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道古诗歌鉴赏试题及答案解析

初见嵩山  
张耒
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
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 张耒:北宋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因受苏轼牵连,累遭贬谪。
8. 作者初见嵩山是什么样的心情?这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出来的?请结合全诗简析。(5分)
9. “数峰清瘦出云来”一句妙在何处?“清瘦”有何种精神内涵?(6分)
8.【考点】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解析】题目为初见嵩山,一个字可谓题眼,就暗含了惊喜期待之情。展开描写时,先写鞍马劳顿中青山对我的开解,又写日暮时风雨天气,最后才让数峰露面,可谓千呼万唤始出来,将铺垫手法用到极致。
【答案】初见嵩山,作者的心情惊喜而又亲切。这种心情是铺垫出来的:①作者奔走风尘,全靠青山开阔情怀,所以嵩山未露面就给作者一种期待感;②接着作者运用迂回之笔,一道雨幕被拉开,最后嵩山从云层中耸现,惊喜和亲切之感扑面而来。(答出惊喜和亲切的,给2分;答出铺垫来表现的,给1分;结合全诗加以分析,每答出一点给1分。意思对即可。)
【方法点拨】解析本题一可先看标题。标题对作品而言,为眼睛,为窗口。透过标题,或能把握大意,或能感知情感。本标题中就是关键字眼。二可看抒情字眼。本诗中第二句中就是抒情字眼,蕴含着诗人的喜悦之情。
 9.【考点】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解析】第一问妙在何处主要考作用,主要鉴赏语言与表达技巧,鉴赏时要考虑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再考虑语言特点或富有表现力的词,然后分析表达效果。第二问,理解诗歌的内涵,既要理解表层义,更要挖掘深层义。
【答案】①高峻山峰在一片积云中突现,基于这种观感,作者运用了拟人手法,以清瘦形容山峰,突出山峰的高峻挺拔,造语新奇;一个字,作者运用了以动写静的手法,赋予山峰动感,使山峰与云层形成了尖耸与广阔、跃动与静态相结合的画面。②清瘦表现了作者清高独立、人格坚守的精神气质。(答出拟人手法并加以分析,给2分;答出以动写静并加以分析,给2分;答出清瘦的精神内涵,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见解,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方法点拨】(1)解释该句的意思。(2)点明手法,展开联想分析句子描述的景象。(3)点出该句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上海卷)(四)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14-16题。(8分)
春江晚景
张九龄
江林皆秀发,云日复相鲜。
征路那逢此,春心益渺然
兴来只自得,佳处莫能传。
薄暮津亭下,余花满客船。
[]①那:同渺然:广阔辽远的样子。
14.与诗歌题目中字直接照应的词语有江林”“    ”客船。(1分)
15.对本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诗用典与写实相结合,含蓄而又自然。
    B.本诗以咏物为题材,脉络清晰而且顺畅。
    C.颔联、颈联对仗工整,符合律诗的要求。
    D.全诗的语言清新淡雅,又不失朴实之风。
16.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前两联是如何表达作者情感的。(4分)
(四)
14.津亭
15D
16.本诗首联描绘了树木繁茂、落霞与夕阳交相辉映的春江晚景,色彩艳丽,含蓄地传达出作者喜悦的心情。颔联则直接抒发作者在征路上见到美景时喜出望外的心情。两联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四川卷)1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子 规【注】
[]曹伯启
蜀魄曾为古帝王,千声万血送年芳。
贪夫倦听空低首,远客初闻已断肠。
锦水春残花似雨,楚天梦觉月如霜。
催归催得谁归去,唯有东郊农事忙。
【注】子规:即杜鹃,又名蜀魄、蜀魂、催归,相传为古蜀王杜宇所化。
1)本诗第二联中的字极富韵味。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3分)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炼字,以及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的作用。解答这个字,要立足诗歌,从写法角度以及表达效果上回答。(1)答案:“空”字既传神的描绘出贪夫卷听却不得不听的矛盾之态,又形象地表达出了贪夫徒劳无奈、难以排遣的惆怅之情。
 
