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天下为公》读后感2000字

重建共同体社会主义——读《天下为公》读后感2000字:

在真正的共同体的条件下,各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己的自由。——马克思、恩格斯

迄今的人类历史,不过是共同体构建、分化、冲突、演进的历史。人类社会共同体需要处理三个基本的问题:一是共同体内部成员的协调问题,二是共同体与大自然关系问题,三是不同共同体之间关系问题。

现在的世界大体可分为两种体系: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88从1949年开始进行社会主义革命,而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也标志了中国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什么中国并没有学习美国等国家实行在当时表现出巨大发展潜力的资本主义制度呢?我认为,一方面是因为先前已经进行过一系列的资本主义探索,但是都以失败告终;另一方面,《天下为公》一书中提到,中国文明深处所推崇的是“师生辩证法”,即不把人当作某种具有恒常不变特质/属性的抽象体,而始终将人看作具备高度主观能动性、以自我实践改造着世界及自身的实践主体。资本主义从根本上追逐的是利益的无限积累的特性,从而把人看作是获取利益的工具,有权有势的群体不断压榨无权无势群体。但是,终有一天所追逐的利益会超越其体系自身所能容纳的边界,将自身推向共同体的反面,使得资本主义变成少数人的盛宴,多数无权无势的人反抗,最终引来它的总体性危机。

从根本上讲,社会主义是一种生活方式,强调的是社会本位、集体本位。卢卡奇认为,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社会主义就是通过人的意识或社会自我规定来掌握控制人类的进化。列宁也曾极深刻地提出,人民自身无法作为一个有力量的整体对抗腐朽的制度,它需要由一个更强大、更有组织的政党来加以领导。在当代中国,这个政党无疑就是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承担着作为领导力量的使命,党的领导和人民民主是双向塑造的辩证关系。人民的主体性虽然是本具的,但是它的现实化却离不开党的领导。同时,从另一方面来说,恰恰是通过了党的领导,人民才被组织起来,才有了集体意志、集体目标与集体行动,才获得了改变自身命运的主动性。党领导人民建立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并不是最终目的,而是为了通过掌握国家政权来改造经济基础,为人的自由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化创造好的条件,把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社会主义的核心是平等的觉悟,觉悟的平等:社会主义所追求的平等是建立在觉悟之上的平等,非同于一般算术意义上的同质的平等,而是充分体认差异、超越普遍-特殊之二元对立、和而不同又殊途同归意义上的平等。社会主义的真正实现,需要具备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必要条件,一是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二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精神境界的极大提升。

如习近平主席所言,“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资本主义制度在发展生产力的过程中,非本意地使劳动异化:既没有满足社会的真实需要(需要的人买不起),又损害了人的健康和快乐,导致一种资本和劳动者“双输”的局面。为了避免这种局面,我们一方面要提高人民的积极自由(不但是没有限制,而是要赋予人做某件事情的能力),另一方面要让劳动者自己掌握资本,消灭雇佣劳动,同时让自愿的分工取代自发的分工。实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我国供给能力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物质文化和生态环境需要,从而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

中国是一个“复杂”的国家,距离城乡一体化还有一定的距离,但是我们需要明确的一点是,农村并非“底层”,而是充满多种可能性的战略空间。读后感www.simayi.net中国存在一个庞大的受保护的农村,并非现代化之耻,而是现代化之幸。中国共产党探索的“民主”,很重要的经验就是调动和发挥基层士兵和群众的主动性、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实质是,要吃透党和人民、干部和群众之间的“师生辩证法”。

社会主义运动在某种程度上是资本主义的“反向运动”,我认为,中国要想更好地发展,就需要重建共同体社会主义。重建共同体社会主义就是建立新社会主义,新社会主义不是替代资本主义,而是在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的基础上吸纳资本主义合理因素的共同体社会主义,是吸纳资本逻辑并驾驭资本的社会主义。

21世纪是一个属于社会主义的新世纪,人类终将告别“冒充的共=同体”对同类的掠夺阶段,走向真正的共同体,走向自由人共同体的社会。全世界劳动者联合起来!作者:黄雅莹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9076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3月23日 11:13
下一篇 2023年3月23日 11:13

相关推荐

  • 寂寞最珍贵作文500字

    树苗总有参天的一天,鸟儿总有飞翔的一天,花儿总有绽放的一天,而我们,总有自己独立的一天。 我真正独自一个人出远门,是在我二年级的时候――差不多就属于那种“八岁,一个人去旅行”的状态…

    2024年8月4日
    150
  • 《浪食记》读后感2000字

    《浪食记》读后感2000字: 关于美食的文章总是最能吸引我的注意力,汪曾祺、蔡澜都是极会写美食的作家,图书馆偶遇王恺的《浪食记》封皮正面有梅菜扣肉的图片,以葱花点缀,封皮背面王恺云…

    2023年3月22日
    265
  •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1000字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1000字: 《平凡的世界》第三部,此书全景式地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

    2023年3月13日
    224
  • 读《双城记》有感700字

    到哪里放得下这颗心――读《双城记》有感  伦敦和巴黎是狄更斯的《双城记》里的两个主角。书名像是描写一场阴谋,有点“双面人生”的意思,然而这种解读真是错的彻底. …

    2023年6月13日
    244
  • 读死亡线上的新生有感500字

    红军长征路上发生了一个又一个的感人故事,我读了一故事叫死亡路上的新生。 这个故事讲了红军过草地时,自然和物质十分恶劣。不计其数的沼泽,变化无常的天气,饥饿何疾病,夺去了许多人的生命…

    2024年4月18日
    180
  • 《给妈妈帮忙》读后感300字

    成长,是用一路的跌跌撞撞,成就最终的游刃有余。 每个孩子都想帮分担一些家务,自己就会觉得自己很棒!还能得到的大拇指。 每一次,孩子给妈妈帮忙时,经常帮的都是倒忙,比如说书中的一个叫…

    2024年7月12日
    16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