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昭蕴《浣溪沙》阅读答案及赏析

浣溪沙
[唐]  薛昭蕴
红蓼渡头秋正雨,印沙鸥迹自成行,整鬟飘袖野风香。
不语含嚬深浦里,几回愁煞棹船郎,燕归帆尽水茫茫。

[注]含嚬(也作“颦”):愁眉不展。
1.词的上阕的景物描写对感情抒发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5分)
2.词的下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6分)
参考答案
1.为全词奠定了—种凄迷愁怅的基调。词的上阕描写了一片深秋野渡的凄凉景色。水边嫣红的蓼花,正在秋雨中瑟缩着,沙上成双成对的鸥迹行行远去。(作用2分,结合内容分析3分)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鉴赏文学作品景物形象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
2.词的下阕表达了女子盼归人乘船而返,却一次次希望落空以致绝望的情感。①诗人通过细节描写来体现感情。“不语含嚬”表现了女子期盼的又一次落空;“几回愁煞”说明女子已经无数次地在渡口等待了。②诗人以景结情。“帆尽水茫茫”,连“棹船郎”也不见了,更不由得生出绝望之情。(感情2分,表现手法每点2分)
【解析】该题考查的是鉴赏文学作品的思想情感及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首先要明确下阕表达的思想感情,再分析情感表达的方法。“含嚬”,“愁煞”是细节描写;结句“燕归帆尽水茫茫”是以景结情。

赏析:
薛昭蕴,字澄州,河中宝鼎(今山西荣河县)人。唐末或五代词人。擅诗词,才华出众。性轻率,恃才傲物,“每入朝省,弄笏而行,旁若无人,好唱“浣溪沙”词”。
薛昭蕴不是画家,但他的这首《浣溪沙》却给读者描绘出了一幅苍凉寂寞的秋雨渡头待人图。词的上片写沙滩上秋雨中的渡头,水边长着紫红色的蓼花,鸥迹成行,描绘出渡头的苍凉、寂寞。在这样的环境中,却孤零零地站着一个盛装的佳人。这三句给读者在听觉上的是风雨声,在视觉上的是暖色的红蓼花,成行的沙鸥足迹和盛装的佳人,在嗅觉上的是佳人和野花的芳香。
但这些并没有使画面热闹起来。秋风、秋雨、红蓼、鸥迹、孤独佳人,使人感觉到的是渡头环境的苍凉和寂寞。第三句“整鬟飘袖野风香”还给读者留下了这佳人站在渡头要干什么的悬念。“整鬟”,在这里不仅有盛装的意思,还包含着“女为悦己者容”的意思。下片“不语含嚬深浦里”承上启下。“不语含嚬”的人就是上片“整鬟飘袖”的佳人,这是承上。为什么“不语含嚬”,这是启下,也是词人安排的又一个悬念。紧接着“几回愁煞棹船郎”写佳人心事重重地皱着眉,默默地立在渡头,又不要摆渡、放舟,所以“愁煞”船夫。这里并没有有些注家所讲的要“放船自适”、“临流往返”的意思。“煞”是表示极甚之辞,不过“愁煞”在这里是“为难了”、“难坏了”的意思,愁的分量是很轻很轻的。
词的最后一句,拓开一层讲:“燕归帆尽水茫茫。”说在佳人默望中,燕子归去了,江上的征帆过尽了,剩下的只有茫茫江水。至此,方点明了怀人的主题,暗示了佳人的痴情和痛苦,也解开了上文一个又一个的悬念,结束了全词。最后一句,从表面上看来,燕归、帆尽、水茫茫,都是写景,而深含着的至真至切的怀人之情,却紧扣读者的心扉,一切都在“不语”中。这样以一个饶有余味的画面结尾,既合水乡秋景,又关人物心情,景情俱佳。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10190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4月9日 23:10
下一篇 2023年4月9日 23:10

相关推荐

  • 文言文爱情对白

    文言文爱情对白   婚前   女:你原先有过女朋友?   男: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女:死了?怎么死的?   男:山天陵,江水为竭,冬雷阵阵夏雨雪。   女:喔,是…

    2022年11月22日
    228
  • “谢尚字仁祖,豫章太守鲲之子也”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谢尚字仁祖,豫章太守鲲之子也。幼有至性。七岁丧兄,哀恸过礼,亲戚异之。八岁,神悟夙成。鲲尝携之送客,或曰:“此儿一坐之颜回也。”尚应声答曰:“坐…

    2022年12月29日
    387
  • 何大圭《小重山·惜别》阅读答案及简析

    小重山 惜别 何大圭 绿树莺啼春正浓。钗头青杏小,绿成丛。玉船①风动酒鳞红。歌声咽,相见几时重。 车马去匆匆。路随芳草远,恨无穷。相思只在梦魂中。今宵月,偏照小楼东。 【注】①玉船…

    2023年4月11日
    248
  • “杜佑,字君卿,京兆万年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杜佑,字君卿,京兆万年人。父希望,重然诺,所交游皆一时俊杰。为安陵令,都督宋庆礼表其异政,后坐小累去官。佑以荫补济南参军事、剡县丞。尝过润州刺史韦元甫,元甫以故人子待之,□不加礼。…

    2022年12月29日
    242
  • 文言文考试考点

    文言文考试考点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之、其、而、以、于、乃、虽、为、者、且、则、乎、然、与)在文章中的含义和用法。   3、理解…

    2022年11月28日
    327
  • 卜算子 聂大年

            杨柳小蛮腰,惯逐东风舞。学得琵琶出教坊,不是商人妇。  忙整玉搔头,春笋纤纤露。老却…

    2023年5月6日
    28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