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全诗翻译赏析

“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出自王勃《江亭夜月送别二首》之一
【其一】
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
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

【其二】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注释
⑴巴南:地名,在今重庆市。
⑵横:横亘。
⑶塞北:指长城以北。亦泛指我国北边地区。
⑷津亭:古在渡口建亭,供旅客休息。津,渡口。
⑸泣:哭泣。
⑹离群:离开同伴。
⑺乱烟:凌乱的烟雾。
⑻笼:笼罩。
⑼碧砌:青石台阶。
⑽飞月:悬在高空的月亮。
⑾掩:掩盖,掩映。
⑿江山:江水和高山。

参考译文
长江远远地送走了从巴南来的流水,大山横亘,仿佛嵌入了塞北的云层。秋天明月夜,在这渡口亭子里,谁见过在离别时哭哭啼啼的呢?

【其二】
乱糟糟的烟雾笼罩着青绿的台阶,高高的月亮照耀着江亭的南门。离亭的门关闭着,周围寂静无声;今夜里大江与高山都显得那么凄凉。

赏析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是唐代诗人王勃的组诗作品,共两首,都是五言绝句。这两首诗以江、山、亭、月、夜为主要意象,描绘了江边月夜送别的情景,把送别的孤寂怅惘之情融化入景色的描写之中,句句透露着离别的伤感与痛苦,表达了作者独有的内心感受。诗的妙处在于这融化的手法运用得浑然无迹,从而使诗篇见空灵蕴藉之美。

两诗合看,大致可知写诗的背景,即送客之地是巴南,话别之所是津亭,启行之时是秋夜,分手之处是江边,而行人所去之地则可能是塞北,此一去将有巴南、塞北之隔。

第一首诗最后用“谁见泣离群”一句来表达离情,写得比较平实浅露,缺乏含蓄深婉、一唱三叹的韵味,沈德潜也不得不指出其用意“未深”;而在写景方面,“山横塞北云”一句写的是千里外的虚拟景,没有做到与上下两句所写的当前实景水乳交融,形成一个完美和谐的特定境界,因而也不能与诗篇所要表达的离情互为表里,收到景与情会的艺术效果。而在艺术上达到了这一要求的,应当推第二首。在这诗中,诗人的离情不是用“泣离群”之类的话来直接表达的,而是通过对景物的描绘来间接表达。诗人在江边送走行人后,环顾离亭,仰望明月,远眺江山,感怀此夜,就身边眼前的景色描绘出一幅画面优美、富有情味的江边月夜图。通首诗看来都是写景,而诗人送别后的留连顾望之状、凄凉寂寞之情,自然浮现纸上,是一首寓情于景、景中见情的佳作,兼有耐人寻味的深度和美感。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9358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3月28日 00:09
下一篇 2023年3月28日 00:09

相关推荐

  • 高三语文文言文实词全解-鄙兵病察朝

    高三语文文言文实词全解-鄙兵病察朝   鄙   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边界地方)   2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庸俗,浅陋,鄙俗)   3鄙人不知忌讳。(鄙人,复合…

    2022年11月28日
    284
  • 八佾离娄下比较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八佾离娄下比较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   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篇第三》)   孟子…

    2022年12月6日
    237
  • 病忘文言文翻译

    病忘文言文翻译   病忘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文言文,以下是小编收集的相关信息,仅供大家阅读参考!   《病忘膏肓》   齐有病忘者,行则忘止,卧则忘起。其妻患之,谓曰:闻艾子滑稽多智…

    2023年1月8日
    301
  • 杨维桢《题春江渔父图》阅读答案

    题春江渔父图 杨维桢 一片青天白鹭前,桃花水②泛住家船。 呼儿去换城中酒,新得槎头缩项鯿③。 【注】 ①杨维桢:元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考中进士后历任台县尹、建得路总管推官等职。元…

    2023年4月10日
    229
  • “今日已从愁里去,明年更莫共愁来”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今日已从愁里去,明年更莫共愁来”这两句是说,春日匆匆来又匆匆去,今番归去已给人留下了愁怨,但愿明年不要再和愁一起来。送春而言愁,乃当前之愁,希冀明年莫共愁…

    2023年3月24日
    215
  • 李益《从军北征》王昌龄《从军行(其二)》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从军北征 李益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 碛①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注]①碛:沙漠。 从军行(其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

    2023年4月9日
    21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