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对比阅读答案

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
江总【注】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②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注】 
①南朝诗人。陈亡,入长安,仕于隋。后辞官南归,此诗写于南归途中。
②盛唐边塞诗人。安史之乱中,长安沦陷,故有此诗。

1金圣叹说:“须知文到妙处,纯在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这两首诗都采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这两首诗都采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眼前为实,想象为虚,所以据诗句很容易判断出两首诗歌的后两句为虚写,前两句为实写,指出“虚写”和“实写”的内容,然后要就其表达效果作简要分析。

1【答案】 两首诗都采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都是前两句写实,后两句写虚。江诗开头两句,通过写自己心随流云南逝,形随北雁来归,写出自己南归的行踪和急切心情;后两句,想象故园菊开,强化思归、盼归之情。岑诗前两句,通过写自己强欲登高,无人送酒表现自己的孤独、失落;后两句,借对故园菊傍战场开的推想来强化对故园的思念和担忧之情,孤独、愁苦更为深沉。这种虚实结合的手法拓展了诗歌的意境,强化了诗人的情感,使之更深沉蕴藉。

2这两首诗都是五言绝句,都写了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这个节日的名称是          ,第一首写了节日中                   的习俗,第二首写了节日中             的习俗。(3分)
3.两首诗在思想感情上同中有异,不同的地方在哪里?依据是什么?(4分)  

参考答案:
2.重阳节(1分)  赏菊(1分)   登高或饮酒(1分)
3.江诗:从诗的第三句中“篱下菊”的用典(1分)可知,诗人在表达对故乡的怀想和思旧之情的同时,流露出了归隐田园(1分)的情怀。岑诗:该诗是在长安沦陷时所作,故第三句有“遥怜”(1分)二字,表现了诗人面对故乡长安遭受战乱时的痛苦之情及收复失地(1分)的渴望。

杂诗(其二)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注】江总:南朝陈诗人。陈亡,仕于隋,后辞官南归,这首诗写于南归途中。
1.上面两首诗在思想感情上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两首诗的表现手法有何异同?请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江诗更侧重思归,归心似箭。诗人在表达对故乡的想念和思归之情的同时,又流露出了归隐田园的情怀。(“归心似箭”、“归隐田园”答出其一即可)用“云”向南飘动,“北雁”南飞象征思归。“几花开”表现出诗人的急切之状、痴情之态。“篱下菊”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的典故,暗示归隐之意。王诗更侧重牵挂,运用询问的口吻,选择典型的家乡景物——梅花,表达抒情主人公的深切眷恋与牵挂。
2.相同:①都采用了借代(象征)手法,以故乡特有的风物借指(象征)故乡,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②均用问句结尾,引人深思,增强感染力。不同:①江诗侧重写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王诗重在叙事,事中蕴情。②江诗用“南云”“北雁”象征思归,含蓄委婉地表达了情感。王诗用叙家常的形式来表现眷恋,平淡质朴诗味浓郁。(意对即可)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9893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4月5日 13:19
下一篇 2023年4月5日 13:19

相关推荐

  • 文言文阅读题发展特点

    文言文阅读题发展特点   文言文阅读是中考语文试题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对我国特有的语言瑰宝——文言文的’继承学习。近三年来,北京各区中考试卷中文言文考查所占分数在6—1…

    2022年11月22日
    272
  • 《季布传》试题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布传   季布者,楚人也。为气任侠,有名于楚。项籍使将兵,数窘汉王。及项羽灭,高祖购求布千金,敢有舍匿,罪及三族。季布匿濮阳周氏。周氏曰:“汉购将军急,迹且至臣家,将军…

    2022年12月27日
    298
  • “李训,始名仲言,字子训”阅读答案及句子翻译

    李训,始名仲言,字子训。擢进士第,补太学助教。从父逢吉为宰相,以仲言阴险善谋事,厚昵之。郑注佐昭义府,仲言慨然曰:“当世操权力者皆龊龊,吾闻注好士,有中助,可与共事。&…

    2022年12月31日
    213
  • 古代诗歌鉴赏试题及答案解析

    古代诗歌鉴赏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7~18题。(8分) 绝句 王雱 霏微细雨不成泥,料峭轻寒透夹衣。 处处园林皆有主,欲寻何地看春归? 1.诗歌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

    2023年4月11日
    180
  • “柴成务,字宝臣,曹州济阴人也”阅读答案及翻译

    柴成务,字宝臣,曹州济阴人也。父自牧,举进士,能诗,至兵部员外郎。成务乾德中京府拔解,太宗素知其名,首荐之,遂中进士甲科,解褐陕州军事推官。改曹、单观察推官,迁大理寺丞。太平兴国五…

    2022年12月27日
    265
  • 《唐伯虎识破术士》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唐伯虎识破术士 有术十千唐六如,极言修炼之妙。唐云:“如此妙术,何不自为,乃贶及鄙人?”术士云:“恨吾福浅!吾阅人多矣,仙风道骨,无如君者。&r…

    2022年12月17日
    38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