2)本诗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任选能表现这种情感的两个意象简要分析。(5分)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以及形象的把握。通过阅读,理解诗歌内容,把握各个意象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作者所选的意象——子规、贪夫、远客、锦水春残、楚天月光,都是为了一个目的,表达他的思乡难归。
【参考答案】
 (2)答案:本诗主要表达了思乡难归的情感。意象分析示例:①子规。子规啼声凄切,年复一年催归人,令“贪夫”“远客”无不惆怅、“断肠”,足见思乡心切、归家不易。②贪夫、远客。意指客居他乡之人。无论“倦听”还是“初闻”,都在“催归”声里“空低首”、“已断肠”,表达出了思乡难归之情。③锦水春残。春已残,花飘零,黯然失色的锦水春景,烘托出思乡难归的惆怅。④楚天月光。异乡梦醒,月光如霜,烘托出凄清冷寂的氛围,表达了思乡难归之情。

(天津卷)14. 阅读下面这首律诗,按要求作答。(8分)
野菊    
【宋】杨万里
 未与骚人当糗粮, 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 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应冷笑东篱族, 犹向陶翁觅宠光。
【注】①糗粮:干粮。首句典出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句。  ②政:通“正”
(1)       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2分)
(2)       请自选角度赏析颈联。(3分)
(3)       尾联化用了陶渊明那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3分)
【解析】第(1)题考查对诗歌中形象的把握情况。赏析诗歌中的形象,首先要立足诗歌内容,然后再结合诗中的文字。第(2)题考查诗句的赏析。其实对诗句的赏析,也要体现在对诗句中具体的字赏析。第(3)题是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和内容的理解与把握。答案参考:(1)野菊生长于山野,花色清淡,香气清馨。不因无人欣赏而减其香,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内心的高洁。
2)修辞:对偶、借代  炼字:“逢”“忙”  色彩:“碧”“黄” 情感:喜爱之情
3)采菊东篱下  率性自然  超凡脱俗
(全国新课标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思远人  晏几道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8.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5)
答:
8.【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思想感情的把握能力。
【方法点拨】解答时要联系全词词句,联系题目、作者的情况,准确把握。从题目上可以看出(思远人),可以看出是一首思念怀人之作;在写法上,借秋景、飞云、归鸿等意象来表现这一情感。
【参考答案】这首词表达了对远方行人的深切思念。首句起兴,以红叶黄花染绘出深秋的特殊色调,渲染离别的悲凉气氛,增添对远方行人绵绵不尽的思念情怀。
9就砚旋研墨临窗滴有什么关系?“红笺为无色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
答:
9.【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
【方法点拨】通过阅读,理解诗歌内容,把握各个意象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用什么研墨,用泪水也,以泪水研墨,和泪作书。思念到深处,不停流泪,泪水落到纸上,红笺因而褪去了颜色。
【参考答案】关系是:就砚旋研墨暗指以临窗滴下的泪水研墨,和泪作书。
原因是:红笺被泪水浸湿。由于情到深处,词中主人公在作书时不停流泪,泪水落到纸上,红笺因而褪去了颜色。

(浙江卷)
(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2122题。(7分)
              未展芭蕉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其一)
             (唐)钱珝                                   (金)元好问
    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21.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            状态的植物,均以             一词表达诗人的爱怜之情。(2)
    解析:还未展开    芳心
22.简要分析这两首诗的表现手法。(5分)
    解析:答案示例:第一首巧妙运用比喻,如将未展芭蕉比作未燃的蜡烛、未拆封的书札,又把它比拟成芳心未展的少女,用“东风暗拆”想象芭蕉终于展开,不仅传神,而且传达出美好的情思。第二首运用衬托、比拟、对比等手法,不仅表现了海棠的天然之美,更赋予海棠一种沉稳独立、自主自爱的品格。
    附两首诗词的简要赏析:第一首:首句从未展芭蕉的形状、色泽设喻。第二句写卷成烛状的芭蕉,最里一层俗称蕉心,诗人把未展芭蕉比成芳心未展的少女。三、四两句又另外设喻。古代的书札卷成圆筒形,与未展芭蕉相似,所以这里把未展芭蕉比作未拆封的书札。第二首:诗句运用了衬托、对比和比拟的手法写了深藏于重重新绿之中的、尚未开放而仅仅是“数点红”的海棠蓓蕾。诗人忠告它“爱惜芳心”,不要轻易地吐蕾。作者以一首海棠诗暗示、告诫自己的儿女们要稳重行事,要像海棠一样不轻易显露自己的芳心,保持自己内心的纯洁。“芳心”是一个双关词语,一层意思是海棠花的花心,另一层是儿女的爱慕之心。
 

