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基《水龙吟·鸡鸣风雨潇潇》阅读答案及全词翻译赏析

水龙吟
刘基
鸡鸣风雨潇潇,侧身天地无刘表。啼鹃迸泪,落花飘恨,断魂飞绕。月暗云霄,星沉烟水,角声清袅。问登楼王粲,镜中白发,今宵又,添多少。
极目乡关何处?渺青山、髻螺低小。几回好梦,随风归去,被渠遮了。宝瑟弦僵,玉笙指冷,冥鸿天杪。但侵阶莎草,满庭绿树,不知昏晓。
【注】刘基(1311-1375),字伯温,浙江青田人。后辅佐朱元璋建立明朝,此词是其早期作品。
①鸡鸣:化用《诗经·风雨》“风雨潇潇,鸡鸣胶胶”。
②侧身:同“厕身”,即置身。
③刘表:东汉高平人,字景升,官荆州刺史。当时中原战乱,荆州一隅较为安宁,士民多归之。
④角:古代军中的一种乐器。
⑤王粲:字仲宣,三国时人,曾依刘表。曾作《登楼赋》抒写因怀才不遇而产生的思乡之情。建安七子之一。
⑥髻螺:妇女头上盘成螺形的发髻。此喻指山峰。
⑦冥鸿:高飞的鸿雁。
⑧天杪:杪,树木的末梢。天杪,即天边。

1.本词上片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请简要分析。(6分)
2.本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5分)

参考答案
1.①拟人。“啼鹃迸泪,落花飘恨”运用丫拟人(移情于物)的手法,作者赋予杜鹃、落花以人的情感。②借景抒情。“月暗云霄,星沉烟水,角声清袅”,月亮昏暗、星星遮隐、角声漂渺,拂晓前天色阴沉压抑,画角之声的“清袅”,抒发了作者的忧愤难平。③用典。“问登楼下粲,镜中白发,今宵义,添多少”借下粲之典,以王粲自比,感叹身世。④象征。“鸡鸣风雨潇潇”象征着元末风雨飘摇的社会形势。(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2.①滞留异地、有家难归的思乡之情和寂寞之感。②怀才不遇的苦闷和壮志未酬的悲叹。③社会动荡、国家未安的忧思之愁和前途渺茫的怅惘。(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两点给3分,答出3点给5分)

参考译文
风雨萧瑟,鸡声四起,我置身天地竟没有像刘表这样的人才,啼鸣的杜鹃流着泪,落花含着遗憾飘落下来,哀伤柔弱。月亮因天空显得昏暗,星星隐于薄雾,角声飘渺,想问问作《登楼赋》的王粲,镜子中自己的白发,又增添了多少啊。
遥望家乡在何处,青山渺茫,山峰矮小,几次美梦,都随着风儿离去了,被山峰遮住,琴瑟的弦僵住了,吹奏玉笙的手指发冷,只能遥望高飞的鸿雁在天边,没阶的莎草和蔽日的庭树,使人难辨晨昏。

赏析
《水龙吟·鸡鸣风雨潇潇》是元末明初词人刘基的一首感时伤事、自抒怀抱之作。在政治昏暗、风雨潇潇的衰世,他杰出的政治才能无以施展,高远的政治理想也无法实现。在朱元璋请他赴金陵之前,刘基已经四次出仕而又四次辞官,但又一次一次地隐而复出,虽不能为而又心有不甘,于是时常登楼远眺,感慨节序,看似流连光景,实是壮心不已。在这样的背景下,刘基写下了这首词,来感时伤事、自抒怀抱 。它最能代表刘基词“深沉勃郁,沉郁苍凉”的风格,刘基在词中托物以寄兴,抒发其为朝廷命运担忧,为个人前途而苦苦思索的郁志,有着壮心不已的英雄本色,志深而笔长。
上片用刘表、王粲事,抒写怀才不遇的郁闷。
“鸡鸣风雨潇潇,侧身天地无刘表。”起句突兀,化用《郑风·风雨》“风雨潇潇,鸡鸣胶胶”之句,“风雨”便象征乱世,“鸡鸣”便象征君子不改其度。这一句是把握词旨趣的关键,没有这一句,就可能把词理解成悲秋思乡,有了这一句,就知道词人表达的是英才思明主的“择木之意”。汉末初平三年,董卓部将李傕、郭汜在长安作乱,大肆烧杀劫掠,百姓遭殃。刘表为荆州刺史,荆州没有战乱,较为安宁,所以很多人到那里避乱,王粲因为跟刘表是同乡,两家有世交,故此去投靠他。所以这里不是一般意义地赞美刘表,而是以王粲自比的延伸。此句重笔描绘出一幅寒冷阴暗、风雨交加、鸡声四起的背景,渲染了一个风雨如晦,看不到曙光的环境,暗示元末社会风雨飘摇,动荡不安。词人感叹天地之大,竟无像刘表那样的人可以依附,流露了他的失路之悲。
“啼鹃迸泪,落花飘恨,断魂飞绕。”杜鹃,又叫杜宇、子规、伯劳、鹈鴂,自从屈原把它写进《离骚》,它就与古典诗词结下不解之缘。它既被用来表现或烘托思归之情,又用作“落花时节的标志”,或者是时序更换的标志。“啼鹃迸泪”和“落花飘恨”用拟人的手法,把词人沉痛悲怨之心披露无遗,杜鹃的啼鸣又隐含了无限的乡愁,引发了下片的怀乡之情。由于连“依附刘表”亦不可能,便感到魂断无依。词人侧身于天地之间, 骋目四望而无栖息托身之地, 其内心之痛苦有如杜鹃啼血。此句不是词人一般意义上对于生命的惋惜,而是他基于事业功名的执着追求。自古仁人志士,总伴有岁时惊心、时序迁流的紧迫感,在看似伤感的表层下掩盖着积极进取的人生动机[3]  。
“月暗云霄,星沉烟水,角声清袅。”“月暗”、“星沉”进一步渲染拂晓前天色的阴沉压抑,画角之声也是那样凄凉哀厉,令人生悲。在这里,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他对时光的执着与敏感。
“问登楼王粲,镜中白发,今宵又添多少。”以王粲自比在前面已提到,而“登楼王粲”是以“登楼”为具体语境,这意味着词人并不是在一般意义上自比王粲,而是有着特定的负载信息。滞留异地、有家难归的思乡之情,施展才华、拯世济物的用世之心,以及日月逾迈、志不获骋的焦虑沉淀在刘基的内心深处,反复出现在其词中,揭示了词人复杂的心理。

