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谁流下潇湘去的意思(为谁流下潇湘去全文分享)

你可曾见过这样的景色——

弥漫的大雾,朦胧的月色,隐去了楼台,渡口显得迷茫难辨。无论怎样寻找,也看不见理想的桃花源。

这就是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开篇时为我们营造的意境与氛围,恍若进入了一个梦幻般的世界。

《踏莎行·郴州旅舍》全词内容是:“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这首词名为“郴州旅舍”,是秦观被贬于郴州时所作。秦观作此词时是什么样的心情与心境,词中已经表达得淋漓尽致。这首词写得细腻委婉,忧伤是其主旋律。虽然不乏深沉哀怨,但却不失含蓄,历来为人们所喜爱。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评价说:“少游词境最为凄婉,至‘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则变而为凄厉矣。”此外,王国维还认为“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是“有我之境”的代表。

什么是“有我之境”呢?既然有“有我之境”,那么肯定就有“无我之境”,这些都是王国维提出来的。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说:“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意思是有我之境,是用自己的眼光来看事物,所以物我都带有我自己的主观色彩。无我之境,是忘记了自我,用物去看待物,所以不知道自身是什么也不知道外物是什么。

王国维说“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是“有我之境”的代表,还真是一点儿也没有说错,无论是雾失楼台,还是月迷津渡,那个唯美梦幻的世界,都跟随他一起回味着一份凄凉的唯美。

王国维欣赏的是“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苏轼却钟爱最后两句“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这两句,好像词人在对郴江说:“郴江啊,你本来是围绕着郴山而流的,为什么却要老远地向北流向潇湘呢?”这一问,又不知引出了多少文人对于秦观命运的人生感悟。

公元1100年,秦观去世,苏轼听闻后悲伤不已,将“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写在扇子上,还在扇子背面写下“少游已矣,虽万人何赎!”的跋语。是啊,少游走了,就算再来一千个人一万个人,又有谁能代替他呢?

苏轼为何要将这两句词书于扇面呢?清初诗人、文学家、诗词理论家王士祯说:“高山流水之悲,千古而下,令人腹痛!”“高山流水”就是答案。

秦观是“苏门四学士”之一,是苏轼的门生,相当于苏轼的学生。“苏门四学士”是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四人合称。在“苏门四学士”中,苏轼最欣赏的就是秦观。作为一位门生,其词中之句能让老师书于扇面以志不忘,也是一段千古佳话。

在《踏莎行·郴州旅舍》中,秦观将天涯沦落的哀伤直接倾诉出来,在抒情方式上确实接近苏轼,可是他没有苏轼的那份超然,达不到苏轼“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心境。

在宋代词人中,如果想要读懂秦观,这首《踏莎行·郴州旅舍》不可不读。只有读了这首词,你才会明白,秦观那时候在郴州的凄凉断肠;只有读了这首词,你才会明白,人的一生会有太多太多的无奈。

在婉约词派中,或者说在宋词史上,秦观都是一位大家,他的词对后来的周邦彦和李清照都影响很大。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904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2年11月29日 13:06
下一篇 2022年11月29日 13:06

相关推荐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