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江上渔者》阅读答案及赏析

江上渔者    
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注释】
①渔者:捕鱼的人。②但:只。③鲈鱼:一种头大口大、体扁鳞细、背青腹白、味道鲜美的鱼。

1.这首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2.联系《岳阳楼记》的名句,说说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1、对比,岸上人来人往,只想着鲈鱼的美味,船上渔民风里来浪里去:通过两幅画面的对比,反映了渔民劳作的艰辛,表达了对“江上往来人”的规劝。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渔人疾苦的同情,这是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一个写照。

作者:
范仲淹(989年-1052年),字希文。死后谥号文正,史称范文正公。为北宋名臣,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思想家,祖籍邠州(今陕西省彬县)。有敢言之名,曾多次上书批评当时的宰相,因而三次被贬。宋仁宗时官至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幼年丧父,对下层人民的痛苦感受较深。有《范文正公集》传世。

赏析:
《江上渔者》是宋代诗人范仲淹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的小诗指出江上来来往往饮酒作乐的人们,只知道品尝鲈鱼味道的鲜美,却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打鱼人出生入死同惊涛骇浪搏斗的危境与艰辛。全诗通过反映渔民劳作的艰苦,希望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注意,体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这首语言朴实、形象生动、对比强烈、耐人寻味的小诗,反映了渔民劳作的艰辛,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注意。
首句写江岸上人来人往,十分热闹。次句写岸上人的心态,揭示“往来’的原因。后二句牵过的视线,指示出风浪中忽隐忽现的捕鱼小船,注意捕鱼的情景。鲈鱼虽味美,捕捉却艰辛表达出诗人对渔人疾苦的同情,深含对“但爱鲈鱼美”的岸上人的规劝。“江上”和“风波”两种环境,“往来人”和“一叶舟”两种情态、“往来”和“出没”两种动态强烈对比,显示出全诗旨在所在。
表现手法上,该诗无华丽词藻,无艰字僻典,无斧迹凿痕,以平常的语言,平常的人物、事物,表达不平常的思想、情感,产生不平常的艺术效果。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9785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4月4日 04:01
下一篇 2023年4月4日 04:01

相关推荐

  • 吴文英《莺啼序·春晚感怀》

    吴文英 春晚感怀 残寒正欺病酒,掩沉香绣户。燕来晚、飞入西城,似说春事迟暮。画船载、清明过却,晴烟冉冉吴宫树。念羁情、游荡随风,化为轻絮。 十载西湖,傍柳系马,趁娇尘软雾。溯红渐、…

    2023年5月7日
    213
  • “李愚,字子晦。渤海无棣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李愚,字子晦。渤海无棣人也。愚童龀时,谨重有异常儿.年长方志学,遍阅经史。为文尚气格,有韩、柳体。厉志端庄,风神峻整,非礼不言,行不苟且。 属关辅乱离,与宗人李延光客于山东。梁末帝…

    2023年1月1日
    309
  • “荆州刺史巴东王子响,有勇力,善骑射”阅读答案及翻译

    荆州刺史巴东王子响,有勇力,善骑射,好武事,自选带仗左右六十人,皆有胆干;至镇,数于内斋以牛酒犒之。又私作锦袍、绛袄,欲以饷蛮,交易器仗。长史高平刘寅、司马安定席恭穆等连名密启。上…

    2022年12月28日
    333
  • 介之推不言禄文言文翻译

    介之推不言禄文言文翻译   《介之推不言禄》选自《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文章讲介之推跟着晋文公在外流亡回国后,晋文公酬劳功臣,独独遗漏了他,他不夸功,不求赏,反而和老母隐居绵上深山…

    2023年1月7日
    257
  • 文天祥《纪闲》阅读答案及简析

    纪闲 文天祥 九十春光好,周流人鬼关。 人情轻似土,世路险于山。 俯仰经行处,死生谈笑间。 近时最难得,旬日海陵闲。 [注]①诗人于德祐二年正月二十日出使元营被拘留,至写作时正好九…

    2023年4月10日
    203
  • 《吴山图记》翻译及赏析

    《吴山图记》翻译及赏析   《吴山图》是吴县百姓送给离任县令魏用晦的纪念品,其功用相当于众多已程式化的“去思碑”。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吴山图记》翻译及赏析,欢迎阅读。   《吴…

    2023年1月5日
    23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