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这两句写的是惊飞的孤雁飞经长安上空的情景——清冷的月光映照着宫中高耸的金铜仙人,空中飘过孤雁独飞的身影;失宠者幽居的长门宫,灯光暗淡,传来数声孤雁的哀鸣,更显出冷寂和孤孑。以汉喻唐,通过这幅清冷孤寂的孤雁南征图,反映出那个衰颓时代悲凉的气氛,月明灯暗,影孤啼哀,境界冷漠。使人感到居住在深宫中的皇帝,不但无力、也无意拯救流离失所的边地人民。诗句含蓄隐晦,隐含着讽意和不满。

出自杜牧《早雁》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
莫厌潇湘少人处,水乡菰米岸莓苔。

【注】①仙掌:皇宫求仙时以铜铸人托盘承露的一种设施。
②长门:汉代宫殿之名,这里指朝廷。③菰(gū):草本植物,果实可食用。

译文1:
     八月边地回鹘士兵拉弓射箭,雁群为之惊飞四散哀鸣连连。
     月明之夜孤雁掠过承露仙掌,哀鸣声传到昏暗的长门宫前。
     应该知道北方正当烽烟四起,再也不能随着春风回归家园。
     请莫嫌弃潇湘一带人烟稀少,水边的菰米绿苔可免受饥寒。

译文2:
    中秋时节金河胡虏弓弦拉开,早雁惊飞四散云外叫声凄哀。仙人掌边月明时孤影掠过,长门宫内暗处几声传来。要知胡骑仍在纷扰,岂随春风一一回归?请不要厌弃南国潇湘人烟稀少地,那里水中多菰米岸边也长着莓苔。

赏析
《早雁》是唐代文学家杜牧的诗作。唐武宗会昌二年(842年)八月,北方回鹘族乌介可汗率兵南侵,引起边民纷纷逃亡。杜牧时任黄州(今湖北黄冈)刺史,闻此而忧之,因写下此诗。
此诗采用比兴象征手法,借雁抒怀,以惊飞四散的鸿雁比喻流离失所的人民,对他们有家而不能归的悲惨处境寄予深切的同情;又借汉言唐,对当权统治者昏庸腐败,不能守边安民进行讽刺。全诗通篇无一语批评执政者,但在秋天就设想次年春天胡骑还在,则朝廷无力安边之意自明。风格婉曲细腻,清丽含蓄,为杜牧诗中别开生面之作。

