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读后感400字

乡土中国读后感400字

曾看到对《乡土中国》内容概括的一句话:“前现代中国的国情咨询报告”,简短又准确的提炼。《乡土中国》中用几个关键的字眼囊括了中国社会演变历程与特征,“土”、“愚”、“私”、“感情”、“人治”、“讼师”、“血缘”、“权利”等等概念,成为存于人情社会中不可忽视的本源。

作品从个人、群体与社会三个维度将乡土中国剖开再重组,其意在探索群体间如何实现互动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连结之所在为何。稳定是乡土的特征,而打破稳定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这稳定中蕴含着礼治秩序与差异格局,这是礼俗社会的特征所在。以民间习俗为基础进行社会管理并提升为一系列的社会制度,这是社会运作的常态;由习俗发展到礼制,而礼制的实施就成为了礼治,这是礼治秩序的来由,在此基础之上衍生的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人与群体乃至社会的差异格局,这个格局左右着我们的人际关系与远近亲疏,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社会秩序正常运转的法门之一。

作品中除却社会运行还包含了现代中国人感情与性格溯源。国人含蓄、逆来顺受、约束自己等优良又或是憋屈的性格是离不开“土”的本色与上述格局与秩序的影响,“土”带来了“愚”的一面,而差异格局造就“私”的群己观念,礼治社会的“无为”形成顺其自然的性格表征。研究用客观、平实的文字真实再现旧乡土社会的概貌,了解过后,兴许可以发现现今仍旧存在的一些现象和思想突然变得有理有据呢。作者:澈澈

乡土中国读后感400字

乡土中国下的身份认同,乡土中国下个体身份的认同带有浓厚的乡土中国的特点。土地带来的归属感与安全感促使一代又一代的人在某一片土地上出生、死去,世代定居的常态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复杂且纠缠不清,个体间界限如水面波纹般模糊。

举目皆亲朋,孩童在熟人的目光下成长,价值追求也在别人的审视中实现或推翻,但乡土中国下自我身份及意义却并非完全需要等待他人来定义。·这就是与西方罪感文化以及日本耻感文化全然不同的中国“礼”文化的产生有关——人既不是背负着原罪无法摆脱现状,也不是在隐私与公共状态下性格的矛盾转换,“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治国修身的“礼”将内与外结合,也肯定主观能动性对价值的创造和对自我的超越。

“礼”是公共规则,遵守“礼”才有合式、得体的行为,才能在客观上得到“熟人”社会的认可;但“君子”守礼,不只是在外人面前,还在自己面前,以道德的、体面的姿态获得尊严;另一方面,守“礼”即守秩序,服从社会秩序所直接带来的便是地位的提升以及社会意识形态下理想的实现。因此,在“礼治”下的乡土社会中,身份的认同受到由内而外多方面的影响。作者:一飞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9438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3月29日 10:39
下一篇 2023年3月29日 10:39

相关推荐

  • 美丽的七色花读后感400字

    今天我读了七色花这篇文章。我觉得这篇文章写的非常好,也非常的有启发。 这篇文章讲的是一个叫珍妮的小女孩迷路了,她非常的着急 正在在着急的时候遇到了一位老。老慈祥的看着珍妮,送给了珍…

    2024年7月27日
    167
  • 我生日的那一天

    这是一篇小学六年级800字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人们常说:孩子的生日就是母亲的难日。母亲冒着生命危险把我带到这个世界上,又含辛茹苦地把我抚养大,从一个嗷嗷待哺…

    2023年2月10日
    255
  • 读《动物之谜》有感500字

     快到六一了,向我们推荐了一套书,名为《世界之谜》。我也给我买了一套当作六一节的礼物送给我。这套书我一看就喜欢的爱不释手。我尤其喜欢其中的一本――《之谜》。 这本属分为水…

    2024年4月30日
    170
  • 读《一路向前》有感800字

    咖啡的香气散开,人们只见到了星巴克的光辉,又有谁读懂了那一段奋斗的岁月?霍华德・舒尔茨(本书作者)领导的星巴克有过困难,有过喜悦,不管什么他们总是像这本书的书名一样《一路向前》。 …

    2024年6月16日
    193
  • 忘不了那处沿途风景

    这是一篇初中初二800字作文,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我本是去写生画画的,没想到却误入了世外桃源。 ——题记 一日,和母亲去公园游玩,看见一群…

    2023年2月9日
    265
  • 《心灵岛上的灯塔》读后感500字

    读了《心灵岛上的灯塔》这本书后,我非常震憾:众明星、伟人的背后,都有这么一段感人的故事! 赢得的风光遮掩了他们经受过的辛酸。谁晓得,林肯上任美国第十六任总统之前,竟会家境贫寒,早亡…

    2024年4月2日
    18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