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

  • 有物

    2025年1月17日
    123
  • 有序

    “序”与音乐有关系。“有序”就是“有章”。 “有物”、“有序”皆出于《易传》。《易·家人象辞》(象辞是解释卦象的,大约出于战国人之手):“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诗·烝民》:“有…

    2025年1月17日
    117
  • 3.手口

    苏轼《答谢民师书》:“孔子曰:‘言之不文,行之不远。’又曰:‘辞达而已矣。’夫言止于达意即疑若不文,是大不然。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了然…

    2025年1月17日
    106
  • 物之妙

    2025年1月17日
    80
  • 文用

    “妙”,就是精的地方;“物”,就是事理。苏东坡说,能以语文把握住事理之精妙处,就是辞达,也就是文,文的用处,在于自然。孔子说“文”,是要引经据典的,但他仍重自然。他自己能做到这方面…

    2025年1月17日
    103
  • 4.见道

    2025年1月17日
    93
  • 文以见道

    曾国藩《与刘孟客书》提到这一点。清时,汉学家、宋学家都不在乎文字工不工。曾是古文家,又对汉学、宋学留意,便想在文字与学问之间加以调停。 姚鼐本已说到考据、辞章、义理都要注意,但未予…

    2025年1月17日
    116
  • 即书言道

    汉、宋诸人所以有上述毛病,是由于崇道贬文使然。 道可从文见,亦可从人见,从人之行为见道。 就书而论道,就有两种:一是修养,一是学问。 (1)究文明道 (2)校文见道 从文字可以明道…

    2025年1月17日
    118
  • 二、沉思翰藻

    这四个字可代表魏晋以来至唐初,或竟至唐末的意念。 “沉思翰藻”,语出《文选序》:“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这里,“事”“义”两字很重要。自魏晋至唐初,表现方法上重“事”与“义”。…

    2025年1月17日
    92
  • 1.事类

    类,似也。用比喻要使比者与所比者有相似的地方,故称比喻曰:事类。

    2025年1月17日
    8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