚刚开始学习做清蒸罗非鱼这道菜的时候,脑子里是乱的,不知道从什么地方下手。静下心来想,矛盾是有普遍性的,每个阶段都有矛盾,而且矛盾也是有特殊性的,不同事情、不同时期的矛盾也都不尽相同。在初步学习做这道菜的阶段,主要矛盾就是要把鱼做熟、能吃就行。确定了主要矛盾,就需要具体开始构思,做好这道菜需要哪些步骤,哪些内因、外因会影响这道菜。内因是根本的,就像食材的选择,选对食材、选好食材才能做出一道好菜,所以就要去买新鲜、质量好的罗非鱼、葱、姜等原料。
二、发展眼光,及时关注矛盾的变化
在学习做清蒸罗非鱼的过程中,会存在不同的阶段,初学的时候只要把鱼做熟就能填饱肚子,也就解决了主要矛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做过很多次清蒸罗非鱼之后,就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这个问题,因为主要矛盾可能发生了变化,从能否做熟变成了能否做得美味。·在其他领域也一样,矛盾总是在动态的改造和转化的,需要我们用发展的眼光去判断,去分析,去学习,从而找出最适合的方式和方法,而不是只会照搬照抄,只会遵守教条。
三、忠于实践,探寻真理性的标准
当然在学习做清蒸罗非鱼的过程中,我们会去学习很多的理论,收集很多的攻略,也可能会因此陷入光说不干的错误泥沼中。但是,没有实践的理论往往是苍白无力的,甚至是脱离实际的,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向有实践经验的人请教,并自己亲自动手做,在实践中学,在实践中分析,在实践中反思,才会通过实践得到提高。
毛主席的两部著作内容深奥、知识密集且有理有据,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也会反复学习,并将理论运用于工作与生活中,不犯教条主义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