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再思《[双调]殿前欢·观音山眠松》阅读答案及赏析

[双调]殿前欢·观音山眠松   
陈再思

老苍龙,避乖高卧此山中②。岁寒心不肯为栋梁,翠蜿蜒俯仰相从。
秦皇旧日封③,靖节何年种④,丁固当时梦⑤?半溪明月,一枕清风。

【注释】
①观音山:指今扬州的观音山。 ②避乖:与世迕离,避离世乱。乖,抵触。 ③秦皇旧日封:秦始皇曾登泰山,在松下避雨,封其树为五大夫。 ④靖节:指陶渊明,私谥“靖节”。其《归去来兮辞》有句:“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⑤丁固:三国吴人,任尚书时曾梦到松树生其腹上,后封大司徒。

(1)末句“一枕清风”的“枕”字用得很特别,请联系全曲,说说这个“枕”字的妙处。
(2)这首元曲整体上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1)用一个“枕”字可以突出“眠松”形象,照应题目,这株苍松,睡卧山间,看明月,听清风,超尘拔俗,婆娑潇洒;再者,用“一枕”,很容易和“梦”联系起来,清风徐徐如梦,反映出诗人置身此境,心凝神释,与万物冥合,物我融一的境界。
(2)借物喻人(托物言志);赞颂隐士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操和淡泊情怀。

注释:
观音山:疑指南京观音门外的观音山。
眠松:睡卧状的松树。
老苍龙:指古老的苍松。《格物总论》:“松树磥柯多节,皮极之粗厚,望之如龙鳞。”
避乖:元离红尘。乖,抵触。
岁寒心:松、竹、梅被称为岁寒三友,指其具有抵御严寒的意志。故常以喻在困顿中保持高尚的节操。
“翠蜿蜒”句:谓青藤缠绕在松树上,沿松树而俯仰。
“秦皇”句:《史记·秦始皇本纪》:“二十八年,(始皇)乃上泰山,立石封词祀。下风雨暴至。休于树下,因封其树为五大夫。”
“靖节”句:陶渊明,世称靖节先生。其《归去来辞》中有“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抚孤松而盘桓”等字句。
“丁固”句:丁固,字子贱,三国吴人。《吴书》记载:丁因为尚书时,曾梦见松树生于其腹上,语人云:“松字十八公也,后十八岁,吾其为公乎!”后果然官至大司徒。

赏析:
此曲借松喻人,寄寓着作者自己的人生理想。紧扣“眠松”,用曲写实又句句不离咏松,构思精巧。用拟人化手法,又善于联想,长于点染烘托,塑造完美的松树形象,也是作者所仰慕的高人的象征。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10293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4月10日 12:03
下一篇 2023年4月10日 12:03

相关推荐

  • “欲上高楼去避愁,愁还随我上高楼”的意思及全词翻译赏析

    “欲上高楼去避愁,愁还随我上高楼”的意思:我要上高楼上去躲避忧愁,但是这个忧愁还是跟着我上了高楼 出自南宋词人辛弃疾《鹧鸪天·欲上高楼去避愁》…

    2023年3月8日
    385
  • “共话世情尘蔼蔼,每嗟人事水潺潺。”的意思及鉴赏

    “共话世情尘蔼蔼,每嗟人事水潺潺。”这两句是说,友人相逢,共话人生,殊觉世态人情,如尘雾迷漫,难以看清;人世间的事,如流水一般,转眼即逝。语带牢骚,亦含失意…

    2023年3月13日
    186
  • “真德秀,字景元,建之浦城人”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真德秀,字景元,建之浦城人。四岁受书,过目成诵。十五而孤,母吴氏力贫教之。登庆元五年进士第,继试,中博学宏词科。累官起居舍人,兼太常少卿。时丞相史弥远方以爵禄縻天下士,德秀慨然曰:…

    2022年12月29日
    279
  • 文言文《富人之子》原文及翻译

    文言文《富人之子》原文及翻译   《富人之子》这篇文言文是苏轼所写的,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文言文《富人之子》原文及翻译,欢迎大家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齐有富人,家累千金。…

    2023年1月6日
    245
  • 《终不知车》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终不知车》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越①无车,有游者得车于晋楚之郊,辐②腐而轮败,輗折而辕毁,无所可用。然以其乡之未尝有也,舟载以归而夸诸③人。观者闻其夸而信之,以为车固若是,效而为…

    2022年12月6日
    306
  • 木兰诗的文言文阅读题

    木兰诗的文言文阅读题   《木兰诗》是一首北朝长篇叙事诗,讲述了一个叫木兰的女孩,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回朝后不愿作官,只求回家团聚的故事,热情赞扬了这位女子勇敢善…

    2023年1月4日
    22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