此诗通篇为咏物体。首联想象鸿雁遭射四散的情景。这两句生动地展现出一幅边塞惊雁的活动图景:仲秋塞外,广漠无边,正在云霄展翅翱翔的雁群忽然遭到胡骑的袭射,立时惊飞四散,发出凄厉的哀鸣。“惊飞四散哀”五个字,从情态、动作到声音,写出一时间连续发生的情景,层次分明而又贯串一气,是非常真切凝炼的动态描写。
     颔联续写“惊飞四散”的征雁飞经都城长安上空的情景。汉代建章宫有金铜仙人舒掌托承露盘,“仙掌”指此。清凉的月色映照着宫中孤耸的仙掌,这景象已在静谧中显出几分冷寂;在这静寂的画面上又飘过孤雁缥缈的身影,就更显出境界之清寥和雁影之孤孑。失宠者幽居的长门宫,灯光黯淡,本就充满悲愁凄冷的气氛,在这种氛围中传来几声失群孤雁的哀鸣,就更显出境界的孤寂与雁鸣的悲凉。“孤影过”、“数声来”,一绘影,一写声,都与上联“惊飞四散”相应,写的是失群离散、形单影只之雁。两句在情景的描写、气氛的烘染方面,极细腻而传神。透过这幅清冷孤寂的孤雁南征图,可以隐约感受到那个衰颓时代悲凉的气氛。诗人特意使惊飞四散的征雁出现在长安宫阙的上空,似乎还隐寓着微婉的讽慨。它让人感到,居住在深宫中的皇帝,不但无力、而且也无意拯救流离失所的边地人民。月明灯暗,影孤啼哀,整个境界,正透出一种无言的冷漠。
     颈联又由征雁南飞遥想到它们的北归。大雁秋来春返,故有“逐春风”而回的设想,但这里的“春风”似乎还兼有某种比兴象征意义。据《资治通鉴》载,回鹘侵扰边地时,唐朝廷“诏发陈、许、徐、汝、襄阳等兵屯太原及振武、天德,俟来春驱逐回鹘”。问题是:朝廷上的“春风”究竟能不能将流离异地的征雁吹送回北方呢?大雁还在南征的途中,诗人却已想到它们的北返;正在哀怜它们的惊飞离散,却已想到它们异日的无家可归。这是对流离失所的边地人民无微不至的关切。“须知”、“岂逐”,更像是面对边地流民深情嘱咐的口吻。两句一意贯串,语调轻柔,情致深婉。这种深切的同情,正与上联透露的无言的冷漠形成鲜明的对照。
     流离失所、欲归不得的征雁,它们的归宿是:“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相传雁飞不过衡阳,所以这里想象它们在潇湘一带停歇下来。诗人深情地劝慰南飞的征雁不妨暂时安居潇湘一带。诗人在无可奈何中发出的劝慰与嘱咐,更深一层地表现了对流亡者的深情体贴。由南征而想到北返,这是一层曲折;由北返无家可归想到不如在南方寻找归宿,这又是一层曲折。通过层层曲折转跌,诗人对边地人民的深情系念也就表达得愈加充分和深入。“莫厌”二字,耽心南来的征雁也许不习惯潇湘的空旷孤寂,显得蕴藉深厚,体贴备至。
     这是一首托物寓慨的诗。通篇采用比兴象征手法,表面上似乎句句写雁,实际上,它句句写时事,句句写人。风格婉曲细腻,清丽含蓄。而这种深婉细腻又与轻快流走的格调和谐地统一在一起,在以豪宕俊爽为主要特色的杜牧诗中,是别开生面之作。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9036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3月23日 00:18
下一篇 2023年3月23日 00:18

相关推荐

  • 诗词鉴赏之即事感怀诗

    即事感怀诗即事感怀,指的是诗人就某件事发表自己的议论,抒发自己的感慨。这类诗作题材广泛,诗人往往是兴之所至,妙手偶得,多有一些佳句。 首先,要欣赏即事感怀诗的“事&rd…

    2023年4月10日
    230
  • 《夏日游南湖》

    谢  麴尘裙与草争绿, 象鼻筩胜琼作杯。 可惜小舟横两桨, 无人催送莫愁来。 南湖,在今江西抚州市附近。“麴尘裙与草争绿”,麴,为酒曲,麴尘是酒曲上所生的菌,色淡黄,所以诗歌中往往…

    2023年5月15日
    227
  • 《北山移文》文言文赏析

    《北山移文》文言文赏析   【作品介绍】   《北山移文》是孔稚珪guī的代表作。孔稚珪,字德璋,会稽郡山阴县人,生于南朝宋文帝元嘉二十四年(447年),卒于南朝齐和帝中兴元年(5…

    2023年1月11日
    196
  • “王绂,字孟端,无锡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王绂,字孟端,无锡人。博学,工歌诗,能书,写山木竹石,妙绝一时。洪武中,坐累戍朔州。永乐初,用荐,以善书供事文渊阁。久之,除中书舍人。 绂未仕时,与吴人韩奕为友,隐居九龙山,遂自号…

    2022年12月31日
    271
  • 文言文《爱莲说》译文及注释

    文言文《爱莲说》译文及注释   《爱莲说》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文言文,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文言文《爱莲说》译文及注释,欢迎大家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译文   水上、陆地上各种…

    2023年1月5日
    260
  • 《魏武捉刀》文言文翻译

    《魏武捉刀》文言文翻译   《魏武捉刀》是《世说新语·容止》中的一篇故事,以下是小编搜索整理一篇《魏武捉刀》文言文翻译,欢迎大家阅读!   原文   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

    2023年1月8日
    28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