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群玉《书院二小松》杜荀鹤《小松》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书院二小松
李群玉
一双幽色出凡尘,数粒秋烟二尺鳞。
从此静窗闻细韵,琴声长伴读书人。
小 松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1.下列对这两首唐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诗首二句,扣紧题目“二小松”着笔,以“出凡尘”极言小松的神韵,以“秋烟”比况小松初生的稚嫩而翠绿的针叶。
B.“自小刺头深草里”的“刺”,一字千钧,不但准确地勾勒出小松外形的特点,而且把小松坚强不屈的性格、勇敢战斗的精神,活脱脱地勾画出来了。
C.“而今渐觉出蓬蒿”的“出”字用得精当,不仅显示了小松由小转大发展变化的情景,而且在结构上也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出”是“刺”的必然结果,也是未来“凌云”的先兆。
D.“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两个“凌云”,均指小松。小松尚幼小,和小草一样貌不惊人。如能识别出它是“凌云木”,而加以爱护、培养,那才是有识见、有意义。
2.“松”作为意象内涵丰富。下列诗句没有表达出诗人高洁品质的两项是(4分)
A.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魏晋· 刘桢《赠从第》)
B.十五从军行,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汉乐府《十五从军行》)
C.修条拂层汉,密叶障天浔。凌风知劲节,负雪见贞心。(梁·范云《咏寒松》)
D.结根生上苑,擢秀迩华池。岁寒无改色,年长有倒枝。露自金盘洒,风从玉树吹。寄言谢霜雪,贞心自不移。           (隋·李德林《咏松树》)
E.渊冰厚三尺,素雪覆千里。我心如松柏,君情复何似。(乐府民歌《子夜四时歌·冬歌》)
3.请简要赏析李诗的尾联“从此静窗闻细韵,琴声长伴读书人”。(5分)
参考答案
1.(3分) D
2.(4分)BE
3.(5分)“从此静窗闻细韵”,是写庭院里的两株小松,在微风中细韵轻送。“细韵”一词,在小松的外表、神韵之外,又写出它特有的声音,紧扣题旨,而且和“静窗”动静对照,交相映发。“琴声长伴读书人”的“琴声”紧承第三句的“细韵”,并且将它具象化。“长伴读书人”,既充分地抒发了诗人对小松爱怜、赞美的情感,同时也不着痕迹地补足了题目中的“书院”二字。语言质朴清新,句连意圆,与前面内容结合构成了一个新颖而和谐的艺术整体。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10306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4月10日 12:06
下一篇 2023年4月10日 12:06

相关推荐

  • 坐井观天文言文翻译

    坐井观天文言文翻译   《坐井观天》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二年级上册语文教科书第13课的课文,下面内容由小编为大家分享坐井观天文言文翻译,一起来看看吧!   坐井观天古文原文:   “子…

    2023年1月8日
    192
  • “倾如竹叶盈樽绿,饮作桃花上面红。”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倾如竹叶盈樽绿,饮作桃花上面红。”这两句是说,酒倾倒在杯子里,满杯都像竹叶那样绿茵茵的;端杯痛饮,面上如桃花一样泛红。前句写美酒之色,后句写饮后之态,均有…

    2023年3月13日
    186
  • 常见的20个文言文古今异义词

    常见的20个文言文古今异义词   1.行李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古义:出使的人。   2.夫人今义:尊称一般人的妻子。古义:那人。   3.爪牙今义:比喻坏人的党羽。古义:…

    2022年11月28日
    185
  • “胶州柳西川,法内史之主计仆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胶州柳西川,法内史之主计仆也。年四十余,生一子,溺爱甚至。纵任之,惟恐拂。既长,荡侈逾检,翁囊积为空。无何,子病,翁故蓄善骡,子曰:“骡肥可啖,杀啖我,我病可愈。&rd…

    2023年1月4日
    209
  • 描写赞美冬天的诗句

    描写赞美冬天的诗句   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描写赞美冬天的.诗句,欢迎大家的阅读。   1、晴浦晚风寒,青山玉骨瘦。——董以宁《卜算子·雪江晴月》  …

    2023年4月27日
    154
  • 陈观《吴公堤记》“吴公堤,古春江堤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吴公堤记 【明】陈  观 吴公堤,古春江堤也。不言春江而言今名,县令吴侯①所筑,民为是名,示不忘也。富春背山面江,下通钱塘,潮汐往来,诸水会流,每天风撼涛,奔溃激射,号为…

    2022年12月29日
    24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