下片抒写乡愁,紧承登楼。
“极目乡关何处?渺青山、髻螺低小。”词人极目远眺,不见家乡,只见如髻螺般的远山,横于天边,使人惆怅。那远山挡住了自己梦回家乡的道路,眼望不到,梦魂难飘,此恨怎消?词人把其为朝廷命运担忧,为个人前途而苦苦思索的郁志之弗舒,付之于这句话。
“几回好梦,随风归去,被渠遮了。”以责怨之笔写青山遮梦,意境奇警,更觉深哀。
“宝瑟弦僵,玉笙指冷,冥鸿天杪。”词人万般无奈之下,只有借音乐以表哀思,谁想弦僵指冷,难以成调,最后只能目送飞鸿消失在天边,遥寄乡情。至正十三年,刘基建议捕斩方国珍,上官非但不听,反将其罢黜浙东元帅府都事,羁管绍兴,于是词人发出“千古钟期今已矣,空惨怆,对瑶琴”的深深感叹。同时又是暗用嵇康《赠兄秀才入军》诗“目送归鸿,手挥五弦”(其十四)所表达的理想人格之意及知音不在的感慨之意。
“但侵阶莎草,满庭绿树,不知昏晓。”收束全词,没阶的莎草和蔽日的庭树,使人难辨晨昏,这既是写景,也是世事昏暗,自感前途渺茫的心理写照。照应了“鸡鸣风雨潇潇”,在情感上造成回环往复,增加一唱三叹的摇曳之美。而且,“不知昏晓”实又暗喻元末动荡不安的社会现实。刘基一向以王佐之才自命,意欲澄清天下,礼义治国,然而天下扰扰,何去何从呢?这是摆在词人以及当时所有士人面前的一个难题,此词正是他此时矛盾、困惑心情的写照[3]  。
全词以啼鹃、落花、断魂等意象的迭加与组合,托物以寄兴,将忧愤、哀怨、惆怅、彷徨,融于一体,既有思乡之情,写意空灵,造语典雅,用典自然贴切,含而不露放之风。既有思乡之情,又有失路之悲,节奏强烈快捷,如急风暴雨,颇有豪放之风。

感谢您访问:美文云网站!本文永久链接:https://meiwenyun.com/10417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820608633@qq.com或微信:meiwenyun888。
上一篇 2023年4月11日 00:14
下一篇 2023年4月11日 00:14

相关推荐

  • 高一语文文言文学习方法

    高一语文文言文学习方法   高中各科目的学习对同学们提高综合成绩非常重要,大家一定要认真掌握,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一语文学习方法:文言文,希望同学们学业有成!   方法一:“三多” …

    2022年12月3日
    173
  • 《墨池之上》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墨池之上 [甲]墨池之上,今为州学舍。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又告于巩曰:“愿有记。”推王君之心…

    2022年12月17日
    188
  • “颜杲卿,琅邪临沂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颜杲卿,琅邪临沂人。以荫受官,性刚直,有吏干。天宝十四载,摄常山太守。时安禄山为河北、河东采访使,常山在其部内。禄山举范阳之兵诣阙,陷东都。杲卿忠诚感发,惧贼遂寇潼关,即危宗社。时…

    2022年12月31日
    217
  • 《高长恭传》“兰陵武王高长恭,文襄第四子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高长恭传 兰陵武王高长恭,文襄第四子也。累迁并州刺史。突厥入晋阳,长恭尽力击之。邙山之败,长恭为中军。率五百骑再入周军,遂至金墉之下,被围甚急,城上人弗识,长恭免胄示之面,乃下弩手…

    2022年12月31日
    181
  • 文言文阅读训练:和尚敬茶

    文言文阅读训练:和尚敬茶   【原文】   灵隐寺僧某,以茶得名,铛臼皆精。然所蓄茶有数等,恒视客之贵贱以为烹献;其最上者,非贵客及知味者,不一奉也。一日,有贵官至,僧伏谒甚恭,出…

    2022年12月3日
    248
  • 有关送别离别的古诗词名句鉴赏

    送别离别的古诗名句 1、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唐.李白.《赠汪伦》) 2、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唐.李白.《渡荆门送别》) 3、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唐.…

    2023年4月3日
    16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