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干《旅次洋州寓居郝氏林亭》阅读答案及赏析

《旅次洋州寓居郝氏林亭》是唐代诗人方干旅居洋州时创作的一首诗。此诗情调上蕴含着深沉的感伤,艺术上清峭幽迥,摹写自然景物刻画极工。
旅次洋州寓居郝氏林亭①
方干
举目纵然非我有,思量似在故山时。
鹤盘远势投孤屿,蝉曳残声过别枝。
凉月照窗欹枕倦,澄泉绕石泛觞迟②。
青云未得平行去,梦到江南身旅羁。
注:①这首诗,是诗人旅居洋州时写的。洋州,今陕西洋县,在汉水北岸。
②泛觞:是一种游戏。

(1)颔联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 描写景物有什么技巧?结合全诗说说蕴含了什么样的感慨?
(2)简要分析尾联在全诗中的作用。
 (3)“蝉曳残声过别枝”这句用词十分精到,请赏析。(4分)              
(4)作者在诗中表达了哪些情感?请概括。(4分)

答案 
(1)写了鹤从高空向孤屿盘旋而下、蝉鸣不已拖着尾声飞向别的树枝的孤寂、冷清景象。运用了视觉听觉结合(或绘形绘声)的技巧。诗人眼耳并用,写出了鹤盘旋之形和蝉鸣之声,传神逼真。寄寓了怀才不遇、虽自视清高脱俗而又无可奈何的感慨。
(2)①点出内心隐痛的原因:怀才不遇、仕途不畅:旅居异地、思念故乡。
②扣诗题“旅次”(或呼应首联的“非我有”,或“故山”)。

(3)“曳”字抓住了蝉声悠长的特点,用得新颖别致,摹状精切传神,“残”字捕捉的是将止而未止的蝉声,这种鸣叫有独特的声响和音色,能诱发读者的想象。(这两个字形象地描摹了蝉在飞行过程中的叫声,不仅蝉有董氏,而且声有特色,给人以凄凉、孤寂、冷清之感。)

(4)做客他乡的孤独与悲凉;对家乡的怀念;怀才不遇的感慨;面对现实的悲叹与无奈。

二:
1、这首诗的颔联前人十分称道,被人为是齐梁以来所未有过的佳句,请简要赏析。(5分)
2、诗的尾联是怎样抒情的?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
1.这两句诗巧妙地写出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鹤从高空向孤屿盘旋而下,蝉鸣未止,拖着尾声飞向别的树枝。诗人写景寄情,以鹤蝉自况,前者脱俗,后者清高,以此喻自己空有才学,却不能凌云展翅,占枝高鸣。(3分)从写景角度而言,诗人眼耳并用,视听结合,绘形绘声,传神逼真。(2分)

