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读后感600字:
读一本书就像认识一个人,不管别人如何天花乱坠的给你推荐,喜不喜欢还是你自己的事。
之所以这次没有叫《书评——什么什么》,是因为我读完后并不喜欢这本书,我怕是我深度不够读不懂,所以就叫做“读后感”吧。
这本书的作者是茅盾先生,小说以1930年5、6月间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上海为背景,以民族资本家吴荪甫为中心,描写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各种矛盾和斗争。
我觉得在特定的时期是需要特定的书,这本书就属于这类。国家危难而作者又有一腔爱国热血,在写作时也难免把情绪带入其中,比如书的后半段,感叹号的使用明显加多,这种情绪化的写作我是不认同的。既然是小说,那么你便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把故事讲出来即可,没必要带着主观情绪。
其次,通读全书能看出来作者的野心不小,书中涉及很多人物以及群戏,给我印象深刻的只有一段,其他的包括人物性格塑造的都不是很鲜明,甚至有的人物有相似的感觉。作者的野心并没有很好的实现,难免让人有些失望。
我想,无论书籍还是影视作品都存在“政治正确”这个问题。尤其是在今天,凡是涉及到表达爱国情绪的电影或书籍时,大家都在冷嘲热讽。比方说“爱国绑架”、“政治正确”,有的人企图用这些词汇来表达自己“特立独行”的性格。我倒认为,“政治正确”没什么问题,但是站在一个读者观众的角度,我自然希望看到的作品是洞察人性的,而不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作者:于浩写字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