(重庆卷)12.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鹧鸪天预报  
 [
]王    寂
秋后亭皋木叶稀,霜前关塞雁南归。晓云散去山腰瘦,宿雨来时水面肥。     
吾老矣,久忘机,沙鸥相对不惊飞。柳溪父老应怜我,荒却溪南旧钓矶。
   
 [
①亭皋:水边的平地。②忘机:消除机心。机心,巧诈之心。③沙鸥相对不惊飞:白居易诗云“有喜鹊频语,无机鸥不惊”。
1)“晓云散去山腰瘦,宿雨来时水面肥”两句写出了山水的变化,请分析其巧妙之处。(4分)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鉴赏诗歌艺术技巧的能力。内容上题干已点明——写出了山水的变化,题干主要是要结合诗歌分析其表达效果。写了什么,怎样写的?按照这样的思路来答,会更好。
答案示例: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山水的变化。写出了晓云散去后山峰的清秀,暗含着晓云弥漫时想象中山峰的壮阔;既表现出夜里下雨之后的宽阔,又暗含着下雨之前水面的窄狭。
2)作者为何说“荒却溪南旧钓矶”?(2分)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理解诗歌从诗句开始,然后从整体上思考。
答案示例:因为钓鱼是有机心之事,作者已忘机而不在钓鱼所以说荒废了旧钓矶。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10076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4月9日 01:04
下一篇 2023年4月9日 01:04

相关推荐

  • 钱载《到家作四首(其二)》阅读答案

    到家作四首(其二) 钱载 久失东墙绿萼梅,西墙双桂一风摧。 儿时我母教儿地,母若知儿望母来。 三十四年何罪限,百千万念不如灰。 曝檐旧袄犹藏箧,明日焚黄②只益哀。 注释: ①此诗作…

    2023年4月5日
    170
  • 文言文《少年游》赏析

    文言文《少年游》赏析   少年游   点评:清宵游乐归来,馀兴未已。词人感到,生活中还是有值得回味的事儿的。在王国维词中,颇有这种峻爽豪宕之作。下半阕情境俱佳。1905年作于苏州。…

    2023年1月11日
    228
  • 杀驼破瓮文言文阅读

    杀驼破瓮文言文阅读   【前言】   曩有一人,先瓮中盛谷。骆驼入头瓮中食谷,首不得出。既不得出,其人患之。有一老父来语之曰: 汝莫愁,吾教汝出,汝当斩头,自能出之。 即用其语,以…

    2022年11月22日
    212
  • “元结,后魏常山王遵十五代孙”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元结,后魏常山王遵十五代孙。结少不羁,十七乃折节向学,事元德秀。天宝十二载举进士,礼部侍郎阳浚见其文,曰:“一第慁①子耳,有司得子是赖!”果擢上第。复举制科…

    2022年12月29日
    189
  • 描写花美的诗句

    描写花美的诗句   导语:一团团一簇簇的花是那样婀娜多姿,一尘不染,娇美动人。而且那花香扑鼻,让人闻了心情舒畅。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描写花美的’诗句大全,欢迎借鉴! …

    2023年4月27日
    181
  • 文言文欣赏-好事近·渔村即事

    文言文欣赏-好事近·渔村即事   好事近·渔村即事   孙居敬   买断一川云,团结樵歌渔笛。莫向此中轻说,污天然寒碧。短篷穿菊更移枨,香满不须摘。搔首断霞夕影,散银原千尺。   …

    2022年12月3日
    22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