2.诗的尾联直抒胸臆。诗人感叹自己仕途多阻,未能平步青云,虽然做梦都梦到江南故乡,而此身却在异地作客,语直情真,强烈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羁旅思乡的情怀。(3分)作用:①点明题旨,增强了诗歌情感的感染力;②以“身旅羁”和首句的“非我有”相照应,又回扣诗题的“旅次”二字,结构严谨。(3分)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方干旅居洋州时写的。洋州,今陕西洋县,在汉水北岸。
首句以“非我有”扣诗题“旅次”,说明举目所及都是异地之景,托出自己落泊失意、他乡作客的境遇,透露出一种悲凉的情调。次句写诗人触景而起对家乡的怀念。身处异地而情怀故乡,不难想见其失意之状和内心的苦涩。“举目”、“思量”是诗人由表及里的自我写照,抬首低眉之间,蕴含着深沉的感伤之情。
第二联写鹤从高空向孤屿盘旋而下,蝉鸣未止,拖着尾声飞向别的树枝。诗人写景寄情,即以鹤蝉自况,前者脱俗,后者清高。这是说自己空有才学,不能凌云展翅,占枝高鸣,却落得个异地依人、他乡为客的境地,犹如这鹤投孤屿、蝉过别枝一般。一个“投”字,一个“过”字,一个“孤”字,一个“别”字,寄寓着怀才不遇的身世之慨,自怨自艾,自悲自叹,却又无可奈何。
“鹤盘远势投孤屿,蝉曳残声过别枝”,这两句前人十分称道,被认为是齐梁以来所未有过的佳句。(见尤袤《全唐诗话》)从写景角度而言,诗人眼耳并用,绘形绘声,传神逼真,对蝉声的描写更有独到之处。骆宾王诗“西陆蝉声唱”,许浑诗“蝉鸣黄叶汉宫秋”,黄庭坚诗“高蝉正用一枝鸣”,都写蝉在通常情况下的鸣叫;而方干此诗,则是蝉在飞行过程中的叫声,不仅蝉有动势,而且声有特色:诗人捕捉的是将止而未止的蝉声,这种鸣叫有独特的声响和音色,能诱发读者的想象。一“曳”字用得新颖别致,摹状精切传神,前所罕见。
第三联:“凉月照窗攲枕倦,澄泉绕石泛觞迟”。前一句写月夜独处。一个“凉”字,一个“倦”字,极写诗人的冷寂凄清,孤独无聊。后一句变换场景,写饮宴泛觞的场面。泛觞是一种游戏,古时候,园林中常引水流入石砌的曲沟中,宴会时,把酒杯放置水面,任其漂浮,飘到谁的面前,就该谁饮酒。饮宴游戏,高朋满座。诗人置身于这热烈气氛之中,却神游于此情此景之外,他对着那在水池中慢慢流动的酒杯呆呆地出神,显出一幅寡言少欢的神态。“泛觞迟”的“迟”字,既写景,又出情。
这一联,以月明之夜和宴乐之时为背景,用反衬的手法,表现诗人的自我形象。上下两句场景虽然不同,人物形象如一,显示出难以消解的情怀,却又藏而不露。直到第四联,作者才将内心的隐痛全盘托出。
“青云未得平行去,梦到江南身旅羁”,意思是说:遗憾啊,仕途多阻,未能平步青云。虽然做梦都梦到江南故乡,而此身却在异地作客。末句以“身旅羁”和首句的“非我有”相照应,又回扣诗题的“旅次”二字。结构严谨。
从全诗的艺术风格来看,这一联显得过分率直而欠含蓄。不过,由于有了前面一系列的铺垫和渲染,倒也使人觉得情真意切。大概方干对自己功名不就,耿耿于怀,如鲠在喉,但求一吐为快吧。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9792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4月4日 04:02
下一篇 2023年4月4日 04:02

相关推荐

  • 木兰诗文言文对比阅读

    木兰诗文言文对比阅读   在语文阅读中,比较常见的是将内容或者形式相近两篇文章放在一起进行对比阅读。通过对比阅读,我们有目的地将其有关内容不断进行分析、比较、对照,从而在差异中使认…

    2023年1月4日
    315
  • 唐诗杂诗三首·其三意思原文翻译-赏析-作者沈佺期

    作者:沈佺期 朝代:〔唐代〕 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 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 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 杂诗三首·其三译文及注释 杂诗三首·其三译文 …

    2023年3月17日
    273
  • 《贵生》“圣人深虑天下,莫贵于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贵生 圣人深虑天下,莫贵于生。夫耳目鼻口,生之役也。耳虽欲声,目虽欲色,鼻虽欲芬香,口虽欲滋味,害于生则止。由此观之,耳目鼻口不得擅行,必有所制。譬之若官职,不得擅为,必有所制。此…

    2022年12月31日
    284
  • 文言文《虎求百兽》原文及翻译

    文言文《虎求百兽》原文及翻译   《虎求百兽》是一则家喻户晓的寓言故事,说的是狐狸凭自己的智谋逃出了虎口。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文言文《虎求百兽》原文及翻译,欢迎大家阅读,希望能够帮…

    2023年1月6日
    245
  • 韩愈《乌氏庙碑铭》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乌氏庙碑铭 韩愈 元和五年,天子曰:“卢从史始立议用师于恒,乃阴与寇连,夸谩凶骄,出不逊言,其执以来!”其四月,中贵人承璀即诱而缚之。其下皆甲以出,操兵趋哗…

    2022年12月28日
    257
  • “丈夫清万里,谁能扫一室。”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丈夫清万里,谁能扫一室。”这两句是说,大丈夫志在四海,为天下荡平祸乱,岂能只顾一家一室的安危!大丈夫气概,语意铿锵,见诗人报国之志。 出自刘希夷《从军行》…

    2023年3月29日
    49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