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执信《暮秋吟望》阅读答案及解析

秋暮吟望
赵执信
小阁高栖老一枝,闲吟了不为秋悲。
寒山常带斜阳色,新月偏明落叶时。
烟水极天鸿有影,霜风卷地菊无姿。
二更短烛三升酒,北斗低横未拟窥。
[注释]“一枝”语出《庄子·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老一枝”意为终老山林。
(1)简要赏析颔联中“常”“偏”两字的妙处。(3分)
【答案】“常”强调时间频度,将随朝暮变化的山色写为常著落日之色;“偏”字突出情态,将新月照落叶的自然现象视为有意为之。“常”与“偏”改变景物的客观性,为情造景,凸显诗人的心绪与情感。(4分)
【解析】语言风格类的题目,首先考查学生解字的能力,学生需要结合诗歌的意思先将两个目标字的大意讲出,并结合诗人的情感进行分析。比起前两年的考题,同样是考查能力层级D(鉴赏评价)的题目,回答起来更脱离格律,单纯用答题模板套作的话恐难得分,表现出四川对考生古诗文素养要求提高的趋势。
(2)本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结合全诗简要分析。(5分)
【答案】诗人看似旷达、闲淡,实则落寞、惆怅。首联即说“了不为秋悲”,诗人心境看似旷达、闲淡;中间两联寒山,落叶,霜风,残菊等意象的悲苦色调,透露出内心深处的忧伤与落寞,尾联在烛光下饮酒的长今,流露出终老山林的惆怅(4分)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情感的理解。较为简易,只要能够找出表达作者情感的词语,情感基调便能准确答出,在第二联后,诗中出现了多个凄清冷峻的意象,所以情感的主要内容是落寞的愁苦心境。加上全诗的景色描绘的寒冷凄清,便能较好回答本题。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10100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4月9日 01:10
下一篇 2023年4月9日 01:10

相关推荐

  • “春衫犹是,小蛮针线,曾湿西湖雨”的意思及全词翻译赏析

    “春衫犹是,小蛮针线,曾湿西湖雨。”的词意:我又穿上那件春天的衫, 衫上还有小蛮作的针线,西湖的雨点,曾沾湿过这件衫。 出自宋代文学家苏轼《青玉案&midd…

    2023年3月30日
    263
  • 《悬牛首卖马肉》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牛首马肉 【原文】 灵公①好妇人而丈夫饰②者,国人尽服之,公使吏禁之曰:“女子而男子饰者,裂其衣,断其带。”裂衣断带③相望而不止。 晏子见,公问曰:&ldq…

    2022年12月17日
    341
  • 苏轼《陈公弼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陈公弼传 苏轼 公讳希亮,字公弼。天圣八年进士第。始为长沙县。浮屠有海印国师者,交通权贵人,肆为奸利,人莫敢正视。公捕置诸法,一县大耸。去为雩都。老吏曾腆侮法鬻狱,以公少年易之。公…

    2022年12月17日
    337
  • 列传一三四文言文阅读

    列传一三四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邓肃,字志宏,南剑沙县人。居父丧,哀毁逾礼。   金人犯阙,肃被命诣敌营,留五十日而还。张邦昌僭位,肃义不屈,奔赴南京…

    2022年12月3日
    228
  • 古代诗歌的基本认识及发展历史

    一、古代诗歌的基本认识 1、广义相对于现代诗来说,以时间划分,古代诗词指1840年鸦片战争前的诗词作品。 2、以构成诗词的元素遵守的格律上看,古诗词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又称…

    2023年4月11日
    240
  • 文言文《登徒子好色赋》原文及翻译

    文言文《登徒子好色赋》原文及翻译   《登徒子好色赋》是宋玉写的经典文言文,宋玉是战国时楚人,屈原之后楚国著名辞赋家。下面是小编分享的文言文《登徒子好色赋》原文及翻译,欢迎大家阅读…

    2023年1月5日
    27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